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飛行大隊:奮飛在新時代的使命航線上

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飛行大隊飛行員正在進行編隊飛行訓練孟祥盛

月朗星稀,海潮涌動。

伴着航母遼寧甲板上的微弱燈光,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飛行大隊大隊長張敏駕駛殲-15戰機平穩降落,又一次完成了夜間着艦技術恢復訓練。

掌握夜間着艦技術,是航母戰鬥力提升的關鍵一步。

這個飛行大隊,是張超生前所在大隊。從成立那天起,他們就肩負着“先行先試”的時代重任。

挑戰中難免有風險。5年前,張超在駕駛殲-15戰機進行陸基模擬着艦訓練時,飛機突發電傳故障。危急關頭,他拼命挽救戰機,壯烈犧牲,獻出了年僅29歲的寶貴生命

“黨和國家把國之利器交給我們,我們唯有向戰而飛、負重前行!”在“學身邊典型、做英模傳人”主題黨日活動中,該大隊政治教導員韓曉冶有感而發。

該大隊成立以來,每一名飛行員都在努力拼搏、加速成長。沿着新時代的使命航線,他們不斷開拓新的征程、創造新的成績……

循着光的方向飛,朝着夢的方向去

航母飛行甲板中部外側,有一組呈十字架狀的燈光組,學名爲“菲涅爾燈”。

菲涅爾燈會釋放不同顏色光束,艦載機飛行員根據光束顏色調整飛行姿態,確保始終處於最合理的下滑軌跡,實現成功着艦。

遠海大洋上,不斷變換色彩的菲涅爾燈,散發着別樣光芒。艦載機飛行員心中的那盞燈,卻曾一度模糊黯淡。

張超的犧牲,讓同爲艦載機飛行員的戰友們無比沉痛。

與張超同班次的戰友擔憂地說:“當初的選擇到底對不對?還能不能堅持下去?……”

同樣的情緒,像迷霧般籠罩着整個團隊

張超的追悼會,就像一束光,驅散陰霾,照進了戰友們的心裡,照亮了奮飛的方向。

他們意識到,緬懷戰友最好的方式,是更勇敢地踏上征程。

黨旗下,飛行員紛紛表達心聲:“在鮮紅黨旗的指引下,完成戰友張超未竟的偉大事業。”

“夢想之燈”在這羣看燈飛行的人心頭閃耀,指引航程,引領方向。

接下來的那段日子,失去戰友的飛行大隊官兵,化悲痛爲力量,紛紛寫下請戰書,叫響黨員幹部帶頭飛,追着張超拼命飛”的豪邁誓言,在挫折中奮起;與張超同班次的飛行員全部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堅定了戰勝挑戰的信心和力量……

迷霧驅散,重現遼闊海天

如今,每每想起那段日子,飛行員鄧偉都忍不住感慨:“要不是旗幟頂住了狂風,堡壘扛住了重擔,那麼快走出挫折是不可能的。”

如果沒有發生那次意外,再有3個飛行日,張超就能完成剩下的訓練任務,跟戰友們一起順利上艦。如今,他的上艦夢,在戰友們身上得以實現。

“張超雖然走了,但他未竟的事業,我們一定幹下去、幹成功!”前行者奮不顧身,後繼者勇往直前,一批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梯次銜接、鍛造成長。

荊棘坎坷中戰勝自我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要實現安全着艦,頭腦中就始終要有“對中”的意識,必須保持對準甲板中線下滑,否則很可能會發生碰撞或墜海事故。

對中,並非一次就能完成。飛行員在初次對中後,還要根據飛行甲板平移、航母橫搖縱搖等情況,持續不斷修正航向,直到艦載機安全降落。

張敏剛來大隊時,在對中過程中始終找不到感覺,總會偏左或偏右。就是這艦艉段不到1米的偏差,讓他的成績在團隊中常常墊底。

一次黨小組會,戰友們懇切地說:“我們是艦載機飛行員,更是一名黨員。一名合格的黨員,首先要敢於直面問題,無懼任何困難和挑戰!”

戰友們的一席話點醒了張敏。“我決不墊戰鬥力的底!”張敏暗下決心。

爲了克服這不到1米的偏差,張敏用癡迷的狀態鑽研艦載機飛行技術

每個飛行架次,他總是第一個請着艦指揮官分析動作偏差;每天飛行結束,他都會用幾個小時回看飛行視頻,仔細研究戰友的飛行技巧,尋找自己的不足……

憑着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張敏很快找到感覺,連續多場次飛出高分,成爲同班次飛行員中的佼佼者。

對中過程中,反區操縱是任何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都繞不開的一道坎。原來的陸基飛行操作技巧,卻成了與新操作方式格格不入的痼癖動作。對此,王帥很是痛苦。

“這麼長時間還適應不了‘反區操縱’,我還能飛出來嗎?”猶豫良久,他將心中的疑問告訴了教導員韓曉冶。

趁一次模擬器訓練,韓曉冶集合所有新員,指着其中一臺模擬器說:“這是張超飛過的模擬器。當年,他爲了趕進度,把自己‘綁’在模擬器上飛!”

張超模擬器飛行時間遠超大綱規定數倍。他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上艦前絕大多數飛行架次,將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週期縮短了近一半。

“飛艦載機,首先要破除原來的飛行理念。”韓曉冶的這句話,讓在場的新飛行員們記憶深刻。

革故鼎新,突破桎梏――這是身爲一名艦載機飛行員、一名黨員在荊棘坎坷中戰勝自我的法寶。

爲了徹底改掉老習慣,從清晨到深夜,模擬機使用時間表的每一個時間段都密密麻麻地寫滿姓名。

“每條路都是新的,作爲黨員,我們要不負過往、不懼未來!”張敏說。

每個人都在衝鋒,團隊就會成爲先鋒

保角”,是艦載機着艦的術語。

只有不斷地控制油門、操縱桿時刻保持相比陸基飛行更精準的迎角,才能使艦載戰鬥機以極速衝向航母跑道時,瞬間掛住攔阻索。

爭分奪秒衝鋒,是艦載機飛行員時刻保持的姿態。

深夜,每一名新飛行員結束訓練後,都要在圖紙上描繪剛纔的飛行航跡,反思操作失誤。合上雙眼,在回憶操作程序中進入夢鄉

經歷了艱苦的訓練,秦朋飛終於等到上艦這一天。

着艦當天,遼寧艦所在海域上空陰雲密佈,能見度不滿足着艦要求。

指揮員建議秦朋飛回休息室等候,他卻說:“我是同班次戰友中黨齡最長的,我要在艙室待命,隨時準備戰鬥!”

海上天氣稍有好轉,接到起飛命令的秦朋飛迫不及待地駕駛“飛鯊”直衝雲霄。

當“飛鯊”穩穩地掛住攔阻索時,成就感和榮譽感涌上秦朋飛的心頭。

“扛紅旗,衝一線,是黨員應有的血性擔當,我們這支黨員比例百分之百的隊伍更該如此!”他們以熱血鑄豐碑,用生命赴使命,在這條前人未走過的道路上探索衝鋒。

訓練中,某戰術課目因爲難度大而被單獨列出。每一個動作要領,教員都詳細講解,甚至連飛行高度都做了明確規定。

“打仗,還規定高度嗎?”飛行員彭順平心想,“打仗可不看環境怎麼樣,迎難而上才能敢打必勝。”

真正的戰場,哪裡有邊界?誰佔據有利位置,誰就掌握主動權,勝利的天平就會傾向誰。

深入研究戰機性能和訓練環境後,彭順平主動要求降低飛行高度。在訓練中,他分析總結不同地形條件下超低空飛行的操縱規律,把每一個翻滾、拉昇、俯衝都做到極致,確保飛行軌跡穩定精確。

最終,彭順平的實際飛行高度爲殲-15戰機戰術課目訓練積累了寶貴數據。

這些年,一批批像彭順平這樣的飛行員,一心撲在航母艦載機事業上。在航母部隊加速形成戰鬥力的征途上,他們沿着新時代的使命航線奮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