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經濟學家揭露“教育真相”:父母離婚、打小孩,其實都不影響學習成績…

來源:爸爸真棒

本文共5000字,閱讀約需10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

昨天諾貝爾經濟學獎終於公佈了!聽說不少留學生看到這一屆的經濟學獎,都覺得“特別親切”,因爲獲獎者之一MIT教授達龍·阿西莫格魯,就是他們上課用的教科書作者~他的著作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屬於經濟專業學生必讀,也是哈佛經濟學系的御用教科書。

我有個有趣的發現,近幾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好像總是一年頒給“宏大敘事”,一年頒給“接地氣”、與普通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研究課題。

今年的達龍·阿西莫格魯屬於“宏大敘事派”的,而去年的獲獎者克勞迪婭·戈爾丁卻是專門研究“男女不平等”以及女性當媽帶來的收入損失的,大前年獲獎的還有研究“教育”的經濟學家。

其實,還真有一大批經濟學家,研究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他們把經濟計量方法運用到通常認爲難以進行實證檢驗的一些社會現象上:青少年犯罪成因、如何甄別作弊……當然也包括大家最關心的教育。

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D. Levitt)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拿了MIT經濟學博士,擔任過芝加哥大學終身教授,還得過經濟學領域“小諾貝爾獎”克拉克獎。他寫過一套暢銷書《魔鬼經濟學》,曾以31國語言出版,在美國狂銷90萬冊,連續47周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Top10。

這套書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就在於它揭示了不少讓人感嘆“魔鬼在細節中”的驚人事實:

原來孩子經常被打、父母離婚、經常看電視,都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而父母參加家委會、母親30歲以上生第一胎,孩子成績一般就比較好?

還有,給孩子取名字可能比你想象中重要得多,比如美國就有那種“一看就像白人”和“一看就像黑人”的名字,前者在求職中收到的Offer更多……

■ 《魔鬼經濟學》中給出的最像白人或黑人的名字。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出版於十幾年前,因此可能已經不適用現在的情況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背後的原因又是爲何了?我們一起來看今天的文章。

兩個“哈佛男孩”的故事

《魔鬼經濟學》的作者在書中講了兩個“哈佛男孩”的真實故事。

故事一

有個生於芝加哥郊區的白人男孩,人生簡直一路開掛:

父母博學多識,經常參與學校改革。父親在製造業工作,待遇不錯,經常帶孩子去野外遠足。母親是家庭主婦,打算孩子長大後重回大學讀教育學碩士。

男孩在學校表現極佳,是個數學天才,還跳了級。父母對孩子經常鼓勵,倍感驕傲。一家人還會在家裡辦文學沙龍。最後,這個白人男孩16歲就考上了哈佛大學。

故事二

另一個生於佛羅里達州的黑人男孩,則一出生就拿了一手爛牌:

2歲被母親遺棄,父親有份不錯的銷售工作,但酗酒家暴起來嚇死人,比如男孩11歲時有一次正在裝飾一棵桌面聖誕樹,父親突然在廚房裡對女朋友就是一頓暴打,把一顆牙齒打落到聖誕樹下……

在學校,男孩在各方面都不用功,父親最終因強姦罪鋃鐺入獄後,男孩不得不在年僅 12 歲時便自食其力,不久後便開始販毒、搶劫,十幾歲就成了十足的幫匪。

看完這倆孩子童年時代的經歷,你會作何感想?是不是覺得白人男孩前途似錦,而黑人男孩註定將來會犯下大罪?

時間來到20年後--

黑人男孩小羅蘭·G·弗賴爾成了哈佛曆史上最年輕的黑人終身教授,還和《魔鬼經濟學》作者一樣獲得了經濟學“小諾貝爾獎”克拉克獎;

而白人男孩特德·卡欽斯基雖然進了哈佛,還在伯克利當過助理教授,最後卻成了著名的“炸彈怪客”,策謀了多起連環爆炸案,最後被判了終身監禁。

這兩個“哈佛男孩”的故事,其實說明了一個事實:哪怕是最好的教育和育兒努力,也會受到巨大的隨機影響。

過去幾十年來,教育和育兒的各種理論、流派衆說紛紜。有人說孩子應該一哭就抱,有人說孩子哭一哭沒有關係;有人說應該早早學習第二語言,有人說應該先學好母語再學外語;有人說孩子應該放養,有人說孩子應該精細養育……讓父母們把養育孩子的太多精力浪費在了焦慮和迷惑上面。

但即使是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有可能會因爲努力地管教孩子,最終卻弄巧成拙,一生的心血付諸東流。相反,有的父母心地邪惡、行事乖張,孩子卻很有成就。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孩子教育這件事呢?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很有意思,看完《魔鬼經濟學》裡關於教育的研究,你可能會得出一個結論:

在做父母這件事上,你只要“躺平”,be yourself,可能就夠了。

美國針對2萬名孩子的研究發現:

爸媽打小孩,離婚,經常看電視……

都不影響學習成績?

首先,我們來看看以下16個跟教育相關的要素,你可以憑直覺猜一猜:

哪些要素跟孩子的學習成績相關,也就是會讓有這些特徵的孩子成績好或者成績差,哪些跟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關係?(注:“相關”並不代表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它們可能都是第三個因素導致的結果)

■啓智計劃:美國政府的綜合教育項目,爲貧困兒童提供早教、衛生、營養和家長參與服務

未必

■ 左邊爲與孩子成績有關的因素,右邊爲無關因素

你答對了幾個?如果錯太多的話也不用不好意思,我在身邊的家長朋友當中做了調查,雖然朋友們都自認是“學習型”父母,看過很多教育書籍,大部分人還是答錯了一半以上。

這些研究結果來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教育部開展的一個意義深遠的項目《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他們測算了2萬多名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5年級的學業進展,不僅收集了孩子們的各種基本信息,還對家長及教師、學校行政人員進行了詳盡而私密的採訪,因此收集到的關於孩子看電視時間、讀書時間、是否打孩子等等信息都是值得信任的。

那麼,究竟爲什麼去博物館、給孩子讀書、母親做全職主婦這些被無數父母篤信會對孩子有好處的行爲,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沒什麼影響,而另一些因素卻能影響孩子成績呢?接下來,我們將依次分組分析。

第一組:

有關:父母學歷高

無關:家庭完整

學歷高的父母往往智商也較高,而智商具有高度遺傳性,所以孩子學習成績普遍較好也就不意外了。

不過,有不少研究表明家庭是否完整對孩子的性格和學業水平都沒什麼影響,至少在低年級階段如此。這並不是說好好的家庭應該說散就散,但在上海離婚率已經近40%的當下,離異家庭的父母們無疑可以得到一些慰藉。

第二組:

有關:父母擁有較高社會經濟地位

無關:父母最近搬入了條件較好的小區

這一組非常好理解,父母社會經濟地位高和智商高類似,一定是父母具有不少容易成功的特質,自然也能遺傳給子女。

而最近剛搬入條件較好的小區,因爲時間較短,對孩子成績無影響也是很正常的(更何況搬家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壓力)。不過如果是從小就讓孩子在一個優秀社區長大,是會對孩子將來有正面作用的。

我們之前講過的哈佛教授拉吉·切蒂的研究就發現,美國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城市是西雅圖,如果孩子從小在這裡長大,未來的收入會提高11.6%。

第三組:

有關:母親生第一胎時年齡在30歲或以上

無關:全職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前不工作)

30歲之後纔要第一個孩子的母親,往往是自己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她們很可能也比那些稀裡糊塗就生育的未成年媽媽更想要孩子,自然能爲迎接孩子的到來做更好的準備。

與此同時,母親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辭職在家,看似能給孩子帶來更多關注,但數據顯示,其實養孩子大差不差就行了,“過度養育”並不會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學習成績。

第四組:

有關:出生體重低

無關:參加過啓智計劃

出生體重低往往意味着孩子的健康不夠好,因此和比較差的學習成績相關。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美國廣受好評的“啓智計劃”,也即爲貧困兒童提供早教、衛生、營養,竟然也沒啥用?

可能的原因是啓智計劃的教師崗位收入微薄,因此招收到的老師受教育水平和綜合素質都不高,而且老師也是勞累過度,這樣,參加啓智計劃的兒童得到的好處也就大打折扣了。

第五組:

有關:父母在家講英語

無關:定期隨父母去博物館

對於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如果父母在家不講英語,那麼家庭多半屬於經濟狀況較差的拉美裔移民,孩子在校的成績自然會比較差。(如果是家裡說中文的華裔家庭想必情況會大大不同,但華人移民數據相對少,不足以影響研究結果)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週末費心費力帶孩子去博物館開拓視野,卻並不會提高孩子的成績。這個結果,無疑又是對“精細養育”的否決。

第六組:

有關:是被收養兒童

無關:經常被打

親生父母的智商對孩子的影響遠高於養父母智商,而那些會放棄孩子的父母,智商一般比養父母要低,因此被收養兒童的學習成績自然不如同階層的其他孩子。不過讓人大惑不解的是,打孩子這一現代觀念認爲是不文明的行爲,居然不會對孩子的成績造成影響?

或許是因爲,《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這一調查包含對父母的直接採訪,父母需要和政府調查人員促膝而談,當面承認自己打孩子。

這表明,坦白這種行徑的父母要麼是不文明,要麼本性誠實。或許誠實作爲正確育兒方式的一部分,影響要大於打孩子這種不當的育兒方式。而且這裡的“打孩子”多半程度不重,比如孩子不乖的時候父母打屁股之類,不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不然,調查人員可能就報警了……

第七組:

有關:父母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

無關:經常看電視

“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這一行爲看似和孩子的學習成績無關,但一般是那些與教育行業息息相關的家長才會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本身就比較懂教育,孩子成績比較好也就說得過去了。

與此同時,數據表明看電視並不會讓孩子的大腦變成一團漿糊,事實上,有“全球最佳”名聲的芬蘭教育系統7歲才讓孩子上學,但這些孩子們在上學之前,就已經通過看配有芬蘭語字幕的美國電視節目認了不少字了。

第八組:

有關:家中藏書多

無關:幾乎每天都聽父母讀書

這可能是最“弔詭”的一個發現了,因爲我們可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小明家裡有很多藏書,但他碰都沒碰過這些書,每天只喜歡看動畫片,而小剛家裡一本書都沒有,但他每天都跟媽媽一起去圖書館,結果,小剛的考試成績卻遠遠不如小明……

事實可能是,會往家裡買大量書的父母本身就比較聰明、學歷高,而且將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傳授給了孩子,或者他們本身就注重教育、關懷孩子的發展,從而創造了鼓勵學習的環境。也就是說,遺傳因素、父母的整體理念和環境培養出了學習成績更好的孩子,而脫離這些背景,單純地每天給孩子讀書,用處並不大。

教育的最大悖論:

當你開始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已經晚了……

那麼,我們再把《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當中與孩子學習成績相關的8個因素,以及無關的8個因素看一下,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呢?

答案是--

前8個因素是對“父母特點”的描述;

後8個因素是對“父母行爲”的描述。

高學歷、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的父母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學校取得優異成績,但孩子是否去博物館、是否被打、是否參加啓智計劃……似乎對成績毫無影響。

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當然是極其重大的,但只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纔會對孩子有影響,父母“用什麼教育方法”對孩子幾乎毫無影響。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身教勝於言傳”,但經濟學研究結果卻告訴我們,“身教”幾乎是所有的教育,“言傳”基本上沒啥用!

而且,當你準備做父母的時候,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基本已經定型了,那些對孩子真正重要的因素——你的身份、配偶、生活方式,都已經註定。後面你能做的其實都是小打小鬧,對孩子不會有多大影響。正如作者非常扎心地指出的:“當你準備開始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你已經晚了。”

這個結果可能會讓不少父母覺得泄氣、不能接受,但換個思路,這其實也說明父母們完全可以放過自己,不用太糾結“我這樣教育孩子是不是不對?”“我沒有天天給孩子唸書是不是不夠好?”因爲經濟學數據顯示,你只要“做自己”,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行爲上採用怎樣的教育方法,不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影響。

話又說回來,“後天”的教育如果能讓孩子的生活條件有根本性提升,比如讓那些被收養的孩子從缺衣少穿、父母酗酒吸毒甚至是罪犯的原生家庭裡換到較爲優渥的收養家庭裡,那麼還是能享受到很大好處的。

在另一項關於收養兒童的論文中,經濟學家就發現,雖然被收養兒童在學校的成績相對較差,養父母怎麼努力都抵不過基因的力量,但當被收養兒童長大成人後,上大學、找到高收入工作、成年後結婚的概率與條件相似但未被收養的兒童相比明顯更高。這些,無疑都是養父母的積極作用。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