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臺灣海軍司令談兩岸 賴清德「想多了」(周忠菲)

中華民國海軍司令唐華接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專訪時說,解放軍已準備好,實施「蟒蛇戰略」對臺施壓,「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封鎖臺灣」。(路透)

賴清德批臺灣軍方將領見總統不起立,不重視禮節僅一個月,10月3日,臺灣海軍司令唐華站上第一線,接受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訪談(見臺灣《聯合新聞網》)。

唐華提出,中國人民解放軍以行動緩慢但目標明確的「蟒蛇戰略」,持續增加在臺灣周邊的軍事存在。解放軍「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封鎖臺灣」。提出臺灣軍方「展現剋制,避免給北京製造藉口來發動封鎖或衝突」。此外,「臺灣應尋求國際支持,以抵抗來自北京的壓力」。

唐華釋放的這些資訊,是否代表賴團隊的「國家安全」之見?唐華的出場,是否意味「總統個人意志與智慧」的代言人?尤其是唐華以職業軍人身分,談及兩岸關係,這意味着什麼?

大陸國臺辦做了一個簡短的迴應:一是注意到臺灣軍人用「蟒蛇戰略」,描述解放軍在臺灣周邊的軍事存在,發出「臺灣需要剋制」的信號。二是賴清德本人,仍然堅持「臺獨」調子,對抗大陸。

本文認爲,從採訪內容看,有三層意思:

其一,向外界傳遞民進黨當局「主張剋制、不挑釁解放軍」的戰略思維。如強烈指責中國使用「蟒蛇戰略」壓制臺灣,隨時可能使用「封鎖」、「隔離」、「奪取外島」、「飛彈攻擊」、「兩棲攻擊」等手段「對付臺灣」。將解放軍的行爲,歸類爲灰色地帶作戰,緩慢,但目標明確,因此,臺灣要剋制,要「以靜制動」,不挑釁,不升高情勢,不「先激怒北京」。實質上,這是重申了自解放軍在臺灣周圍組織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以來,民進黨當局指稱大陸是「單邊軍事挑釁」的立場。而大陸多次在國際場合重申,解放軍的軍事行動,不僅針對「臺獨」勢力,也是針對美日干涉勢力。唐華的講話仍然把「不義」,推到大陸一方。想得「很細」。

其二,臺灣海軍對於中國大陸在東海與南海的行動,繼續「擔憂」。這與唐華表示「臺灣應尋求國際支持,以抵抗來自北京的壓力」是銜接的。

對臺灣軍方來說,來自海洋的安全保障領域,當然非常敏感。而民進黨當局幻想在美日的區域戰略中,扮演角色,也早有佈局。擋箭牌就是「中國威脅」。

如2016年7月12日,美國一手導演的「南海仲裁案」粉墨登場。對仲裁法庭故意將太平島由「島」性質判爲「礁」,示意臺灣就主權問題「作祟」,捲入南海衝突。蔡英文僅表達「反對太平島由島變礁」,以及「仲裁判決不具法律約束力」和「不接受」裁決。但2018年,民進黨當局對美國「做出反應」,明確表示,在南海海域,臺灣「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公開放棄馬英九時期「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原則。民進黨對配合美國戰略需求的立場,不再掩飾。

蔡英文第二任期,美國軍事合作,以對抗中國大陸爲連接,蔡英文「不登太平島」。2024年臺灣大選「塵埃落定」後,3月,日本加緊與菲律賓的2+2合作機制,臺灣跟進,臺日進行海上巡防合作。5•20前,臺灣海軍司令以「接受美國徵召」爲名,到夏威夷參加美國海軍主辦的活動。臺灣軍方宣稱,臺灣是美國「聯合島嶼防衛概念」的一部分,「美軍將與日、菲、臺等協調,在第一島鏈,聯合對抗解放軍」。

這次唐華也特意提到,美軍第七艦隊「例行通過臺海」,「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德國等軍艦也分別穿越臺海」等。可見採訪目的之一,除了表明臺灣對來自在東海與南海方向的「中國威脅」的「擔憂」之外,還表示臺灣在美日的區域戰略中「仍然有位置」。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至於一些臺灣媒體質疑:「爲什麼不是外交部長林佳龍或國防部長顧立雄、或者賴清德本人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指責「這些不尋常的安排,暴露出民進黨政客,缺乏軍事專業背景,「臺獨意識形態僵硬」,「外交逐漸喪失主動」,「賴清德放不下身段,採取了較爲溫和的表達」等。可謂「環顧左右而言它」。

其三,賴清德是不是「想多了」?

採訪中,唐華用了足夠大的篇幅談 「剋制戰略」。但他表示的:「解放軍正試圖讓臺灣犯錯」,正在找「理由發動封鎖」,「我們讓我們的人剋制,不要挑釁或升高情勢」,這些話被臺灣媒體認爲是「僭越軍事範疇,置身於最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也有臺灣資深軍方評論人士指出:「他(唐華)不會無來由地這樣說」。可見,唐華行使的,必然是「總統範圍的事」。那麼,會不會是賴清德「想多了」,「扔個石頭試水深」?

臺灣海軍司令部的發言是:「唐華主要表達的,是中共企圖利用威權主義,企圖改變國際上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並運用認知作戰、灰色地帶等軍事威懾,以海空兵力逐步壓縮我防衛空間」。這是拉開了唐華談話與影射兩岸關係的「關係」。

延伸賴清德是不是「想多了」這一問題,可參考如下因素:

一是中美博弈已經從拜登政府初期,衝突的同時,不間斷高層政治互動,發展到拜登退選後,兩國博弈以軍事競爭爲主要背景,中美兩軍高層互動的態勢。

二是俄烏、中東戰局背景下,近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發射洲際飛彈。對這支「穿雲箭」,美國和世界都「罕見地保持安靜」。

三是臺灣區域戰略的再調整。一個觀察點是:823炮戰,賴清德率團隊集體登上金門,隨同的「國防部長」沒有發聲。這次,「國防部長」顧立雄作爲防務最高負責人表示:全球已經注意到了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鑄造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全球海域安全不可或缺的因素」。

賴清德是不是「想多了」?也許,臺灣內部對兩岸「比較接近事實的判斷」,還沒有成型?

(作者爲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 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