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碳交易最快7月啟動 第二批國際碳權評估3月上架

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 記者林俊良/攝影

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昨(10)日指出,配合環境部法令進度,碳交所將扮演臺灣2050年淨零轉型的「催化劑」,繼國際碳權交易平臺去年底上路後,國內碳權交易今年亦可啓動,最快可能落在7月。

臺灣碳交所碳權交易進度 圖/經濟日報提供

針對新一波國際碳權交易進度,臺灣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透露,買方開戶數緩步增加中,目前還不到100戶,主要希望企業碳盤查完後,先評估本身需求,而第二批國際碳權力拚3月底前上架,並可能納入蘋果供應鏈需要的自然碳匯。

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碳交所昨日舉辦歲末新春記者會,身兼兩家公司董座的林修銘說,臺灣是出口導向國家,在國外供應鏈佔有重要地位,並面臨碳中和需求。碳交所除扮演相關人才培育及教育宣導角色外,最重要是透過與國外碳權交易所及非營利組織交流,瞭解國際動態,以滿足企業需求。

臺灣碳交所日前正式加入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林修銘表示, IETA與國際碳行動夥伴組織(ICAP)、世界銀行並列全球碳市場三大研究組織,目前會員逾320個,包括國際知名碳交所、碳權核發機構、碳權評等機構,未來臺灣碳交所將透過積極參際活動,接軌國際,併爲淨零轉型鋪路。

環境部日前釋出擬給予排碳大戶每年2.5萬噸二氧化碳免費額度訊息,但環團、業者各有不同意見,外界關切國內碳權交易能否如期上路。

林修銘指出,這要看環境部相關法令進度而定,但目標仍維持今年,最快可能會在7月。

田建中表示,目前除開戶數緩步增加外,亦持續洽談新一批國際碳權。由於蘋果推動「碳移除」碳權,即透過植樹造林等方式達成減碳,在國內相關供應鏈要求下,第二批標的將考量納入自然碳匯,希望3月底至第2季間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