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批覆!中國最頂尖的城市,升級了
文|凱風
超大特大城市,有多重要?
繼南京、廣州之後,深圳、成都等地的2035總體規劃先後獲批,城市定位、核心功能、發展空間都爲之一新。
加上京滬津渝四大直轄市,目前我國已有8座城市總體規劃獲批。這些城市均爲超大特大城市,要麼是直轄市,要麼是副省級市。
總體來看,北上廣深都被賦予“全國”乃至“國際級”定位,側重點雖有不同,但明顯高於二線城市。
與之對比,二線城市,無論是直轄市還是省會,多數着眼於區域定位,被賦予引領都市圈、城市羣乃至整個區域發展的重任。
一線城市何以成爲一線,二線城市何以逆襲,國家戰略定位提供了答案。
01
京滬定位有多高?
早在2017年,北京、上海的“城市總體規劃2035”就已正式發佈,賦予了兩大一線城市非同一般的超高定位,且均指向“全球城市”。
與之對比,包括廣深在內的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直到2024年纔對外發布,且是國土規劃體系改革的產物。
7年過去,總規賦予的戰略定位和區域空間格局,基本都已變成現實,京滬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的地位有增無減。
北京“四個中心”:全國政治、文化、對外交往和科創中心;
上海“五個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不難看出,北京側重於首都功能,政治、文化、對外交往的優勢毋庸諱言,而科創中心則得益於其對高校、大院大所和各類人才的強大集聚力。
與之對比,上海更側重於經濟功能,從經濟、金融到貿易、航運再到科創,與上海作爲中國經濟、金融、外貿、製造第一大市的綜合實力相對應。
前幾年,“中國經濟第一大市會否易主”一度成爲關注焦點,雖然在口罩時期北京季度GDP一度趕超上海,在最終上海還是守住了第一大市之位。
事實上,作爲首都,北京雖然不乏調配全國資源做大自身經濟的可能,但“經濟中心”並非自身的優勢所在。
其實,早在上世紀中後葉,北京一度提出打造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而最近10多年來,北京逐漸明確自己的定位,不僅不再提經濟中心的概念,而且主動推動勞動力密集型、高能耗型產業更是向周邊地區疏解。
這體現在北京的產業結構上。北京第三產業佔比超過80%,工業只有15%左右,支柱產業以互聯網、金融、科研服務、文化創意爲主。
反觀上海,既有通江達海的地理區位優勢,又有長三角這一最大的世界級城市羣作爲腹地,經濟發展一直處於引領者角色。
在產業上,上海以金融、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爲支柱,產業結構更爲多元,新興產業發展勢頭更猛。
當然,作爲首都,憑藉強大的資源調配能力,北京只要想做經濟第一大市,可以說毫無壓力。
但大國經濟必然存在分工,京滬齊頭並進、分工合作,則是更好的結果。
02
廣深,定位有何不同?
中國只有4個一線城市,京滬憑藉其老牌城市和直轄市的身份佔居其二,而廣州、深圳則是最近三四十年異軍突起的存在。
我在《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講過,計劃經濟時期,“京津滬”之名可謂不無認知,當時的天津足以比肩一線。
直到2000年前後,“北上廣深”的概念纔不脛而走,在國家空間格局的戰略定位也得以不斷提升。
同爲一線城市,但一個是省會,一個是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城市定位和核心功能從而有了區別。
其一,廣州、深圳戰略定位功能有三大共同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承載地。
廣深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僅有的三大“科創雙中心”之一,集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爲一體,兩城作爲承載地並不令人意外。
對於廣州來說,“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是意外之喜,這是過去各版總規不曾有過的提法,體現了廣州“製造業立市”、“產業第一”的努力。
對於深圳來說,“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則是城市能級提升的體現,過去整個華南地位的交通樞紐基本都爲廣州所壟斷,而深圳近年來海陸空鐵的全方位提升,打破了這一局面。
其二,根據2035規劃,廣州最突出的定位當屬“綜合性門戶”,而深圳則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先行示範區”。
所謂門戶,居於國家的戰略要津,在國家層面承擔對外交往、資源配置功能,代表國家開展國際交流。
換言之,門戶樞紐,要的是全方位的重要性,而非單純的經濟或工業一枝獨秀,在國內只有北上廣能擔此重任。
與之對比,深圳最突出的當屬經濟競爭力,從一座小漁村躍居爲國際大都市,無論外貿、製造業還是科技創新,都有了挑戰上海的可能。
深圳有幾個第一頗具含金量:工業增加值第一,出口連續30多年第一,國內專利授權量第一,企業數量第一,地均GDP第一……
這從深圳獲得的“全國性經濟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等頭銜就可見一斑。
其三,兩城相比,廣深各自缺少了什麼?
與廣州相比,深圳缺少“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綜合性門戶”、“教育科技文化中心”等三個重要定位。
與深圳相比,廣州缺少“經濟特區”、“對外開放門戶”、“國家創新型城市”、“全國性經濟中心”、“先行示範區”等定位功能。
不難看出,深圳的城市功能不如廣州綜合,沒能拿下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桂冠,而教育文化始終是城市發展的最大短板。
廣州的外貿、科技創新等,與深圳有一定差距,近年來經濟增速不及深圳,亟待加快產業轉型,培育壯大更多新興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拿下的“先行示範區”,全國獨一份,被賦予“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範例”的重託,重要性可見一斑。
有論者總結說,廣州是“廣而不深”,深圳是“深而不廣”。
從這些核心定位來看,廣深能與京滬並立一線城市,並非沒有理由的。
03
成都、重慶、天津、南京,誰的定位更高?
近年來,隨着國際經貿地緣格局持續變化,國家戰略重心發生轉移,加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大洗牌,一衆二線城市經濟開始崛起。
然而,一座城市的戰略定位,並非由GDP所單一決定,而是綜合考慮地理地位、國家戰略、經濟實力、產業競爭力、發展潛力的結果。
從已批覆的二線城市總規來看,與與北上廣深更多被賦予國家級乃至國際級定位不同,二線城市更多着眼於區域功能。
一方面,城市定位方面,重慶天津拿下“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而成都、南京分別是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
前些年,“國家中心城市”一度爲無數城市所追逐,但在最新規劃中,這一概念已經不見了蹤影。
事實上,最近幾年,國家中心城市雖然呼聲頗高,但擴容之路一直擱淺,或許預示了國家中心城市不再成爲主流。
令人意外的是,作爲9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成都,這一次只拿下了“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多少有些不及預期。
當然,連深圳都不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其他城市能不能拿下“國中”,意義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在定位功能上,幾個城市只有“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等爲數不多的國家級國際級頭銜,其他都立足於區域。
成渝,引領西部。成都獲得“西部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而重慶則拿下“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和對外開放門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功能。
同處西部,作爲“雙子星城”,成都有“西部經濟中心”,重慶拿下了“對外開放門戶”和“長江上游航運中心”,體現了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不同定位。
整體來看,成都定位更爲綜合,從經濟、交通、科創到對外交往,可謂不所不包,與廣州有一定類似之處。
天津,立足北方。在總規中,天津被賦予“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等功能,其中“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是其他同能級城市沒有的定位。
南京,立足東部。在總規中,南京獲得東部產業創新中心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東部現代服務業中心、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等功能。(參閱《第一省會,又升級了》)
天津隔壁是北京,南京附近是上海,這也是兩大二線城市侷限於區位定位的原因所在。
總體來看,缺少國家級和國際性定位,在國家戰略中僅承擔某一方面的功能,正是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的最大差距所在。
可見,在不遠的將來,即使GDP總量排名有所變化,但一線城市定位很難輕易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