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最多可容納13人,中國空間站爲啥最多6人?
自建國以來,航天航空事業的成熟就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戰略目標,在幾十年的發展之中,我國的航天事業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不僅實現了宇航員的太空行走,還在近年成功建成了天宮1號國際空間站,我國的航天技術顯然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天宮1號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也是全世界第二個空間站。
在我們將其與原有的國際空間站對比時不難發現:國際空間站最多能夠容納13個人,但是我們的天宮1號卻只能容納6個人,這難道是因爲我們技術上還和其他發達國家有着一定差距嗎?
衆所周知,上個世紀的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家開始了瘋狂的競賽,這種競賽涵蓋的領域很廣,甚至在太空中也要分個高低。
這種惡意的競爭雖然推動了人類對太空的瞭解進程,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侷限了國家之間的合作性發展,因此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16個國家,開啓了一項叫作國際空間站的太空合作計劃。
他們各自出力實現了這個計劃,將一艘體型巨大的航天器放入了太空當中,以固定的軌道在地球周邊運行。
這樣一來,這些成員國的國家們一旦進行航天任務,就可以使自己的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逗留進行一些應用科學研究。
截止到目前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了20多年,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人類更好的在太空進行工作。
我國的空間站則是在近些年來自主研發的,完全沒有藉助任何國家的技術支持。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歐洲航天局成員國爲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並沒有將我國涵蓋在內,因此我們的宇航員們急需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來進行太空作業。
在1992年時,我國政府就已經制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策略,自己的載人空間站就是這三步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戰略目標。
在往後的這些年裡,我們一直在爲這個目標而努力奮鬥着,在近些年來總算是有了些成效,越來越多的零件在太空當中組合,神舟系列飛船把一個又一個核心艙口送上了太空並且成功進行對接,我國的空間站也就在這樣的努力之下初具雛形。
在2021年的10月16號,三名中國航天員成功進入了我國自己的空間站,並且開始了長達6個月的逗留,在前短時間,這三名英雄也成功返回了地球,象徵着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進一步成熟。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我國的空間站既然是新研發的自主空間站,爲何會比20多年前的國際空間站體積還要小呢?
確實,單從體積上來看,我們的天宮1號空間站確實沒有國際空間站大,國際空間站的總重量大約在423噸左右,而我國的空間站在整體構造徹底完成之後,也僅僅有180噸。
這種重量上的差異也就直接導致了空間站內部之間的不同,所以國際空間站最多可以在艙室當中容納13個人,而我們的空間站只能容納6個人。
但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正如前文所說,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參與國足足有16個,因此如果他們不把艙室的容量設計的大一些的話,這些航天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陷入艙室不夠的尷尬境地。
而我國的空間站則完全是由自主研發,在短期之內也肯定不會有外國友人前去我國的空間站。正因如此,我們也沒有必要花費多餘的人力和財力去將自己的空間站“擴容”。
我國空間站的體型和規模雖然比不上國際空間站,但是由於發射時間較爲靠近現代,我國的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相比,還是有着許多優勢的。
首先,由於使用年份較短,我國空間站之內的儀器相較於國際空間站來說顯然更爲先進和整潔,國際空間站已經在太空中運行了20多年,其內部構造早已是一片混亂,各種裸露的電線和老化的儀器纏雜在一起,宇航員們的生活環境也不算太好。
在人數衆多時,他們只能擠在一個小屋子裡一起休息,絲毫沒有隱私可言。而我國的空間站則乾淨整潔,被美國媒體誇讚像“蘋果手機專賣店”。
而我國空間站所應用的模塊化管理技術,在國際空間站也是不具備的,因此從生活條件上來講,國際空間站遠遠比不上我們的天宮1號。
在天宮1號裡的宇航員們每個人都有獨立的臥室,日常休息和生活的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
所以我國的空間站絕對是世界一流的空間站,雖然體系上比不上國際空間站,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是國際空間站遠遠不能超越的。
在2024年國際空間站將會正式退休,屆時我國的天宮1號就會成爲整個宇宙當中唯一的人類空間站。
誰能想到幾十年前還是一片空白的中國航天,在今天竟然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想必這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裡最爲深切的驕傲。相信在未來,我們的航天事業將會走向進一步的成熟,帶領全人類邁向深邃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