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碳邊境稅下馬威 歐盟對全球發出挑戰

從週日開始,「碳邊境調整機制」開始進入第一階段,六種碳密集產業的進口商將被要求報告其產品的碳排放。這將對全球企業產生策略和財務的影響。即使一些企業沒有立即受影響,但歐盟之後將選擇更多產業納入,企業在此後也可能受到影響。

該機制已經受到俄羅斯和中國等貿易伙伴的抵制,認爲破壞了自由貿易原則。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關係也陷入緊張局勢,此前拜登政府要求歐盟對美國的鋼鐵出口商豁免碳邊境稅。

從2026年1月開始的第二階段,企業將被要求根據歐盟碳市場的價格逐步繳納稅款。在上週五,歐盟基準的碳排放合約價格約爲每噸碳82歐元。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一直有人提出對歐洲邊境的碳排放進行定價的想法,但直到今年稍早時,歐盟才通過了該法律,強制徵稅,作爲綠色計劃的一部分。

數據顯示,即使是在實施徵稅之前的過渡階段,也將迫使出口商更加註意自己的碳足跡。首先是,如果它們不降低碳排,其產品將較不具競爭力。碳密集的產品將更難在歐盟銷售,因此這些產品將移轉到沒有碳關稅的其它國家銷售。如果產品已經在生產國繳納了碳稅,則可以免除部份的碳稅。

歐盟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讓該機制平穩的實施,例如確保各成員國都能嚴格的監督,以及島促更詳細的技術規則。

對於歐洲進口商而言,該碳稅將是巨大的行政負擔。外國的出口商對於如何保護自己的出口,也存在很多疑問。

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illiam Nordhaus在內的經濟學家和環保人士一值提倡碳定價,因爲這會讓各國聯合起來,並消除其它無碳稅國家「搭便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