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鴨」被塞籠虐待一滴水也碰不到...腳蹼乾裂滲出血慘狀曝
▲ 動社指出,臺灣在養216萬隻鴨子中,約有15至20% 的鴨慘遭塞籠虐養。(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10日)公佈一份調查影像,估計臺灣一年在養216萬隻鴨子中,約有15至20% 的鴨慘遭塞籠虐養,基本生理需求被剝奪,2至3只鴨只能被關在A4大小的空間,一滴水都碰不到。動社強調,雖然這只是少數,但希望農委會趕快輔導這些業者改變飼養方式。
動社研究員寸舫築說明,臺灣鴨蛋一年有17億產值,政府自豪臺灣國寶「褐色菜鴨」產蛋率世界第一,但如今卻有蛋鴨業者爲求利潤與飼養管理便利,將天性需水的「水禽」鴨子,以國際間逐漸淘汰廢除的「格子籠」方式飼養,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中,購買食用了「血腥鴨蛋」。
▲動社表示,「籠飼鴨」的死亡率高出2至5倍。(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動社播放影片中可以看見一層疊一層的格子籠,每個籠子只有約莫A4紙張大小空間,天性敏感、需水的水禽鴨子,2到3只被塞入籠中。寸舫築表示,水禽鴨子敏感膽小,生活規律,非常需要水浴、理毛的牠們,完全無法接觸到開放水源,有時連一滴水都碰不到,更不用說基本生理需求被剝奪。
▲每個籠子只有約莫A4紙張大小空間,需水的水禽鴨子,2到3只被塞入籠中。(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寸舫築說,這些水禽鴨原有柔軟豐沛羽毛都結塊污穢,腳蹼只能終日踩踏、摩擦在幹鏽籠底,導致過度乾裂滲出血,在蠅蟲盤據、糞尿堆積惡劣環境中,不斷在狹小籠裡焦躁跳動,發出不安叫聲。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籠養鴨不只毫無動物福利,更直接對鴨子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目前國內許多以符合動物天性、防疫與環保的「平飼」方式飼養蛋鴨,農民都表示相較於有提供水槽與產蛋箱的平飼飼養,「籠飼鴨」的死亡率高出2至5倍,希望農委會改趕快阻止業者往錯誤的方式走,必須改符合動物天性方式飼養。
▲▼ 動社指出,非常需要水浴、理毛的鴨子,有時連一滴水都碰不到。(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動社指出,國際概況是必須以「開放水源」、「不得關籠」和「巢箱」方式飼養,呼籲政府應立即輔導少數業者改變,禁止以籠養方式飼養水禽蛋鴨,訂定「鴨只友善生產規範」,透過政策及輔導措施,提升臺灣產業與維護動物福利。
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理事長陳自成表示,產業立場,籠飼有很好防疫安全作爲,相較傳統飼養能省水,不用半夜撿蛋等花費人力工作,還可以節省土地面積使用。至於虐待動物嫌疑?陳自成認爲,鴨子不是從野生抓來養,且很多動物習性要先跟產業界瞭解,要看整個狀況,不能以偏蓋全。
▲▼ 歐陵合強調,籠飼數量在臺灣很少,大部分都是平飼。(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養鴨協會副理事長歐陵合以人道環境飼養曾獲神農獎,鴨蛋更外銷十多國,他被問到此事說,籠飼數量在臺灣很少,大部分都是平飼,看到鴨子被關在狹小空間很難過,且這樣消息一出,對多數鴨農長年心血很傷,希望大家都能以合乎動物福利法去飼養。
▲農委會強調,不會做任何推廣籠飼工作,也會要求少數業者改善。(圖/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說,目前臺灣籠飼有15%,不會做任何推廣籠飼工作,會要求業者改成平飼或籠飼豐富化,會請地方政府跟業者做宣導並要求改善,若不改就會依法處罰。王忠恕強調,臺灣85%爲友善飼養,不是全部的蛋黃都是血腥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