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逼近30萬億,跨季資金面或趨於穩定,理財回表無需過度擔憂|銀行理財觀察57期
財聯社6月12日訊(編輯 李響)繼4月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近3萬億後,5月理財規模繼續增長4000億元,步入6月,首周理財規模“先減後增”,截至上週末(6月9日),理財規模已接近30萬億元,較5月末增1205億元。理財產品中現金管理類持續縮量,在債市整體震盪偏牛格局也助推理財業績回暖。
業內人士認爲,在經歷存款降息和手工補息助推5月理財規模高增後,6月理財規模將有所緩和,存款搬家壓力在逐步緩解,跨季資金面預計仍以平穩爲主。部分機構認爲,若季末資金面沒有太大擾動,6月理財回表影響總體可控,不過7月跨季結束後理財產品的吸引力可能會有所降低。
理財規模已接近30萬億元
繼4月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近3萬億後,5月理財規模繼續增長4000億元,其中現金理財規模縮減2900億元,非現金純固收理財規模增長超過6900億元。由於後者配短債比例更高,大量資金入市助推了5月短端行情走牛。從5月債市表現來看,1年期國債收益率較10年國債收益率整體下行3.2bp,短端表現更爲強勢。
步入6月,首周債市整體保持平靜,中長期限收益率波動下行,不過純債類理財產品淨值增幅略有收窄。據華西固收團隊統計,短債類代表產品淨值區間增速爲0.05%(周環比-0.01pct);中長債代表產品區間收益率爲0.07%(周環比-0.02pct);混合類產品方面,伴隨A股市場震盪走跌,偏債混合類產品近7日區間收益率爲0.04%(周環比-0.01pct)。
但受存款利率下調和手工補息餘波影響,理財規模“先減後增”,整體仍較5月末仍有所擴容。截至6月9日,根據普益標準最新披露,理財規模爲29.8萬億元,較5月末增1205億元。其中,理財子機構環比增1247億元至26.0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產品中現金管理類規模仍持續縮減,上週該類產品規模環比降840億元至8.3萬億元(前一週降幅爲949億元),與此同時,債市整體震盪偏牛格局也助推理財業績回暖,據華西固收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統計,上週全部理財產品破淨率維持下降態勢,較前一週降0.2pct至1.6%,其中城農商行理財子破淨率下行1.1pct至1.2%,表現較爲亮眼。
跨季資金面或趨於穩定,理財回表風險無需過度擔憂
對於後續理財走勢,肖金川認爲,作爲季末月,6月理財規模往往季節性下降,從過往4年同期數據來看,理財規模分別下降1.47、1.40、0.80、1.18萬億元。結合機構行爲來看,目前理財已經開始在二級市場上減持存單,拋開止盈需求,或在爲月末的流動性提前做儲備。
不過從金融機構融出規模來看,半年末資金面仍存在一定波動的風險。在中郵固收首席樑偉超看來,6月初大行融出和非銀融入規模均有所回升,其中大行行淨融出重回3萬億以上,此外五大類主要非銀機構銀行間市場淨融入資金也回升至 5.2萬億元,節奏上快於歷史同期,背後或反映銀行端的存款搬家壓力逐步有所緩解,但量上仍處於歷史偏低位置。考慮到銀行季末存款流入壓力仍存,疊加理財贖回規模不及歷史同期,半年末資金波動壓力預計仍較大。
華泰固收首席張繼強認爲,今年4月手工補息叫停後,銀行負債端下降的速度明顯比資產端更快,六月底理財回表規模預計不小,但實際影響不需要過度擔憂。張繼強認爲,首先是金融業增加值的核算方式已經變化,不再掛鉤存貸款增速,有助於降低銀行的衝規模訴求,此外,理財和貨基仍有明顯的欠配,適度回表不會帶來臨時融資加槓桿需求,因此實際衝擊可能不大。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央行的態度。在張繼強看來,如果央行通過逆回購甚至降準等工具充分對衝,則理財回表的問題也無需過度擔憂,不過隨着高息存款的減少和債市轉入震盪,理財等投資體驗大概率逐步轉爲平淡,7月跨季結束後理財產品對新資金的吸引力可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