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站在什麼角度看問題”(微觀察·幾道生態選擇題,總書記這樣回答)
前不久一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1985年離開河北正定時的一個場景。
“途經白洋澱,孫犁的《白洋澱紀事》一直在腦海裡。可到了保定一打聽,水全是乾的。很痛心!”
30多年過去了,赴雄安新區考察,總書記專程到了那兒。魚翔淺底,鳥鳴枝頭,水豐草茂。
時光如梭,滄海桑田。生態發展歷程的這道剪影,何嘗不是中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映照?
生態,習近平總書記稱之“我最看重的事情之一”。這些年,國內國外,總書記緊抓這件事不放,將生態文明建設置於“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的戰略位置。
生態,關乎政治,關係經濟、民生。在漫長的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事關生態的抉擇,深刻影響着文明興衰,蘊含着治國理政的價值邏輯。
橫看成嶺側成峰。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生態的事,關鍵是站在什麼角度看問題。”“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
立足眼前看,還是用大歷史的視角去看?
小興安嶺深處,習近平總書記駐足於參天古樹下,久久凝思,感慨“時間的川流不息”。廣西古村落,對年代久遠的老樹,總書記坦言“有敬畏之心”。
碧波萬頃的湖,壁立千仞的山,奔騰不息的江河……敬畏哺育人類的大自然,敬畏肩頭沉甸甸的歷史責任。總書記一席話,至今讀來仍振聾發聵:
“現在,我們已到了必須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時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情的時候了。如果再不抓緊,任憑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不斷產生,我們就難以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就是對中華民族和子孫後代不負責任。我國生態環境矛盾不能在我們手裡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
做到這一點需把目光放長遠,算大賬。就拿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來說,沿岸省份正準備大幹一場,然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也要講兵法,兵無常勢。有所爲是發展,有所不爲也是發展,要因時而宜”……歷經幾十年激流勇進的大開發、大建設,是時候改變了!“有所不爲”的戰略判斷,蘊含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遠見。
長江十年禁漁,牽一髮動全身。總書記強調,這件事就算是“水泥牆”,也要發揚釘釘子精神釘進去。
“爲什麼下決心禁漁呢?爲子孫謀。保證生態恢復多樣性,不能斷送在我們手裡。”
重歷史也重未來。時間跨度的縱深,背後有一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
用歷史的長鏡頭去端詳,習近平總書記看得深刻:“生態文明建設並不是說把多少真金白銀捧在手裡,而是爲歷史、爲子孫後代去做。這些都是要寫入歷史的。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真正對歷史負責、對民族負責,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過去有的江邊房子臭得開不了窗,而今山綠了河清了。山間江畔,斑斕大地,正一日日變着模樣。“不慕虛榮,不務虛工,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生態環境保護正是爲民造福的百年大計。”
此刻,重溫總書記的這番話,字裡行間的人民情懷、歷史擔當令人感佩。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一位當年前去採訪的記者很有感觸地說,他開設農村研究所,眼光並不只是放在縣裡大事小情上,而是爲農村發展的具體問題開闢試驗田。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歐陽修的這句話,也是一以貫之的方法論。
“中華水塔”青海三江源,美得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總書記談及它的使命:
“要想一想這裡是國內生產總值重要還是綠水青山重要?作爲水源涵養地,承擔着生態功能最大化的任務,而不是自己決定建個工廠、開個礦,搞點國內生產總值自己過日子。”
站在國家的、全局的角度考慮自身發展定位,而非盯着腳下的、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去年4月在陝西秦嶺,總書記用一個詞精闢道出:“國之大者”。
“黨中央看問題,都是從大處着眼,一個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麼。”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於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需要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更需“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定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察看各地生態保護情況,用意深遠:不能因爲經濟發展遭遇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的念頭。
生態環境保護不是簡單的“看護”,需要在國家大棋盤裡積極作爲。總書記叮囑道:
“在全國大格局中的職責怎麼樣?我們說保持定力,就在這裡。要有定盤星,堅定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不能籠統、簡單、概念化喊口號。決不能再走老路,回到老做法、老模式上去。”
孤立地看生態,還是辯證系統地去看?
生態和GDP,在上世紀90年代,很多人視之爲一道非此即彼、不能兼容的選擇題。
習近平同志早年間就提出另一種破題思路。1997年到福建三明調研時指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他先後5次深入生態困境中的長汀,亮出鮮明態度:生態這件事必須抓,“抓到最後卻是養了金雞、生了金蛋”。
2000年,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前瞻性地率先提出了建設生態省戰略構想。在GDP、財政收入就是最大政績時期,這一舉動頂住的壓力可想而知。
再之後,2005年在浙江安吉餘村調研,村民們正猶豫發展之路,習近平同志點明方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彼時,照着乾的村民嚐到了甜頭。轉變發展觀、改變人的觀念,儘管很難一蹴而就,但生動的實踐正是真理最好的驗證。
今天,這些話家喻戶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山裡的村子、河邊的寨子,鄉親們端起生態飯碗,開辦農家樂,用另一種方式續寫祖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命運。
今年全國兩會“下團組”,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這些年的認識轉變,感慨析之:“認識是有個過程的,認識也是發展到一定時候才能夠真正統一認識的。付出犧牲環境的代價後痛定思痛、認識昇華,認識水平不斷螺旋上升。”
即便就生態本身而言,認識的範疇也在不斷豐富。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隨着實踐拓展,這一理念進一步發展完善。“十三五”時期,總書記讓加上“草”字,今年全國兩會“下團組”又強調增加了一個“沙”字。
“堅持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今年4月召開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全面系統闡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這是其中重要一點。
峰會再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時間表”。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就要有大的樣子”。面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難,中國主動擔當,時間跨度之短、任務之艱鉅,傳遞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下的中國風範。
“日行萬里,看着地球村很感慨,誰也不能獨善其身。”總書記思慮深邃:“這件事不是讓我們做,而是我們爲了人民幸福、爲了永續發展主動要做。”
一週之後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列入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的重要特徵之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精粹,延續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明根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叮囑,別跟自然較勁,應該以自然爲根。而另一個詞“現代化”,是民族復興夢想,是“第二個百年”的矢志追求。
歷史和未來在此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