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有解! 飲食+運動可「保密防跌」
成大斗六分院骨科醫師張釗睿呼籲年長者要維持運動習慣,終生從事運動不僅維護整體健康,更可防範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周麗蘭攝)
李伯伯年輕時就務農,練就一身好體力,75歲還可以挑起沉重的工具和農業設備,長時間進行重複性勞動,一次大雨後,李伯伯被泥濘滑倒跌坐田埂上,背部劇烈疼痛無法行走,診斷爲腰椎壓迫性骨折,最後接受脊椎骨水泥灌注手術加上適當休息,終於脫離疼痛的糾纏。
據臺灣資料庫統計,2022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有398萬人、2025年預估將達到500萬人,成大斗六分院骨科醫師張釗睿認爲,骨密度會隨着年齡增長而下降,並伴隨跌倒風險增加,骨質疏鬆症是老人醫學的重大議題,李伯伯的案例是冰山一角。
張釗睿表示,骨質疏鬆症病人平時大多無感,通常骨折發生後才知道,因此骨質疏鬆被稱爲「沉默的殺手」。
張釗睿說,骨質疏鬆的年長者因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或是「脊椎壓迫性骨折」,1年內致死率就高達2成至3成,因此做好維持骨質密度、預防跌倒的「保密防跌」是維持年長者生活品質的要訣。
張釗睿強調,飲食控制與運動習慣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武器,飲食方面攝取足量鈣和維生素D是保健骨骼的根本之道,每日建議的鈣質攝取量爲1000至1200毫克、維生素D至少800國際單位。
運動方面,有氧運動、負重運動、平衡訓練運動都可增強肌力、增加骨密度、減少跌倒和骨折,終生從事運動不僅維護整體健康,更可防範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張釗睿醫師提醒骨質疏鬆高風險的族羣,65歲以上女性或70歲以上男性、65歲以下且具有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低衝擊力下就發生骨折的脆弱性骨折病史、疾病導致低骨量患者應儘早接受骨密度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