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戒菸卻依賴菸捐 病團批矛盾

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政府施政的角色錯亂,一方面努力推廣戒菸促進國人健康,但癌症防治費用卻是來自煙捐,解決之道應由政府編列公務預算,維持國人癌症篩檢所需。

立委王正旭表示,政府應儘速盤點菸捐短絀情形,以及對癌症防治經費的影響,評估兩者落差有多少,應逐年編列預算,加以支應。

劉桓睿建議,煙捐減少已成事實,如欲持續維持癌症篩檢、健康促進活動,必須考慮提高煙捐,另儘速讓加熱煙納管措施正式上路,並收取煙捐,再者積極查緝違規的電子煙。最重要的是,政府編列公務預算,用於支應癌症篩檢、防治等。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就任,在醫療領域上將透過癌症篩檢,降低癌症死亡率。對此,劉桓睿指出,賴清德提出的健康臺灣願景的重點衆多,不應只聚焦在健保或治療疾病,還需重視疾病預防、飲食營養、疾病衛教等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政府務必挹注相關經費。

高雄縣醫師公會前理事長王宏育表示,以臺灣醫療現況,想讓癌症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相當困難,因爲臺灣癌症第一線用藥均是最便宜藥物,而先進國家則是以最有效藥物爲主,健保只想省錢,臺灣癌症死亡率很難降下來。

如何開拓財源?王宏育建議,政府可從超收的所得稅着手,例如,去年超收三八○○億,若能分一成、三八○億供國健署癌症篩檢之用,就可適度放寬公費癌篩年齡,例如,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如能下修到四十歲,就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