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嘉聯益、臺科大打造智慧工廠新應用 無人搬運車再進化

工研院與軟板廠嘉聯益、臺科大三方合作,打造無人搬運車微縮化,預計2023年底完成研發及場域驗證,幫助PCB及半導體業者加速轉型爲智慧工廠,提升產線效率。(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工研院31日宣佈與軟板廠嘉聯益、臺灣科技大學三方合作,共同打造微縮化的無人搬運車(AGV),結合AI人工智慧辨識技術,協助國內電路板業者導入智慧製造技術,克服產線人力不足等課題,預期可提升產線效率超過20%,降低工序作業時間50%,進而提升國內PCB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表示,工研院攜手嘉聯益、臺科大共同開發「人機協作自主移動機器人」,將目前AGV設備微縮化,加入多自由度的上下料機構,並結合人工智慧視覺技術,不但能達到人機共工運載物料,提升產線效率外,透過機器人內建的人員姿態辨識系統,還可確保人員作業正確,降低操作失誤可能造成產線停擺的損失,提供場域更加安全、可靠及完整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嘉聯益樹林總部特助暨該計劃主持人樑隆禎期望藉由鏈結產學研實務人才與研發能量,發展人機協作自主移動機器人,目標協助人員搬運各種卷軸式半成品物料的上下料機構,並增加製程站之間的自動識別功能,以智動化技術減輕生產線的壓力,提高生產效率。

臺科大機械工程系教授林柏廷提到,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人員的協作共工,是一項具挑戰性且高度發展潛力的關鍵技術,目前學術界及產業界較少有具10kg以上負載能力的AMR,重力平衡設計是提升AMR上機械手臂或搬運機構負載能力的可行方法之一。

此外,爲達安全且高效的人機協作,智慧感測、視覺辨識、AI人工智慧是必然的發展趨勢,AMR要進行大量電腦計算,必須將大量影像及資料傳輸至遠端高效能電腦運算後,再將控制資訊傳回機器人的控制系統,最後利用變動金鑰提升資訊安全性。

上述各環節中的重要技術都是臺灣智慧製造領域亟需發展的方向,工研院預計2023年底完成研發及場域驗證,力助PCB及半導體業者加速轉型爲智慧工廠,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