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及早因應「訂單荒」經濟衝擊

工商社論

臺灣疫情控制的工作堪稱成功,不只確診人數與死亡率都遠低於所有先進國家,第二波的境外移入衝擊現在看起來也挺過去了,接下來,對抗瘟疫的戰場就會來到經濟、勞工、以及金融層面。公共衛生領域可以用「封鎖」的方式對抗病毒,但是在經濟與金融層面,臺灣沒有「封鎖」的條件,我們在經濟、勞工與金融層面即將面對的災難,必然遠遠高過公衛層面的衝擊,接下來,就是經濟部、勞動部、財政部、與金管會的責任了。

臺灣民衆黨以及部分在野黨的民意代表,一度提議「換時中」,主張由行政院長蘇貞昌站上第一線,擔任防疫指揮中心的總指揮官,這個提議在目前的民意下當然不符合政治正確,但是,面臨全球疫情的總爆發,除了已經看到的航空、旅遊、交通、餐飲事業的全面崩潰,股市重挫造成全民財富縮水之後,災難還在持續擴大,我們即將面對外銷訂單流失、貿易衰退、勞工失業、進而迫使銀行爲了保全資產而採取銀根收縮、造成全面信用緊縮的壓力。

這些涉及的層面遠遠超越公衛的專業,陳時中指揮的疫情中心極爲重要,但是政府救市團隊必須升級也是無可逃避的事實,行政院、甚至總統層級的全面經濟紓困與振興作戰團隊,必須趕緊就戰鬥位置。

全球疫情的延長已經確認,美國在上週超越中國與義大利成爲全球染病最多的國家,如今美國以每天逼近2萬人的速度新增確診,一向嚴謹的德國也加入疫情的一軍,德國每天新增將近7千名病患,累計確診人數突破6萬人,超越西班牙與中國也是指日可待。

近鄰的韓國雖然用極端的方式檢驗與治療,一度壓制了新增病例,但是過去兩個星期每日新增確診人數還在高原,確診人數即將破萬。至於公衛體系領先的日本,患病人數雖然遠低於其他1億人口的大國,但是新增病患還在向上攀升,東京都封城已經成爲選項。即使是氣候炎熱的新加坡,確診人數都已經突破8百,過去一個星期每天以50~70人的規模新增確診,從美洲、歐洲、亞洲、到澳洲,全球疫情絲毫沒有喘息的跡象。

中國知名的公衛專家鍾南山在2月曾經預測,疫情在2月中下旬達到高峰之後,進入一段平臺整理期後緩慢減弱,中國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高峰,並且在4月底結束。不過鍾南山的預測如今看來顯然過度樂觀,3月28日,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研討會時做出最新的預測,「因爲歐洲出現失控,加上美國確診病例數超過中國,勢必會有大量的人被感染,推算週期基本上會到跨年。」

對臺灣來說,我們公衛防疫做到世界第一,而且已經鎖國,只要維持目前的防疫力度,不會出大問題,但是如果張文宏所預測「疫情週期會到跨年」成真,臺灣必然將要面對貿易、經濟、金融、以及就業(社會安定)的挑戰,也就是說,政府與民間在成功防堵肺炎之後,接下來必須面對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的挑戰,這是對蔡英文政府、所有企業主、以及人民的全面挑戰。

上週美國公佈當週申請失業補助的人數暴增,考量「失業」加上「隔離」的雙重緊縮,對臺灣最大的警訊就是「訂單衰竭」。數以億計的人口面臨長期的隔離,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大幅降低,食物降到最基本需求,因爲出門次數大減因此不需要再買新衣服,住家翻新的活動歸零,而交通、特別是內需最大一塊的汽車購買與修繕凍結,美國的消費需求大幅下降,將帶給臺灣、越南、以及中國大陸出口廠商重大災難。

不只是美國消費需求凍結,歐洲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德國失業人口將從去年底的2百萬人,一路突破到3百萬人,而經濟體質更差的義大利、西班牙則已經走到崩潰的懸崖邊緣,德、法這兩個歐盟核心國自顧不暇,能夠提供給歐盟邊緣國家的資源有限,美國至少還有2兆多美元的紓困方案,大多數歐洲國家得看天吃飯,經濟衰退會遠超過美國。

3月下旬最新的態勢,歐洲在成衣、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訂單已經全數凍結,美國相對應的訂單則正在快速取消當中,這是臺灣廠商從未見過的急凍,而對岸的中國廠商,在3月初一陣熱鬧的復工之後,赫然發現工人回廠、卻天天坐在生產線無所事事,鴻海在2月曾經用幾千元人民幣的復工獎金鼓勵回廠,如今已經全面凍結僱工,顯示即使是消費電子,全球的訂單也同樣急凍。

除了觀光、旅遊、餐飲產業,臺灣即將面臨「訂單荒」的衝擊,這個衝擊當然是「境外輸入」,即將帶來企業營收大減、勞工失業、現金流量緊縮的全面挑戰,政府的防疫團隊必須趕緊升級,臺灣死於新冠肺炎的病患有3人,染病不過3百人,但是「訂單荒」造成的傷害,絕對遠超過病毒,政府動作要快,分秒不能懈怠,經濟海嘯已經來臨,第二波的防護更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