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非核」、「減碳」,那一個纔是國際主流?
工商社論
在11月22日中選會截止登記,總統大選進入緊鑼密鼓的最後階段,面對每年冬天的空氣品質不良,「2025非核家園」與能源轉型政策,也成爲大選前朝野政黨的爭論焦點。而與此同時,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11月25日公佈「溫室氣體報告」(Greenhouse Gas Bulletin),秘書長塔拉斯指出,全球能源85%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只有15%來自核電、水力與再生能源。就此而言,究竟「非核」或是「減碳」才符合國際趨勢潮流?
雖然世界氣象組織此次是就溫室氣體濃度(而不是排放量)進行測量,但2018年的溫室氣體濃度卻是史上新高,助長極端氣候肆虐全球各地。由於正值12月2日到13日「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而如果要控制地球氣溫上升幅度在攝氏1.5度以內,則全球的二氧化碳淨排放量維持零排放。「減碳」或甚至「零碳排」,無疑纔是國際社會的主流。
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籤訂,到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乃至於去年12月在波蘭舉行「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所通過的巴黎協定的綱領文件,要將全球的氣溫升高的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能夠有大格局、大氣魄的落實國際公約,法國做爲世界公認的核電大國,要有減碳的具體作爲,莫過於以移動污染源的汽車做爲標的。法國政府去年11月宣佈開徵燃油稅,以達到「節能減碳」和「減緩氣候變遷」的政策配套措施,沒有想到因而引發各國矚目「黃背心」的社會運動,燃油稅的政策嘎然而止。而最後馬克宏提出「讓人民有感」的解決方案則是針對貧窮與退休兩大族羣:提高最低工資100歐元(約新臺幣3,500元);以及每月養老金低於2,000歐元(約7萬元)的老年人不必納稅。而明(2020)年最新的配套則將是針對離開法國機場的班機乘客開徵18歐元(約630元)的「環保稅」,並將之用於挹注污染較少的交通運輸。
德國政府這幾年的「節能減碳」成績單亦乏善可陳,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個:電費高昂;更新汰換陳舊電器的補助誘因不足;以及基於前兩者,不要「骯髒」能源對於經社地位居於弱勢的民衆、以及對某些地區的選票,有其在社會階級與政治考量之深層因素。
至於美國,前任的歐巴馬和現任的川普總統就有完全不同的政策思維;歐巴馬在2015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川普則在今年11月5日已經啓動需要一年的締約方退出程序,並將在明年美國總統選舉完的隔日(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政治的考量,可謂昭然若揭。另外,以橫越美加、全長1,900公里,美國境內長達1,400公里一路從加拿大到德州的輸油管興建計劃爲例,前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2月動用否決權,封殺由共和黨提出的「基石XL油管(興建)法案」(Keystone XL Pipeline Bill),川普則在2017年3月批准該案,以創造就業機會與改善能源安全,但該案卻在去年11月被聯邦法院法官擋下,原因是未能充分說明爲什麼要解禁,而且必須解釋如何減緩對氣候變遷、野生動物、文化資產所造成的衝擊。
從前述可知,雖然美國總統因爲政黨輪替而有南轅北轍的能源政策思維,但就算是民主黨的前總統歐巴馬也並沒有要推動「非核」政策,而和法國與德國政府一樣是致力於如何達成「減碳」,以減少溫室氣體濃度飆升對氣候變遷造成的不利影響。
再看嘗試控制全球氣溫升高的國際公約,強調「減碳」或「零碳排」,是着眼於要減緩地球氣溫上升的幅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則「乾淨」的能源包括核能水力與綠能;對於能源轉型而言,只有「能源分配比例」的問題,而沒有「只要綠能,不要核能」的問題,況且,綠能和核能,何者的供電更加穩定,也早有科學上的根據。
蔡政府「非核家園」的「再生能源(20%)、燃煤(30%)、天然氣(50%)」配比,後兩者有高達80%的能源,無助於「減碳」與「零碳排」。事實顯示,「不要核電」、「不缺電」、「不漲電價」、「沒有空氣污染」的所謂「三不一沒有」,根本就不可能同時存在。而歐美國家的先例,可以看出能源轉型政策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環保政策,而政策執行所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和「政治成本」,更是當今歐美國家領導人無法承受的困境,我國執政當局實應引以爲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