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後又牙痛 「根尖周圍手術」成保留牙齒神助手
顯微鏡輔助根尖周圍手術可將感染的牙根尖切除,並檢查牙根表面有無裂痕與其他問題、與根管感染的狀況,再配合超音波進行逆向根管治,緻密逆向充填生醫材料,最後將傷口縫合,約五天後即可拆線,不需拔除牙齒。圖/臺北榮總提供
許多民衆都接受過根管治療,畫量搶救牙齒,避免拔牙和植牙。但若接受根管治療後,牙齒疼痛等症狀未緩解,或是根管治療多年後又出現症狀,此時「根尖周圍手術」,可能是解救牙齒的重要治療選擇之一。
臺北榮總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蔡佳倫說明,根管治療過的牙齒,出現自發性疼痛、咬痛、悶痛、牙齦長膿包等,或經X光檢查發現牙根尖周圍黑影,鑑別診斷爲根管系統再度感染,會導致牙根尖周圍出現發炎組織或囊腫,此時,可透過顯微鏡輔助根尖周圍手術,設法解除患者困擾。
蔡佳倫表示,牙科根尖周圍手術治療已有百年曆史,可將感染的牙根尖切除,並檢查牙根表面有無裂痕與其他問題、與根管感染的狀況,再配合超音波進行逆向根管治療,緻密逆向充填生醫材料,最後將傷口縫合,約五天後即可拆線,不需拔除牙齒。
過去牙科根尖周圍手術的成功率僅約5成,近20年間,隨着顯微鏡、超音波器械的廣泛運用、理想的生物陶瓷材料的發明,以及錐狀電腦斷層輔助手術前擬定3D的治療計劃等,讓顯微鏡輔助根尖周圍手術的成功率提升至九成以上。
近年來牙髓病智慧醫療蓬勃發展,以智能技術能做到精準定位,微創開口下進行手術的清創,達到保留牙齒的最終目的。臺北榮總口腔醫學部牙髓病科發展顯微鏡輔助牙髓病治療,已經累積30多年經驗,依據回溯性手術病例統計,成功率爲89.9%。
蔡佳倫提醒,根尖周圍手術後可服用止痛藥物減輕傷口腫痛,並使用漱口水輔助口腔清潔,在傷口癒合二至三個月期間,感覺手術區緊緊的、拉扯感、偶爾牙齒抽痛都是正常,需定期回診檢視癒合情況,至少需追蹤一年。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再次經歷根尖周圍手術後浴火重生,更需小心保護,不可過度使用與咀嚼太堅硬的食物,並需緩慢進食,注意口腔衛生的清潔,避免再次蛀牙感染,維護牙周的健康。
臺北榮總說明,根管治療過的牙齒,出現自發性疼痛、咬痛、悶痛、牙齦長膿包等,或經X光檢查發現牙根尖周圍黑影,鑑別診斷爲根管系統再度感染,會導致牙根尖周圍出現發炎組織或囊腫。圖/臺北榮總提供
臺北榮總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蔡佳倫表示,利用顯微鏡輔助根尖周圍手術,爲保留牙齒的神助手,治療不需拔除牙齒。圖/臺北榮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