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咖哩好好吃但也更毒?!

有發現隔夜的咖哩味道比現煮現吃的還要來濃郁、更好吃嗎?不過美味的當下,可能吃進更多的毒素,有食安專家指出,隔夜咖哩可能因保存不當而產生病原菌,導致食物中毒。

依據ETNEWS新聞報導,食安專家林子羣表示,隔夜咖哩會感覺變得較好吃,是因爲食材經過煮熟軟化後,較容易吸附湯汁,而湯汁也變較濃稠,因此味道變的濃郁。但如果保存不當或是加熱過程不完全,可能會使「產氣莢膜桿菌」滋生,而這種菌是會產生孢子厭氧菌,能在12~50度的無氧環境中生存,並且最快能在7~8分鐘內繁殖下一代。

許多民衆認爲只要透過加熱就能消滅病原菌,而林子羣卻指出,將食物加熱至59度7.2分鐘就能消滅90%的產氣莢膜桿菌,但是其孢子需加熱至98.9度,加熱時間達26~31分鐘才能殺死,但大部分民衆未能達到這時間,因此消滅了大部分的病原菌,但是胞子存活,爲主要的菌叢

另外,咖哩的冷卻速度太慢以及未充分加熱至75度以上,都會使孢子快速萌發繁殖,若民衆吃下含有大量產氣莢膜桿菌的食物,就會導致食物中毒。症狀多爲拉肚子腹痛噁心、嘔吐以及發燒,多數患者能在48小時康復,但對於兒童年長者以及免疫力不好的民衆,症狀會較爲嚴重。

林子羣建議民衆,避免準備的量太多,以免拉長冷卻時間以及吃不完而反覆加熱,此外,避免將咖裡放在室內超過2小時,而夏天不能超過1小時,若沒有要馬上吃咖哩,則要保存在溫度60度以上的環境,或是在2小時內,將咖裡溫度從60度降到21度,之後在4小時內再由21度降到溫度4度保存。

林子羣提醒民衆,不僅是咖哩,當食物需要再次加熱時,建議使用電鍋較爲方便,若是使用瓦斯爐加熱,則需要反覆攪拌均勻,或是要將食物中心的溫度加熱至75度以上,並且準備食材時,注意保存條件及烹煮情形,避免操作時交叉污染,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才能降低食物中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