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釋疑

福隆

七月卅一日晚上高雄發生丙烯氣爆,已知死亡30人,受傷307人。持平地說,遭此悲慘不幸仍有大幸,幸好當時政府未按某些名嘴指示,下令已就寢的居民離開最安全的牀舖,涌上馬路進行疏散,否則男女老幼互相踐踏或被車撞倒者勢必難以計數,被炸飛射傷人數更將成千上萬。

丙烯在室溫下爲氣態,有高度可燃性溫度降到攝氏零下47.6度時會變成液態。相反地,液態丙烯加熱後會變成氣態。再者,若將氣態丙烯加壓使體積減少約339倍,也可使它變成液態。

爲了經濟安全以及便於運輸儲存,業者大都將丙烯壓縮成液態處理。在輸送作業時,一般選擇在低溫夜間進行以增加安全並降低危害人類的可能性。

液態丙烯若自加壓的管路中泄漏出來,它會吸收周圍物質熱能變成氣態的丙烯。這時,周圍的物質會因失去熱能而降溫。因此,液態丙烯若與空氣接觸,它會沸騰氣化,將空氣中的水氣降溫冷凝爲白霧狀。此時,若丙烯在空氣中超過2%,又有火苗,會瞬間引起火光爆炸;若無火苗,但溫度很高,也能產生自燃性氣爆。

回顧高雄氣爆,根據目前資料,主要原因是液態丙烯自加壓管路中泄漏到地下水道(箱涵),進而轉變爲氣態丙烯充滿空間。部份氣態丙烯和空氣混合後,噴出地面呈白霧狀。不幸的是,高壓丙烯噴出時能產生靜電火花,足以成爲引爆的火苗。因此,當丙烯濃度超過2%時,隨時會發生爆炸,可將整條街的箱涵頂蓋路面炸飛,形成整齊的掀裂痕跡。又,如果爆炸處丙烯的濃度特別高,或者附近還有其他可爆物質,則爆炸的火光、威力、連續性等都會更爲持續強大。

綜合上述,進一步分析案情可得:液態丙烯在加壓管路中不會自燃自爆,安全性很高;自管路噴出進入空氣中時,液態丙烯會急速氣化;當氣態丙烯在空氣中的含量到達2%至11.1%時,有火苗可引起爆炸。 因此,以救火的方式對液態丙烯灌水會產生致命性災難:其一,對液態丙烯直接灌水會加速液態丙烯的沸騰氣化,促使空氣中的丙烯含量迅速到達可燃爆的2%。其二,大量水流可帶動丙烯,使其在廣大的地下水道通流區域中擴散,既增加遇到火苗的機會,亦擴大災情

根據記錄,發生氣爆前在路面上採取的空氣樣品中含1.35%的丙烯,足證當時路面下的丙烯含量已接近或超過2%,隨時可被引爆。在救災人員既不完全知情又無完整經驗情況下,悽慘的悲劇因此造成。

這次的經驗教導我們:(1)千萬不要讓液態丙烯與水直接接觸。(2)有丙烯逸出時,避免火苗與高溫熱源。(3)噴灑水霧網以降低環境溫度以及阻隔氣態丙烯流向時,必須考慮實際情況下不會發生副作用纔可執行。(4)在人口密集地區,縮小自動關閉安全閥的距離,增加安全閥的數量,可大大降低災難的發生並防止災情擴大。

「吸入丙烯對健康有何影響?」是災民關切憂心的問題。可安心的是,人體有高速而且完全處理丙烯的能力。因此,丙烯不會在體內聚集,也不會產生長期病變。亦因此,法律對丙烯的規範特別疏鬆不全。再者,天然空氣中含丙烯約十億分之0.1至10,對人體無害。若吸入高濃度的丙烯可導致昏厥;若吸入丙烯濃度超過23%(是可燃爆濃度2%的十倍以上,故實際上很難發生)則可造成窒息。此外,丙烯分子很小,一般口罩對它沒有過濾阻絕的功效。

就已知資料,導致高雄氣爆的物質至少大部份來自李長榮化工公司(榮化)輸送管路中的液態丙烯。是否亦有其他廠家的易爆物質參與其中仍有待查證。榮化認爲:當榮化未能如期收到定量的液態丙烯時,已通知輸料者停輸查驗兩次。待認定管線並未降壓後才下令對方繼續送料。因此,榮化自認已盡其責,過不在我。

然而,榮化的思維與辯解並不周全也不充分。首先,管線壓力圖表顯示8點43分21秒時壓力驟然下降,表示(1)管路突然爆裂,(2)有人從管路中盜取丙烯,(3)部份丙烯被轉入其他管道,(4)壓力系統有人爲干預,或(5)測壓系統突然失靈。其次,在關閉管路兩端閥門後測壓時,約有半小時壓力未降,可能是(1)管路破裂確實發生,但液態丙烯氣化恰好補足一些壓力,(2)盜料者已停止盜料,(3)液態丙烯已停止轉入其他管道,(4)監控或測試壓力人員做手腳粉飾太平,(5)其他原因。最後,管路破裂或氣體擴散不一定是一次到位,很可能是逐步變壞分段加劇,使得真象更難釐清

關於管路維修檢測與責任歸屬問題,以汽車爲例,雖然車主必須對汽車的相關事務負責,但是在保證或保險期間,製造者或保險公司必須承擔相關責任;若單純屬於車身材料、結構、設計、性能等品質問題,原則上均應由製造者負責。再者,書面承諾爲爭議判定的依歸。書面合同簽定後,如果各方沒有異議,或明知不妥卻不予修正,則合同依原議執行。

目前仍不確知液態丙烯的泄出方式、火苗來源、引爆現場臨界因素,以及爆炸的牽連性與複雜性等。亦不知是否輸送管路品質不符、管路老舊變形、加壓操作不當、資訊傳遞失真、地質變動損毀、開挖路面意外破壞、甚或有人盜竊丙烯?除此之外,根據報導,榮化在晚上八時以後才運作丙烯,而早在中午期間已有兩位居民因吸入臭氣中毒送醫,顯示最先肇事物質不一定是榮化的丙烯。諸此疑點均有待查明。大致上,若能參考研究爆炸的坑洞、地段、時序、相關災情、管線記錄、操作記錄、調查結果等,或許不難找出氣爆的真象。

檢視現實,災區水電交通尚未完全恢復,生活起居與維持生計大有問題,不動產價值與就業機會勢必下降,何時可重建完成也看不到時間表。面對如此逆境,若又勒令石化業停工以及災區管線不準回埋,不啻走上底特律汽車城的衰退之路,談何趕快處理災情救回經濟?又,如果改用槽車運輸石化原料,危險性立即增高萬倍,石化產品也將因成本增加而失去國際競爭力。

憤怒與悲傷不能取代作爲。確實,「拿定主意」是災後重建的第一步,或許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基本上,不能建得比災前還差是大家的期望。換言之,「如果情況不妙,不要弄得更糟」是合理的底線。

從逆向思考,如果允許管線回埋,新的管線品質與系統均較過去安全可靠,並且必定較全國任何其他地區爲優。這時,房屋不動產沒有理由會比災前低,商業景氣也沒有理由會比災前差。若有此決心,道路市容將很快翻新,生意將欣欣向榮,可振奮人心快樂向前。另方面,在安定的基礎上,大家可從容地共同商討前景,決定如何調整發展方向,把高雄市打造成理想的美麗城市。

丙烯是單純的小化學分子,人們對它的特性與功能知之甚詳。只要我們對它忠誠處理,它必定忠誠地爲我們服務。我們可以確信,丙烯沒有政治立場,也不會說謊。相反地,許多政客與名嘴有政治立場,更是經常地說謊。

補記:(1)如果要求政府公佈所有地下管路路線圖,不但國防安全受到威脅、恐怖份子得到攻擊明示,而且會立刻造成全國房地產崩盤。(2)投資發展新產業、找到新顧客買主、建廠製作新生產、提供新就業機會等,是一連串長久艱辛的途程與挑戰,成功率不到十分之一。許多政客與名嘴輕言應該放棄石油化學工業,難道他們不知道失業率已使全臺灣人民叫苦連天?難道他們不知道沒有技術突破就沒有新工作是全球問題?難道他們已經有「可以立刻創造百萬個就業機會」的「免費創業與造市計劃」?(3)爲了增加工商繁榮、就業機會、房地產稅收、市府收入等,高雄市政府過去拼命與油管爭地,緊密建房。如今爆炸已成重災,市府竟然還不立刻動用災難預備金與捐款,難道還要等更大的災難才肯動用?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