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開設“轉化門診” 加速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陳靜徐心成熊申展)在科研領域,如何突破“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等“[htu7n8.76246.cn)瓶頸”,讓優質科技成果順利從“書架”走向“貨架”?高校展開新探索。

記者29日從華東師範大學(下稱:華東師大)獲悉,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導下,該校聯合技術轉移專業機構,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門診”(簡稱:“轉化[c7tzq6.jntek.cn)門診”),通過“把脈問診”的方式搭建高效、精準、務實的交流平臺,“一對一”指導、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疑難雜症”,降低轉化過程中的多種風險。

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施國躍當日對記者表示,開設“轉化門診”旨在打造一個集專業性、針對性與前瞻性於一體的服務平臺,爲科研人員提供從策略規劃到實踐操作的全方位、多維度支持與定製化解決方案,幫助解決學校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高科技成果[9red8x.qgrv36.cn)轉化效率。

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導下,華東師範大學聯合技術轉移專業機構,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門診”(簡稱:“轉化門診”)。(華[0vwjib.ithd.cn)東師範大學供圖)在首場“轉化門診”上,記者看到,提前“預約掛號”的科研人員,攜帶各自在轉化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前來“就診”。“轉化醫生”團隊——相關專家團隊從成果轉化全鏈條出發,深入探討了“如何精準判斷並選擇成果轉化路徑”“科學家在創業過程中應關注的關鍵事項及必備條件”以及“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策略”等核心議題,幫助科研人員構建更爲全面的商業認知體系,引導他們運用投行思維精準識別並有效解決成果轉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頸與障礙。

據瞭解,“轉化醫生”團隊由成果轉化、技術轉移、IP管理與運營、法律、投融資等領域的專家共同組成。這些專家經驗豐富,此前不乏成功的轉化案例,不少企業獲益併成功上市。通過“集體沙龍+一對一深度問診”的組合模式,“轉化門診”不僅實現了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共性問題的普及,還針對個性問題提供了深度解決[odjw08.58632.cn)方案,量身定製切實可行的“解題良方”,全面賦能科研人員。

華東師大生命科學學院高級工程師高良纔在中藥資源領域深耕多年,研發成果頗有應用前景。然而,面對如何將這些科研成果有效轉化成能爲市場接受的產品,高良才遲遲未能邁出關鍵的一步。“在集體沙龍中,聽到專家和其他老師的討論後,我心裡的疑惑解開了一大半。我已經預約好參加下次的‘一對一’門診,非常期待接下來能夠更深入地探討具體的轉化策略。”高良[5wbo31.27620.cn)才說。

華東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系高級工程師魯力立研發的“教育元宇宙未來課堂”項目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nz80qy.wuqimicro.cn)(WAIC)上首次發佈後獲得廣泛關注。面對轉化難題,在深度問診環節,專家們用了一個多小時,從多個角度爲魯力立提供了詳細、規範、多元的轉化方案,解決她對教育產品研發的後顧之憂。

在首場“轉化門診”上,來自華東師大教師發展學院、教育信息技術學系、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生[o19tqx.99dushuren-99shucheng.cn)命科學學院、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的9個項目逐一進行了“深度問診”,專家團隊針對具體項目的轉化難點,從商業識別、路徑設計、專利佈局等多個維度,量身定製了高效可行的轉化策略。華東師範大學科技處處長楊海波對記者透露,鑑於“轉化門診”“首診”的熱烈反響,學校已規劃每月邀請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領域的資深專家“坐診”。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華東師範大學正全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系統性改革,在制度建設、管理體系、要素匯聚、隊伍建設、知識產權、營造氛圍六大方面打出了系列改革的“組合拳”。爲全面賦能科研人員,學校積極引入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拓寬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致力實現[346zx7.s6sq.cn)從科研項目評估、市場對接、談判協商到落地實施的全鏈條專業化服務。

目前,學校已與上海[voxt7w.zdnrw.cn)技術交易所、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等專業化機構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係,先後推出了商業計劃書(BP)定製與優化服務、轉化門診、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導航等專業服務,不僅爲科研人員搭建了高效、便捷的轉化平臺,還極大地激發了科研創新的活力與潛力,加快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步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