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上,我目睹了一個孩子變自卑的全過程”:這樣的家庭,養不出內心富足的孩子

作者 | 秋韻

來源 |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小故事,感覺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一家三口坐在返程的高鐵上,十歲左右的兒子特地買了三份飯,興高采烈地對爸爸說:

“我買了三份不同口味的飯,有一份宮保雞丁,是最貴的呢。”

誰知,上廁所的媽媽剛回來,看着三份飯,頓時火冒三丈:

“你買那麼多份飯幹嘛,給你的100塊錢要全花光嗎?我們不餓,你就知道浪費錢,現在我們去把飯退掉!退掉!”

隨後,媽媽拉着抽泣的小男孩,氣沖沖地退掉了其中兩份飯。

她細細地數着退回的錢,小心地塞進了褲兜,不耐煩地對兒子說:

這份飯是你的,快吃了吧,媽媽賺錢多不容易啊,高鐵飯那麼貴都買給你吃,都是爲你好。

小男孩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抽着鼻子。

他不敢開口,一邊流着淚,一邊默默地把飯送到嘴裡。

看到此情此景,旁人目瞪口呆,孩子的父母並不是買不起那兩份盒飯,用這樣的方式“哭窮”,省下了錢,卻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

其實,比“哭窮”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心窮”。

俞敏洪曾說過:

的確,習慣哭窮的父母,只看到表面物質的斤斤計較,卻體會不到精神的富養。

心窮的父母,是養不出內心富足的孩子的。

曾聽一位朋友講自己的經歷:

家裡不算窮,有房有車,但媽媽一直給她灌輸 “家裡很窮,現在真沒什麼錢了”的思想。

上幼兒園時,班裡流行芭比娃娃,她想摸同學的娃娃,卻被小朋友說:

“讓你媽媽給你買呀”,此時,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卑情節在心中蔓延。

她從小穿着“Adibas”之類的山寨貨,因此被人嘲笑。

喜歡舞蹈,媽媽卻不給她報名學習,同學間流行的雜誌玩具,媽媽只會說:“錢不可以買這些閒玩意兒。”

在上大學之前,她沒怎麼去過大商場,後來去了,也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那麼高級的地方。

之後相親,碰到稍微優質些的男生,也總是不敢上前,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

黃磊曾在《嚮往的生活》裡這樣和老狼聊他的育兒觀:

“我要讓她見識廣一些,這樣就不會被人隨便買個包就騙走了。”

一個孩子,從小沒有用過吃過好的東西,很容易自卑,也很容易覺得自己不配。

這對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極大的絆腳石。

音樂人李健,在初中時便迷上了彈吉他。

在那個音樂還是奢侈品的年代,父親斟酌再三,花92元鉅款給李健買了一把紅棉牌吉他。

92元,在那個年代,相當於媽媽一個月的工資。

但這是爲了支持孩子的夢想,也是想告訴孩子,他值得用最好的,值得拼盡全力去學習。

正是有了父母的鼓勵,李健才能在追求音樂的路上毫不懈怠;

在組合紅遍大江南北時因理念不合有勇氣退出;在自己一無所有時能沉心創作;在再度翻紅時也能想清楚未來要走的路。

作家埃德加布萊索曾說:

物質的窮,只是影響一時,心窮,恐怕要影響一世。

因爲心窮帶來的壓力長期佔據着大腦的容積,直接影響大腦發展能力,限制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女孩的分享,莫名覺得心疼。

從小學到高中,她除了校服之外沒買過任何女孩子的衣服。

穿的一直就是媽媽同事的,表哥表姐的,甚至是爸爸的舊衣服。

而上大學後,她瘋狂消費爲自己購買衣服,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數額。

她的父母生活在那個物質缺乏、責任衆多的年代,因此學會了剋制和節省,覺得能有舊衣服給到孩子穿,已經是很好的了。

但是,對於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來說,“穿不上漂亮衣服”或者“穿爸爸衣服”會讓她的匱乏感更加深入,就像一把無形的刀,壓抑着自己的渴望。

到最後,她終於意識到這是一種“過度補償”的病態心理。

她瘋狂地花錢買衣服,就是想補償童年那個缺失的自己,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童年裡父母對一個女孩的教育和培養。

著名的精神分析師阿德勒在其名作《理解人性》中,用過度補償的心理機制有力地解釋了許多心理現象:

如果一個兒童有某種生理缺陷或主觀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風格將傾向於補償或過度補償那種缺陷或自卑感。

這種過度補償心理,並不是個例,曾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有數據顯示,一年有7000萬成年人會給自己買玩具,其中,90後佔比達57%,還有超過3成的人是95後。

甚至有的深度玩家,一年光買玩具就能花一千多萬!

有網友對這些買玩具的成年人進行心理分析後,取了個新詞,叫“童年報復性補償”。

這是用來形容童年被無情抑制住的各種慾望,在成年實現財務自由後,進行報復性補償的現象。

物質的貧窮,尚可通過努力去享受奮鬥和收穫的快樂。

而心窮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會因爲童年教育的缺失,導致成年後的不安感深入骨髓。

所以,物質的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心窮傳遞給孩子,一代又一代。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絕不會給孩子灌輸過多的物質消費觀念。

一個孩子內心是否富足,也取決於父母對待生活的態度。

1.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哭窮,不炫富

日本綜藝節目《加油吧,窮人們》裡,一位41歲當外婆的中年婦女,養育着一家13口人。

生活雖然艱苦,但這位媽媽從不抱怨,也從未向孩子訴說家裡的窘境。

她會帶着孩子們到烤肉店聞烤肉的香氣,讓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體驗自己已經吃了一頓烤肉的感覺,孩子稱這是“空氣烤肉”。

節目裡的媽媽和孩子,雖然累,但總是充滿笑容。

媽媽展現給孩子的,永遠是積極樂觀的態度,雖然物質貧窮,但精神富有,這纔是健康的家庭氛圍。

不哭窮,不過度壓縮孩子的零用錢,以免造成孩子的不正常心理。

不炫富,不超出所能地培養孩子,不把孩子放到過度奢侈的環境,對孩子進行適當鍛鍊,讓其明白生活不易。

2.父母的內心富足,是給孩子最好的教科書

有句話說得好:要富孩子,先富自己。

在成爲最好的父母之前,首先要成爲最好的自己。

在節目《真實故事計劃》裡,有一對來上海打工的夫妻,爲了能留在上海,也爲了給孩子更好的環境,高中學歷的他們下班後去報讀夜大,考大專,再考本科,風雨無阻地堅持了六年。

孩子在他們的帶動下,學習也變得異常刻苦,最後考取了區重點高中。

父母的努力,帶給孩子的影響,比金錢貴百倍。

家庭物質的貧窮,只是短暫,有富足內心的支撐,就能走得長遠。

3.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那位優秀的爸爸很值得我們學習。

即使與妻子離婚,生活窮困潦倒,他也從不向孩子抱怨,給孩子傳遞積極向上的態度,讓孩子永遠保持勇氣。

每當聽到父母說“我這麼辛苦賺錢都是爲了你”的時候,便覺得異常難受。

這是一種親情綁架,讓孩子無所適從。

真正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如此才能給孩子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內心豐盈。

如果用以愛之名的“哭窮”來控制孩子,最後得到的,將是兩敗俱傷。

作家張佳瑋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下一次,當孩子買錯東西時,請不要責罵和哭窮,溫柔地告訴孩子錯在哪裡,讓孩子記住錢的來之不易,孩子會對錢有更深的理解,也能避免下次再犯。

人窮不是錯,只要內心充沛,俗世生活也能體會到愛和溫暖。

最可怕的,是心窮,心窮會讓人走到狹隘的死路,多大能耐都會過得不如意。

聰明的父母,除了錢以外,還應該懂得留給孩子愛和樂觀、堅強與上進。

作者 | 秋韻,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