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耗資47億,只爲給月牙泉“續命”,到底值不值?

月牙泉是國內著名5A級景區,也是甘肅敦煌的“金招牌”和“搖錢樹”。可惜到上世紀末,月牙泉已接近乾涸,平均水深僅0.7~0.8米,爲此敦煌不惜花費巨資爲其“續命”。

月牙泉

月牙泉因形式似“月牙”而得名,長約100米,寬約25米,目前平均水深大約只有1.5米左右,泉水主要補給來源是黨河地下古河道。在古代,因爲地下暗河水源補給充足,所以化身爲湖,水勢浩大,可以跑船。

月牙泉

月牙泉距離敦煌市區僅6公里,這也符合人類逐水而居的習慣,但同時也爲月牙泉的乾涸埋下了隱患。上世紀50年代,月牙泉水源充足,東西長218米,南北寬54米,平均水深可達7米。

距敦煌市區僅6公里

但隨着後來人口不斷增加,需要不斷墾荒造田、打井灌溉,一點點將地下暗河的水榨乾,導致泉眼已經不往外涌水了,月牙泉因此迅速萎縮,到1985年時,已接近乾涸,危在旦夕。

月牙泉的“命脈”——黨河

爲了替月牙泉“補水續命”,甘肅可沒少花力氣,先後採用了兩種補水方式。第一種方式比較簡單直接,就是像“引漢濟渭”那樣,通過鋪設輸水管道,以人工注水的方式提高月牙泉的水源補給量和水位。

可惜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因爲月牙泉處於沙漠地帶,滲漏嚴重,因此補再多的水,也沒有水位下降的速度快。而且水質不同,與泉水本身無法融合,導致泉水渾濁、發臭。

引漢濟渭

因此,這種補水方式很快就被摒棄了。既然不能人工補水,那就模仿自然生態補水的方式爲月牙泉補水。月牙泉的主要水源來自河流滲透得來的地下水,因此當地將黨河一分爲二,選擇最有利於補水的一段河道建設了一座大型滲水場。

地下水補給泉水

滲水場全長5.8公里,寬150-380米,距離月牙泉僅4公里,真實還原了月牙泉原始地下水補給環境,只需要3-5天,滲水場的水就能滲到月牙泉,源源不斷的實現自然補水。通過這種方式,每年可補水1450萬立方米,月牙泉的水位因此也回升到1.5米左右。

“人工河流”——滲水場

月牙泉雖然“回來了”,但這筆買賣做的到底值不值還有待商榷。我們不妨算筆賬,月牙泉這項補水工程總投資47億,佔敦煌當地旅遊年總收入約三分之一,雖然說是下了血本,但其實並不虧,因爲月牙泉每年的旅遊收入就能有40億,只需一年就能收回補水成本,即使只能維持二十年,也是賺的。

月牙泉

當然,拋開經濟效益不說,只從文物古蹟保護的角度去看,這筆買賣也是值的,畢竟一個千年古蹟的消失,是多少錢也換不回來的,更別說這個錯誤是人類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