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罹冠心病 兒提早30年發病 醫示警高風險因子

34歲科技男突發冠心病,「輪班制」成高風險因子。(示意圖/AI生成)

是疾病年輕化了嗎?臺中榮總收治1對先後罹患冠心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的父子,兒子在34歲發病,其父卻在2年後、64歲發病,醫師分析除家族史和抽菸等因子外,兒子從事輪班工作也是高風險;父子檔中的爸爸黎先生說,兒子手術後立即戒菸,雖然仍承受工作壓力,但也會注意飲食和生活作息。

黎先生因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至臺中榮總以達文西微創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成功。(由左到右:心臟外科醫師遊茱棱、病患黎先生、心臟血管中心副主任魏皓智)(馮惠宜攝)

臺中榮總心臟外科心臟外科醫師遊茱棱指出,8年前年僅34歲、在科技廠任職輪班工作的黎先生,因爲嚴重胸痛,在外院發現其心臟3大冠狀動脈都嚴重阻塞超過75%,且已無法用心導管置放支架治療,緊急轉檯中榮總以達文西手臂輔助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新建4條血管,才恢復心臟血流通暢。

臺中榮總心臟外科主任魏皓智指出,環繞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氧氣和養分的重要血管,主要有3條分支,當血管內逐漸變窄或堵塞,血液不易流通時,心臟就會有缺血、壞死風險。(馮惠宜攝)

黎先生術後2年,64歲的父親在爬阿朗伊古道突暈厥,經送醫檢查也發現冠狀動脈和兒子一樣嚴重阻塞逾75%,且也無法用內科心導管治療,當時因兒子的經驗,他堅決回臺中榮總治療,同樣以達文西手術新建3條血管,目前父子2人定期回診追蹤,生活狀況良好,一同爬山健行也沒問題。

臺中榮總心臟外科主任魏皓智指出,近年因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等原因,觀察有年輕化趨勢,臺中榮總心臟外科門診每10人就有6-7人是冠狀動脈疾病,男性發生率比女性多4倍。

遊茱棱提醒,民衆若家人有冠狀動脈阻塞病史,發生胸悶、胸痛、活動力變小、或在爬樓梯、跑步等運動後有異常喘氣的情形,務必特別留意,尤其是擔任輪班工作、生活作息不固定、高壓力或易攝取高脂食物的外食族羣,更要警覺留心。

另,遊茱棱解釋,傳統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必須鋸開胸骨,對身體創傷較大,透過達文西機械臂輔助手術手術難度較高,時間較長,但能避免鋸胸骨對神經、肌肉造成的傷害,術後恢復期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