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臺別院清明法會 孝親報恩慎終追遠

▲清明時節將屆,佛光山南臺別院爲倡導慎終追遠,孝親報恩之美德,於29日晚間啓建孝親報恩清明法會,由南臺別院住持滿舟法師主法。(圖/南臺別院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清明時節將屆,佛光山南臺別院爲倡導慎終追遠,孝親報恩之美德,於29日晚間啓建孝親報恩清明法會,由南臺別院住持滿舟法師主法,帶領500多位信衆薰壇灑淨、精進禮拜88洪名寶懺,爲十方大衆祈福消災平安吉祥,先遠考妣宗親超薦上生淨土蓮品增上。

滿舟法師表示,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成爲華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起源於漢代,相傳劉邦大戰取得天下。他榮歸故里時,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祭拜,卻因爲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而找不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孃在天有靈,現在風颳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孃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滿舟法師以朱壽昌萬里尋母,抄經禮懺終獲母子相會故事,說明清明祭祖是表以感恩之心孝親報恩。佛教強調報恩,尤其重視孝道,因爲孝道是人倫之始。在《賢愚經》中,佛陀開示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爲天帝,下爲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清明節的人文價值主要體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個人家庭社會的和諧,具有對後代珍惜生命、承擔家庭及社會責任教育功能。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僅是不止於掃墓,緬懷故人,也有親近自然、珍惜生命,拓展生命力活動

清明節的人文精神有兩個層面,一是紀念感恩,二是維護新生。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們懷着欣喜之情迎接春天的到來,迎接一個新生季節的到來,迎接一個新局面的開始。在家族聚會聯誼等活動中,讓身心得到愉悅,達到活得更健康更快樂的目的

佛光山南臺別院表示,在3月29日至31日啓建「孝親報恩清明法會」,分別禮拜88洪名寶懺,金剛寶懺,三時繫念,歡迎十方護法信徒及社會大衆蒞臨南臺別院,禮佛誦經拜懺、聽聞妙要,同霑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