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香蕉連環爆 農委會後知後覺
近日我國農產外銷接連出包,先是中國大陸因介殼蟲檢疫問題,從3月1日起禁止我國鳳梨輸入,近日更傳出銷日香蕉因農藥超標等問題遭銷燬,但農委會總是後知後覺,等到國臺辦召開記者會、記者詢問後才得知,且大言不慚,指僅爲個案問題,不思如何透過制度去解決問題。
事實上,陸方在去年即反映,臺灣鳳梨有多次遭檢出介殼蟲問題,甚至在去年4月就檢出8件,但農委會卻一直到10月才實施強化措施,直到今年2月大陸海關發文後才緊急迴文後,並推出10億元補救措施。
而日本更是早在2019年就檢出我國香蕉百克敏超標,並從當年11月加強我國香蕉檢查比率達到30%,也要求特定業者輸入時需每批自主檢查,一直到2020年10月15日纔回歸正常,但對2019年輸入臺蕉百克敏農藥超標業者,仍維持每批需要自主檢查。
顯然,香焦驗出百克敏已非頭一遭,且日本相當重視,但農委會遇到問題,總不思改進措施,以這次鳳梨事件爲例,只會靠各種國內外補貼,如銷售鳳梨補貼從每公斤12元起跳,最高每公斤運費補助105元,試圖把鳳梨銷售出去,但也導致外銷市場亂了套,而這樣靠人情、補貼的市場無法長長久久,應該要思索的是如何針對該市場進行有效且持久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