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蚵殼環保新用法 搖身一變成染料
近幾年中秋節烤肉成了全民運動,南部盛產的帶殼牡蠣(蚵模)更是烤肉賞月的熱門食材之一。不過,牡蠣養殖造就了南臺灣沿海就業與經濟發展,伴隨而來的則是廢棄蚵殼的後續處理,工研院爲了增加蚵殼的附加價值,近來與業者攜手讓廢棄蚵殼華麗變身環保染料,成爲美麗的蚵藍染方巾、實用的蚵殼循環器皿,打造蚵的循環美學。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儁勳表示,這幾年臺灣民衆對循環經濟的重視與執行力都有顯著提升,而工研院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下,也將循環經濟設定爲「永續環境」應用領域下的技術發展重點之一。南部是臺灣最重要的牡蠣養殖地,年產量超過2萬噸,爲了讓廢棄的蚵殼重獲新生,發現可從數量龐大的蚵殼中提煉出碳酸鈣,不僅可用於建築、紡織、包材等產業,還可用在藥錠中常見的賦形劑,化身醫療級原料,讓臺灣在追求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兼顧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平衡。
在工研院的鏈結下,規劃將視覺辨識系統導入牡蠣原料場域,未來用AI人工智慧更有效率的挑選牡蠣,爲緩解廢殼閒置等循環再生高值化產業問題,也串接蚵殼高值循環的創新再生,再製成爲環保藍染染料。
合作廠商之一、南方設計工作室負責人江玉婷表示,一般藍染雖爲植物染料,但仍需要透過鹼劑,才能將顏料滲入到布料中,而一般鹼劑多爲化學物質,對於大多需要手工染制的藍染來說,較不適合長時間接觸。由於牡蠣殼粉80%是天然碳酸鈣,若能以廢棄蚵殼磨成碳酸鈣粉取代,將能開發出循環再生的環保染料,手工染製出一件件對環境更爲友善的蚵藍染織品。
爲展示廢棄蚵殼打造成永續循環運用的美學元素,工研院近來也在已轉型文化園區的嘉義舊監獄的「讓舊監再生」活動中展出蚵殼再生循環如藍染等相關作品,展出期間至9月20日止,歡迎前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