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必備乙醯胺酚止痛退燒藥 亂吃恐「肝傷害又快又急」
防疫必備乙醯胺酚止痛退燒藥 吃錯恐「肝傷害又快又急」(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止痛退燒藥,成爲居家必備的基本藥物,除了緩解施打疫苗後可能引起的發燒、肌肉痠痛等常見副作用,有感冒症狀時也有助緩減病程中的不適。藥師提醒,雖然含有乙醯胺酚的藥物,是安全性高的醫師藥師指示用藥,在藥局就買得到,但是使用上仍應注意安全指引,若是服用過量,反會造成急性肝傷害。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國內市售的乙醯胺酚劑型大多是500毫克一顆的口服錠劑,成人常用劑量是一次1顆,每次間隔4~6小時服用,每日最大劑量8顆,也就是4000亳克;另外複方的綜合感冒藥一顆含有乙醯胺酚成分100~500毫克不等。
如果遵照藥物指示劑量與次數服用,乙醯胺酚類藥物堪稱安全。但若誤用或是超量,也會引起嚴重後果。日前就有一名阿公喂5歲發燒的孫子一次兩顆退燒藥,還一天連喂5次,造成男童嘔吐、無精打彩又嗜睡,緊急送醫才知道服用的是一顆500亳克的乙醯胺酚,造成過量中毒,肝功能指數上升,趕快使用解毒劑才救回一命。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乙醯胺酚引起的肝傷害,進展通常是又快又急,在最初24小時內,會有噁心嘔吐、臉色蒼白、容易疲倦等症狀,但也有人亳無症狀。接着幾天,肝臟開始罷工,出現腹部疼痛、無法解尿等症狀,最明顯就是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小便顏色變深,像茶褐色。
在歐美國家,乙醯胺酚過量中毒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許多人是誤服兩種以上含乙醯胺酚的藥品(例如綜合感冒藥)導致過量。
專家提醒,乙醯胺酚是經由肝臟代謝,所產生的代謝物再進入腦血屏障,與大腦、脊髓的受器結合,由中樞神經產生止痛的效果。如果服用乙醯胺酚過量,或是肝功能下降時,肝臟就無法正常代謝,其代謝物反而會產生毒性,發生肝傷害。同時劑量愈大,毒性越大,肝損傷也愈嚴重。
乙醯胺酚止痛退燒藥 亂吃很傷肝。(圖/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要避免乙醯胺酚過量,除了看清楚藥盒外標示的主要成份外,更要遵照用藥指示份量與間隔時間,務必注意不要重複多吃相同成份藥品。像是吃了鼻炎藥後又吃下綜合感冒藥,就可能吃下重複成分,導致藥效過量或引發不良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