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肌少症要多吃蛋白質」藏1誤解 醫揭關鍵因素:少它不行

醫師王介立認爲最好的說法是,預防肌少症要運動,運動後記得補充蛋白質。(示意圖/Shutterstock)

肌少症堪稱年長者的健康隱形殺手,不只行動力下滑、跌倒機率增加,還可能提高心臟疾病風險,不可不慎。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預防肌少症就要多吃蛋白質,但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指出「這句話其實會造成一些誤解。」他強調,雖攝取足夠蛋白質對預防肌肉流失是必要的,但無法確保防止肌肉流失,真正關鍵的因素是運動。

王介立在臉書專頁「王介立醫師」發文指出,說明預防肌少症的正確觀念。他表示,在預防肌肉流失上面「吃足夠的蛋白質只是permissive。」他進一步解釋,吃足夠的蛋白質雖對於預防肌肉流失來說是必要的,但它本身並不能確保防止肌肉流失。即使吃了足夠的蛋白質,若不做適量運動,肌肉流失仍可能會發生,因此,真正的關鍵因素是運動。

王介立提醒,蛋白質吃太少,不管有沒有運動,都可能肌肉流失;若只吃高蛋白卻不運動,還是可能會掉肌。他認爲最好的說法是「預防肌少症要運動,運動後記得補充蛋白質。」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曾指出,部分長者雖有運動習慣,但多選擇有氧,忽略了肌力運動,誤以爲較高強度運動會對心臟、關節不好,但事實上兩者皆要做。她呼籲,每週至少要進行150分鐘中度有氧活動,如快走、游泳、慢跑、健行、排舞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體攝氧能力。

除此,每週也應進行至少2天中度以上的肌肉強化活動,如太極拳、瑜珈、重訓、阻力訓練等,促進身體特定骨骼肌中蛋白質合成,增加肌肉力量。與此同時,長者也應減少久坐時間,維持動態生活方式,將活動納入日常,外出以走路爲主、以爬樓梯取代坐電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