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引爆輿論|我爲什麼質疑譚其驤對上海的一大判斷?
✪ 周敏法|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理事
【導讀】近期,改編自金宇澄同名小說,由王家衛執導的電視劇《繁花》引發廣泛關注,一時之間,衆多的文化考古對準了上海的時代面貌和精神氣質。深挖上海的歷史後,人們感嘆上海名稱來歷之複雜、別稱之多。事實上,關於上海名稱及其來歷,曾是一樁衆說紛紜的歷史公案。本文聚焦一個關鍵問題:上海的名稱到底如何得來?衆多別稱有何歷史淵源?
對著名歷史地理家譚其驤主張的“上海得名於上海浦”之說,本文有不同意見。基於文獻考據,作者認爲“上海名稱源於華亭海”。“華亭海”原來是與東海相連的、位於華亭縣“東北”的、獨立存在的一個“大海灣”。“上”字作動詞,有“上去”或“登上”之意,“上海”是“上華亭海”的簡稱。隨着海面縮小、陸地面積增大,華亭海由原來的海灣名,演變成陸域名。早期的“上海”以及陸域名“華亭海”,只是指上海舊城區這一帶,不是指行政區域上海縣或華亭縣全境。宋代設鎮、元代設縣、民國設市時都沿用“上海”之名,“上海”就成了行政區域概念。
總的來看,上海的別稱甚多,大多數都與華亭海有關。在作者看來,地名是濃縮的歷史,搞清上海名稱的來歷,是搞清上海早期歷史的基礎,也是研究“海派文化”的基礎。
本文轉自“上海學”,原題《上海得名新考》,節選自《上海史研究(三編)》,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
上海得名新考
上海早期歷史留下的問題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上海名稱的來歷以及出現時間。從明清到民國的《上海縣誌》《松江府志》中,幾乎都說到上海名稱的來歷,但都因語焉不詳。20世紀60年代初還爲此展開了討論。如今雖說似乎已有“定論”,但筆者以爲不妥,仍有商榷之必要。拙文意在拋磚引玉,錯誤不妥難免,請予指正。
▍舊志主張“華亭海說”
最早說到上海名稱來歷的,是上海現存最早的縣誌,1504年編纂的弘治《上海志》:
這裡的“上海縣”是指上海縣治,也就是現在的上海老城廂一帶。其先說上海縣治這個地方亦名“上洋、海上”。直到清末民國,“上洋”、“海上”作爲上海的別名還在使用。其後說上海老城廂一帶“舊名華亭海”,言下之意“上海”是新名——讓人費解。因爲大家不知“華亭海”是什麼?所以對“爲什麼叫上海”依然不明白。
現存最早的正德《松江府志》雲:
說上海縣治在松江府治東北九十里,這個地方本來是華亭縣的地域,舊名叫華亭海。與上說法一致。
明嘉靖《上海縣誌》亦謂:
這裡的“此”,當然是指上海。說唐代成立華亭縣時,(上海)這個地方叫華亭海。
以上三志,年代相近,觀點一致:即上海“舊名華亭海”。那麼這個觀點來自何處?嘉靖《上海縣誌·序》曰:“乃取舊《圖經》讀之,以知故實。……裁成義類凡十五卷,曰《上海志》。”說嘉靖志的主要內容來自“舊《圖經》”。這裡的“舊《圖經》”是指已經失傳的華亭《祥符圖經》。由此推斷,上海“舊名華亭海”之說可能來自北宋《祥符圖經》。另,同時代的北宋《元豐九域志》首見“華亭海”,也是佐證。
《松江府志》
其他古籍,表述各異,但主旨一致。如《大明一統志》:“上海縣在府城東北九十里。本華亭縣地,居海之上洋,舊曰華亭海。”《江南經略》:“上海縣境考:上海在府治東北,故稱華亭海。”
《嘉慶上海縣誌》沿革也有:
說北宋熙寧七年,在華亭海這個地方,設立了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成爲上海鎮。言下之意,華亭海和上海鎮是同一個地方。並且說,上海這個名稱就是從此開始的。其“沿革”還有:“華亭縣,即今松江府全境,其東北爲華亭海。”說華亭海在華亭縣的東北。《同治上海縣誌》:華亭縣“其東北有華亭海,即今縣治也”。這裡將華亭海說的更明白:其方位,在華亭縣東北;其位置,就是當時的上海縣城。
《民國上海市通志稿》專有“上海名稱考”一節,長達2200多字,可惜雜訛頗多。限於篇幅,不再評說,只引其要:“當上海未立鎮前,即未有上海這名稱前,其名有二:一曰華亭海……二曰滬瀆”。除了上海“舊名華亭海”外,“滬瀆”至今還是上海的別稱。
總之多數舊志衆口一詞,都說上海(明清舊志所稱上海,比當今上海範圍要小很多)這個地方,過去稱爲華亭海。但華亭海到底是什麼?爲什麼上海舊名會叫華亭海?
▍譚其驤主張“上海浦說”
關於上海名稱的來歷,二十世紀60年代初曾經有過一次大討論。復旦大學著名歷史地理學教授譚其驤先生,在1962年《上海得名和建鎮的年代問題》中,因爲不瞭解華亭海,所以不贊成“上海舊名華亭海”之說。
文章說:“黃葦、洪銘聲兩位同志都認爲上海舊名華亭海,建鎮時才改名上海;換言之,即上海之得名與設鎮同時。這一看法的史料依據是明以來各種地方誌和取材於地方誌的《大明一統志》、《讀史方輿紀要》和《大清一統志》等。這麼許多種舊籍對這一點的說法是一致的,黃、洪兩位因而就深信不疑。其實識別舊籍記載之是否可信,主要應依靠我們自己的分析研究,不能取決於記載之是否一致;舊籍關於這一點說法之所以一致,只是以訛傳訛而已,絕不可信。”譚先生否認衆多舊志一致認爲“上海舊名華亭海”的觀點,認爲 “只是以訛傳訛而已”。
文章接着說:“華亭海不可能是一個聚落名;說古人會用華亭海三字作爲華亭縣境內濱海許多聚落中某一聚落的專稱,尤其是不可思議的事”。
文章還說:“上海最初興起於上海浦岸上,聚落一經形成,即以浦名名聚落,那是很自然的事”。此說可概括爲“上海得名於上海浦”。譚先生此論一出,因道理說得通,大家無異議,故半個多世紀來,此說幾成定論。所以當前占主導地位的說法是:“上海得名於上海浦”。
但筆者以爲,譚先生的這段論述,沒說依據,有“主觀”之嫌:如說衆多舊志認爲的“上海舊名華亭海”,只是“以訛傳訛”;如說華亭海是個聚落名稱,“是不可思議的事”;即便最終結論“上海得名於上海浦”,也只說“那是很自然的事”。譚先生自己也覺得“單是這樣從事理上推論也許還不足令人信服”。
確實,本人就質疑:上海老城廂東面有上海浦,就像現在東面有黃浦江一樣,在當時上海人所皆知。但舊志爲何不說“上海得名於上海浦”這樣“很自然的事”?相反屢屢主張上海“舊名華亭海”這樣“不可思議的事”?難道這麼多明清《上海縣誌》真的會“以訛傳訛”?雖然“上海得名於上海浦”可以自圓其說,但上海的衆多別名如上洋、海上、滬瀆、滬上、華亭海等都不能用“上海浦”來解釋。筆者總結出一個規律:在考證過程中,反映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面之間,如果是互通的,說明考證結果是正確的;如果不能互通,說明考證結果有誤。以上諸多名稱不能用“上海浦”來解釋,則說明“上海浦”的結論不對。再說“上海浦”的“上海”兩字含義是什麼?恐怕也無法回答。所以還是回到問題原點:“上海”名稱是怎麼來的?欲知“上海舊名華亭海”,考證華亭海原委是關鍵。
▍“華亭海”是什麼?
上海因海而生,因海而興,上海名稱肯定和海有關。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舊志“上海舊名華亭海”之說。那麼“華亭海”到底是什麼呢?
華亭海是個非常古老的地名,最早出現在北宋中葉(1080年) 王存主編的地理總志《元豐九域志》中:“華亭:(秀)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一十三鄉。青龍一鎮。一鹽監。浦東、袁部、青墩三鹽場。有金山、鬆陵江、華亭海。” 全文描述華亭縣之梗概,其中首見“華亭海”三字。此後四五百年間“華亭海”則銷聲匿跡,直到明中晚期又在上海舊志大量出現,但從沒解釋“華亭海”是什麼。
由於“華亭海”名稱太古老,南宋時人們已不知其爲何物,故《雲間志》就不見記載。如前所述,多數舊志認爲它是上海舊名;少數舊志則陰差陽錯斷錯句子,把“華亭海”當成了“鹽場”;譚先生卻解釋爲華亭縣的全部海面;幾位當代專家則認爲華亭海是個海灣。
譚先生在1961年3月10日文匯報發表《再論關於上海地區的成陸年代》,其中專門講到華亭海:“所謂華亭海,顧名思義,應該華亭縣全部海面的泛稱,不應專指某一部分。在華亭立縣以後未分置上海以前,所有吳淞江口迤南、金山衛迤東一帶靠近大陸的海面,應該都可以稱爲華亭海。”即華亭縣東面和南面都是華亭海。
譚先生說:“至於《元豐九域志》華亭縣下有‘有金山、鬆陵江、華亭、海’一條,‘亭’字下多半應讀斷,也不必認爲《九域志》有‘華亭海’之稱。”如果按譚先生斷句,將“華亭”和“海”分開,則文意不通:“金山”是山,“鬆陵江”是水,那“華亭”是什麼呢?後面的“海”又當何解?顯然不通。譚先生這樣斷句未免武斷,曲解了《元豐九域志》中“華亭海”的本意。
譚先生還認爲:“唐宋時確有所謂華亭海,但原意本泛指華亭縣的全部海面;後來的上海縣城所在地在未成陸以前也確是華亭海的一部分,但不能說舊華亭海就等於後來的上海縣;總之,華亭海是海名,不是聚落名”。譚先生的這番論述,是建立在其上海由西往東“成陸論”的基礎之上的,是其不瞭解華亭海所致。
早在“文革”剛剛結束的1976年,黃宣佩、吳貴芳、楊嘉祐《從考古發現談上海成陸年代及港口發展》就指出:吳淞江“下游自青龍鎮(今青浦縣的舊青浦)以東,水面寬闊,估計自始即具備着三角港的雛形。……這片水面才充分形成了喇叭形海灣的面貌。”他們第一次提出了吳淞江下游是個“喇叭形海灣”的觀點。還說:“過去有些人(按:顯然指譚先生)考華亭海,不明所指何區域。其實‘華亭海’就是‘滬瀆’‘滬海’……北起今江灣鎮北,南抵嚴橋遺址,應是唐代入海口的寬度。”他們又第一個提出了華亭海就是滬瀆的觀點,開天闢地,功不可沒。
吳貴芳先生1980年出版《古代上海述略》,贊同以上觀點:“隨着海岸線的推進,吳淞江入海口逐漸形成了完善的喇叭形海灣,或稱三角港。三角港與江身有別,水域廣闊。……唐代滬瀆其西端在青龍鎮,即今天的舊青浦。所謂‘青龍鎮瞰松江上,據滬瀆之口’,三角港從這裡向東張開,直達江灣、北蔡一帶的海口。”
祝鵬先生1989年出版《上海市沿革地理》一書,也主張“海灣說”:“華亭縣尚未分設上海縣以前,滬瀆在它的北面流過。由於河口廣闊而形成一個海灣,有資格獲得華亭海之稱。” 祝先生又說:“可以想象滬瀆下流大概是個廣闊的海灣,而且這海灣很長,有些象現在錢塘江的海口杭州灣。古時沒有海灣這一地理名詞,所以稱海灣亦爲海。滬瀆的下流就在華亭之北,滬海自即華亭海。《吳郡圖經續記》專寫蘇州。蘇州人稱此海爲滬海,而華亭縣人則稱之爲華亭海。我想大概由於這一原因,同此一海,而有兩名。同一水道各縣各用專名,是常見的。”祝先生說華亭海又闊又長類似現在的杭州灣;只是南北兩地的人叫法不同,“蘇州人稱此海爲滬海,而華亭縣人則稱之爲華亭海。”
譚先生的問題出在他對“華亭海”的理解上:“原意本泛指華亭縣的全部海面”——這是他進入誤區的關鍵。他沒有認識到“華亭海”原來是與東海相連的、位於華亭縣“東北”的、獨立存在的一個“大海灣”。
華亭海是個獨立海灣,有史料爲證。嘉慶《上海縣誌》“沿革”曰:“華亭縣。即今松江府全境。其東北爲華亭海”。說明“華亭海”是在華亭縣的“東北”,與獨立存在的海灣相吻合;而與譚先生“泛指華亭縣的全部海面”,即整個華亭縣的東面和南面不符。《嘉慶上海縣誌》“沿革”還曰:“吳松江(下游即華亭海),唐時闊二十里”,也與海灣寬度相吻合,而與譚先生的學說相悖。
總之,筆者不贊同譚先生關於華亭海的論述,贊同其他諸位所說華亭海是個海灣:“華亭海又闊又長類似現在的杭州灣”,位於華亭縣東北,也稱爲滬瀆海。其西端在青龍鎮,口朝東海,呈喇叭形:“北起今江灣鎮北,南抵嚴橋遺址,應是唐代入海口的寬度。”
▍上海名稱的來歷
清代著名歷史學家、方誌學家章學誠撰《修志十議》:“凡作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於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其強調考據地名“必求於古”。探討上海名稱來源也是如此。
那麼,華亭海和上海名稱有何關係呢?華亭海:它東西長達近百里,西起青龍鎮,東與大海相銜接;海口寬有數十里,正好從現在市中心穿過,現在上海老城廂地區,古代正是此海灣中的一片汪洋。這個大海灣,它有三個名稱,滬瀆、華亭海和蘇州洋(上海的名稱以及別稱全都由它們演化而來,詳見下析)。隨着華亭海海面的縮小,上海老城廂等地區逐漸成爲陸地,但人們依然習慣把它稱爲華亭海。即華亭海由原來的海灣名,隨之演變成了陸域名,故成了上海的古稱和別稱。這就是舊志所謂“上海舊名華亭海”的來源。歷史上,上海地區由水域名稱變成陸域名稱的比比皆是,如黃浦、虹口、楊浦、盧灣等等。
《嘉慶上海縣誌》:“熙寧七年……即於華亭海設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爲上海鎮,上海之名由此始”——此處的華亭海,顯然是陸域名,而且此前《弘治上海縣誌》已說明白:“上海……舊名華亭海 ”——即“上海”這個地方原來的名稱就叫“華亭海”,即兩名原是一地:機構設置在華亭海,就是設置在上海。
我們不妨再從字面來考證上海名稱的來歷。上海、上洋、海上這三地名裡都有個“上”字,它可作動詞,有“上去”或“登上”之意,比如上街、上山。還有“海”或“洋”字,它們是個名詞,就是海洋的意思。生活中,我們上家附近的某某街,可以省略某某,簡稱“上街”;上家附近的某某山,也可省略某某,簡稱“上山”;同樣道理,古人“上華亭海”(注意已經成爲陸地),當然也可省略“華亭”,簡稱“上海”。所以“上海”最初原意是“上華亭海”的簡稱,天長日久慢慢演變成了“上海”這個地名。所以舊志說“上海舊名華亭海”,一點沒錯。
《萬曆上海縣誌》“疆域”說:“宋初諸番市舶直達青龍江鎮,後江流漸隘,市舶在今縣治處登岸,故稱上海。”爲什麼外來貿易商船“在今縣治處登岸”就能“稱上海”呢?因爲“今縣治處”就是陸地華亭海,“登岸”就是“登上華亭海”,“故稱上海”。這樣解釋順理成章。而且與弘治《上海志》異曲同工,遙相呼應:“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上之洋故也”——其名稱叫上海,是因爲這個地方居住在華亭海上面的緣故啊。再看《弘治上海縣誌》“上海……舊名華亭海 ”:即“上海”這個地方原來的名稱就叫“華亭海”。
只有弄清華亭海的原委,才能理解明清方誌“上海舊名華亭海”的表述是正確的。已知“上海”是“上華亭海”去的簡稱,現在再梳理其它名稱的來歷。因爲“華亭海”又稱爲“蘇州洋”,“上蘇州洋去”,也可簡稱爲“上洋”。又因爲上海老城廂這塊陸地,位於原來的華亭海上,所以上海也可稱爲“海上”。這樣一通百通,上海及其別名都得以圓滿解釋了。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有兩個不同的概念。早期的“上海”以及陸域名“華亭海”,只是指上海舊城區這一帶,不是指行政區域上海縣或華亭縣全境。清末民初,“上洋”和“海上”這兩種名稱,主要盛行在上海老城廂地區,也是佐證。至今的浦東老人還認爲:浦東是“鄉下”,若到浦西“城裡”去,就說“到上海去”。另一個是“上海”行政概念:自從宋代設鎮、元代設縣、民國設市時都沿用“上海”之名,“上海”就成爲行政區域的概念了。
隨着華亭海“由海變陸”,上海名稱廣泛使用,“華亭海”之名則慢慢淡出人們視野,因此,華亭海確是上海名稱之由來。
▍上海得名的年代
解決了上海名稱的來歷之後,還要解決上海得名的年代。查到北宋張蘊作有史上第一首以《上海》命題、描寫上海景色的五言律詩:“夢斷三更鶴,蘆邊系短篷。聽潮看海月,坐石受天風。”查得張蘊爲北宋著名將領,生卒年代不詳,其從軍初隸屬於劉昌祚(約1022-1089),可知其爲同時代人。說明北宋中葉時“上海”已經成爲常用的地名。
目前已知,北宋年間已經出現三個以“上海”命名的地名或機構:即上海浦、上海務和上海鎮。那麼誰出現的時間最早呢?
先說上海鎮。鎮爲宋代管理集鎮和外貿的官方機構。據筆者最近考證:上海建鎮爲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詳見《上海建鎮年代考證辨》。
再說上海浦。最早出現“上海浦”名稱的是北宋郟亶的《水利書》:“松江南岸有大浦一十八條:……蘆子浦、滬瀆浦、釘鉤浦、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苧浦、爛泥浦。”這裡的“上海浦”指的是吳淞江南岸的一條支流,約位於今外灘的東面,後爲黃浦所吞沒。又《上海通志·大事記》:“熙寧三年(1070年)郟亶上《水利書》”。可見,“上海浦”名稱的出現比“上海鎮”至少要早4年以上,具體年代已不可考。
最後說上海務。其爲管理釀酒和稅收的官方機構。《上海通志·大事記》:“熙寧十年(1077年)秀州設17處酒務,其中華亭縣有華亭、上海、青龍、趙屯、大盈、泖口等務,初見‘上海’地名。”這個說法來自《宋會要輯稿》:“秀州,舊在城及青龍、華亭、魏塘、大盈、徐沙、石門、牛進、海鹽、上海、趙屯、泖口、嵩子、廣成、州錢、崇德、漢盤十七務,歲十萬四千九百五十二貫。熙寧十年,祖額一十一萬七千八百九貫七十三文,買檏一萬五千八十一貫六百文。”《宋會要輯稿》是清嘉慶年間由徐鬆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官修《會要》之文。上述引文來自熙寧十年(1077年)的官方文書的實錄,應該是可信的。
譚先生說:《宋會要輯稿》“這條記載又告訴我們在北宋熙寧十年以前已經有了上海務”。譚先生對此還進行了深入詳盡的考證:“則《國朝會要》中的歲額,可能即天聖元年(1023年)所定。這樣說來,上海設酒務應在天聖以前。從聚落的最初形成到發展得夠資格設置酒務,又當有一段不太短的過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計至遲當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紀。”
綜合以上三者情況,因“上海務”出現在天聖元年(1023年)之前,它的年代最早,所以順序應該是:先有上海務,次見上海浦,再設上海鎮。又因“上海之得名,估計至遲當在五代或宋初”,即上海得名比上海務、上海浦和上海鎮都要早很多年。既然如此,譚先生“上海得名於上海浦”之說不成立;只能相反“上海浦因上海而得名”。
▍上海聚落的形成
上面譚先生認爲:“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計至遲當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紀。”但筆者則以爲:“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與“上海之得名”是兩碼事。因爲假設在聚落形成之初就叫“上海”,就沒有“上海舊名華亭海”一說了。
據史料記載,上海聚落的形成比上海名稱的出現要早得多。《吳郡志》曰:“樑簡文《浮海石像銘》:……晉建興元年(313年),癸酉之歲,吳郡婁縣界,松江之下,號曰滬瀆。此處有居人,以漁者爲業。”證明公元三世紀初,滬瀆一帶就有居民以漁業爲生。《上海史》大概據此推斷:“滬瀆這一帶海口之地,至遲不晚於晉代,已經有了漁民聚居的村落。”對此筆者是贊同的,就是1700多年前,今上海城區已經有漁民居住。不過那時的聚落大概還沒叫上海,或稱“滬瀆”或“華亭海”。
公元三四世紀時,在今上海城區範圍之內,東晉虞潭﹑吳國內史袁山鬆先後修建了“滬瀆壘”(詳見筆者《滬瀆壘位置考辨》)。結果不抵孫恩聚集數十萬之衆從海上入侵,袁山鬆被殺。
《雲間志》雲:“滬瀆壘舊有東、西兩城。東城,廣萬餘步,有四門。”《漢語大字典》註釋“步”:“古時一舉足叫跬(半步),兩足各跨一次叫步。”如按古時一“步”一點四米算,“萬餘步”相當今一萬四千米,合二十八里。滬瀆壘之大,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嘉靖年間爲抵禦倭寇而修築的上海城牆,廣僅三四里而已,只及其幾十分子一。再查《新唐書·地理志一》:“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廣千二百步。”似乎滬瀆壘比唐朝的皇城還要大很多。這麼大的軍事堡壘,駐軍應該成千上萬,否則難以守衛。
“聚落:村落,人們聚居的地方。”位於今上海城區的滬瀆壘晉代曾有大量駐軍,駐軍雖然不是“村落”,但也是“人們聚居的地方”。再說這麼多駐軍的日常生活供應,如果附近沒有居民聚落是不可能完成的。
據此推斷,“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至遲在公元三四世紀時。而“上海之得名,估計至遲當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紀。”即兩者相差好幾個世紀。
▍上海別稱的來歷
上海的簡稱有滬、申等。上海別稱甚多,有滬瀆、滬海、滬江、滬濱、滬上、淞濱、淞南、淞滬、黃浦、歇浦、春江、申江、春申等等。大致可梳理爲四類。
第一類“滬”字系列。唐陸魯望《漁具詩·序》曰:“列竹於海澨曰滬”。“滬”原是一種捕魚工具,是用竹子編成很長的竹柵欄,將它插入海灘排成一二里長,潮來淹沒,潮退露出。魚隨潮而來,退潮時便被“滬”攔住。特別需要指出,“滬”只能在寬達數裡、有一人多高“潮差”的海灘上使用,即便現在的長江、黃浦江灘塗也不具備這樣的寬度和“潮差”。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浦東地區東面、南面的海灘上,還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滬”:只是名稱改爲“插網”,竹柵欄已換成了尼龍網,但其捕魚原理與“滬”是一模一樣的。而古時的吳淞江下游,從青龍鎮向東,正是口寬達數十里的喇叭形海灣,具備“滬”使用的條件。漢《白虎通》曰:“發源而注海曰瀆”。所以,人們便將到處插有“滬”的、又被稱作“瀆”的這個海灣稱爲“滬瀆”。後來這個海灣慢慢淤塞演變爲陸地,成爲上海所在地。所以,“滬瀆”也成爲上海的別稱,簡稱爲“滬”。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亦云:上海“縣東北有水曰滬瀆,故簡稱滬。”並且引申出帶“滬”字的別稱,如滬海、滬江、滬上、淞滬、滬城等。因爲滬瀆後來變窄小後改稱吳淞江,又產生與此有關的名稱,如淞濱、淞南、淞北、淞滬等。
第二類“海”字系列,如上海、海上、滬海、華亭海等。這些名稱的來歷與華亭海有關。如前所述,今上海中部地區過去是個大海灣,北面蘇州人將其稱爲滬瀆,南面華亭人將其稱爲華亭海。這個海灣演變爲上海陸地之後,產生了以上“海”字系列的別稱。
第三類“上”字系列,如上海、上洋、海上、滬上等等。如前所述,人們把“上華亭海去”簡稱爲“上海”。因爲這個地方也叫滬瀆,所以也稱它爲“滬上”。因爲這個地方,原本就在華亭海上,所以大家也把它稱爲“海上”。蔡繼福教授卻說“‘海上’是和‘十里洋場’聯繫起來的,有特定的含義。它們是近代上海的一種別稱。”此說不妥。如前所述,弘治《上海志》就有“上海縣,稱上洋、海上。”至於近代所謂“海上聞人”“海上書畫”等都是歷史的延續。
前面雖然分成三個系列,但同出一源,都和這個海灣有關。正好印證筆者前述規律:在考證過程中,反映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面之間,如果是互通的,說明考證結果是正確的—-以上三類別名可以互通,都源於這個海灣。
第四類“申”字系列,如申江、申城。這“申”與戰國時期的黃歇有關。楚考烈王以黃歇爲相,封爲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黃歇是戰國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與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名。當時位於上海西南方向的東江(爲《禹貢》三江之一),泥沙淤積,氾濫成災。黃歇帶領大家及時疏通,使其造福百姓。這條河流經常改道,開始從杭州灣向南入海,後來經浦東新場鎮向東入海,再後來向北流入吳淞江,改道成爲今天的黃浦江。人們爲了紀念黃歇,將東江故道改稱爲黃浦、黃歇浦、春申江、春江、申江等。受此影響,上海因此也稱爲申江、申城,簡稱爲“申”。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亦云:“黃浦江,一名春申江,亦簡稱申。”
當代有些學者,以今黃浦江在戰國時還沒有成陸爲由,否定黃歇與黃浦江的關係,那是由於其不知道黃浦江的演變歷史所致。今上海松江區新橋鎮還有紀念春申君治水的“春申村”和“春申祠”。今“春申塘”爲黃浦江的重要支流,相傳爲戰國時期春申君開浚,故稱春申塘,歷代志書都有記載。
綜上所述,“上海名稱源於華亭海”。它本是幾百年來上海古代方誌的應有之義。半個多世紀以來被人誤解爲“上海得名於上海浦”。本文只是做了梳理、詮釋和整理,使之迴歸。地名是濃縮的歷史。上海名稱來歷之複雜,別稱之多,可爲全國城市之首。搞清上海名稱的來歷,是搞清上海早期歷史的基礎,也是研究“海派文化”的基礎。
本文轉自“上海學”,原題《上海得名新考》,節選自《上海史研究(三編)》,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