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頻道/出海拓版圖 立足國際

辦公室示意圖。 pixabay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創業家們爲求公司規模化,無不將希望寄託在更廣大的市場。這時「出海」便是必須的選擇,畢竟臺灣腹地、人口有限,想要規模化,只能以大市場爲目標。無論是60年代的東向美國市場、70年代起的西向中國市場,或是十年內的新南向政策,都是瞄準某個大市場的計劃。

而過去臺灣的產業囿於科技限制,但得益於人口紅利,主要以製造業爲主,因此出海的策略以實體商品出口爲重。這樣的製造、出口生意邏輯,統稱爲「國際貿易」,後續衍生出「代工出口」的商業模式,讓臺灣經濟至今持續受惠。不過,隨着網路、軟體及智慧手機等重要科技典範轉移下,利用創新科技創業經營不同市場以求規模化、最大化獲利,都是各國創業者的夢想。

然而,不同國家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及所累積的經濟歷史因素,創業生態系往往有着顯著差異。尤其,大陸型國家與海島型國家的創業家,在思考市場佈局時,更容易受到地理因素的影響。

以美國、中國創業者爲例,通常僅思考國內市場,初期不需要考慮出海。再看看位處歐洲大陸,與德國、比利時、法國等國家相鄰的荷蘭,雖然國土不大,但荷蘭創業家不以本國爲限,均將整個歐洲市場納入規劃,視爲拓展業務的重要目標。相較之下,臺灣因爲四面環海,與鄰近國家皆中隔海洋,地理距離較遠,加上繁體中文語言與華人文化之本質差異,使得臺灣創業者在利用軟體、網路創業起步時,若誤將目光僅聚焦在本土市場,後續便會面臨挑戰。

這種差異帶來的挑戰,在於臺灣創業家可能花費巨資研發適合臺灣市場的(軟體)產品,但卻因爲市場不夠大,規模化的潛力較低,從而難以說服投資人,以致也無從佈局國際市場。

爲了彌補這個差距,臺灣創業家應積極培養全球視野,深入研究海外市場的需求與商機。同時,政府與民間組織也應提供更多的資源與平臺,協助新創企業與國外市場接軌,例如參與國際展覽、媒合潛在合作伙伴等。鼓勵適合的產業創業者,從創業的第一天便打造適合大市場的產品,例如使用英文、開發美國人思維介面的產品。

另一方面,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臺灣傳統上仍有非常多的優勢,例如,硬體制造能力、教育經驗、穩定的金融環境、民主制度經驗、醫療科技程度,都值得創業者以科技發掘其中的價值。臺灣創業家應善用既有製造業、代工的優勢,發展出獨特的創業策略。例如,以優秀的科技人才與完整的科技產業供應鏈,可以迅速製造出需要軟硬體整合的科技產品,不僅僅是出口硬體產品,更是實際落地經營歐美市場。

同時,臺灣也是外國企業方便切入亞洲市場的跳板,尤其是在語言與文化相近的東亞地區,臺灣創業家更容易建立起信任關係,成爲理想的合作伙伴。如此,無論是出或進,臺灣皆能獲利。

總而言之,雖然海島型國家的創業家在起步時,較容易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但只要調整心態,放眼全球,同時發揮本土優勢,必能在國際舞臺上找到立足之地。畢竟,創業成功的關鍵,從來不在於本國的大小,而在於創業家的眼界高度及執行能力。

(作者是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