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論球/半世紀前臺日早受德國足球影響
文/何長髮
今天德國足球重新攀上世界之巔,勢必又會引起學習德國足球的新浪潮,其實不管是日本也好,連臺灣的足球運動發展,都早在半世紀以前便受到德國先進足球的開導下,骨子裡均已深受德國的足球影響。事實上,今天誰也不敢否認追隨德國足球準沒錯。
對臺灣足球發展有認知的人都清楚,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代表ROC中華民國對外參加國際正式足球比賽的成員,由於已故中國球王李惠堂生前長居香港的關係,幾乎清一色全靠港華名腳代表出賽,而在1968年元月有位國際足總大講師級的德籍教練克拉瑪(Cramer)來臺開拓,開啓了臺灣這塊足球沙漠對足球的國際新認知,也間接引導了臺灣本土足球必須邁入自立自強的開步發展。
▲德國足球觀念在半世紀前就曾進到臺灣,日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克拉瑪是前西德國家隊在1966年世界盃踢進最後冠軍決賽的教練團成員之一,更是60年代開始日本爲奧運足球奪牌長期備戰的指導教練。1968年墨西哥奧運成功帶領日本隊奪銅牌之前,克拉瑪抽空生平首次來臺開拓足球教學,爲當時臺灣挑選出的精英好手以及足球推展的教練親自示範教導,如今年過六十以上的臺灣足壇老將們,一定對克拉瑪懷念特別深。
克拉瑪除了開啓臺灣當年那些足球精英足球新的理念與新的訓練方法外,更促動了臺灣本土球員及早走上國際比賽的腳步,也隨着70年代以後政治、環境等因素下,臺灣開始了對外參加國際比賽的國家隊本土化發展到今天。
事實上,從克拉瑪之後,臺灣發展足球過程中,因此也建立了與德國足球的良好互動關係,隨後陸續有多位德國籍的教練來臺指導上課或擔任國家隊客座教練,如歐柏曼、史坦勒,還有寇斯米爾曾擔任1987年臺北世界女足邀請賽中華木蘭客座教練,協助代表隊奪下冠軍。
之前即提過雖然日本足球這幾十年來堅持走巴西的森巴技術,但在行事風格上,卻是在模仿德國。可以說,他們踢的是一種嚴謹的拉丁足球。在青少年培養環節,日本是亞洲範圍內最接近德國的國家,日本擁有超過100萬註冊青少年球員,在聯賽運作和管理上,日本則在學習德國人的嚴謹。
再拉回日本足球的開拓歷史上,在邁入上世紀60年代,日本爲了實現第一次的奧運足球奪牌大夢,即大力仰賴德國人來改造日本的足球實力,因此在1960年便委託德國足協推薦了國際足總大講師克拉瑪來指導日本足球,進行長達八年的奧運足球精英培訓大工程,並拉隊到歐洲磨練實戰經驗,呆了50多天進行海外遠征,戰績一勝九敗一平。當時前蘇聯是非常強的,日本0比8敗北,但在克拉瑪的指導下,花了四年的時間一氣呵成,可以說日本隊的水準在那時提高非常大。
早年日本足球員的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並且當時喜歡足球的人少,遠不如打棒球的人口,但仍克服困難把四、五十人集中起來進行培養,花了長達八年的時間,進行了強化訓練之後,1964年日本舉辦東京奧運會,曾以3比2贏了阿根廷,最後日本挺進了前八名。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奪下了難得的銅牌佳績。當時日本正是確定了爭取銅牌的目標。
可以說,從東京奧運進八強到墨西哥奧運獲得銅牌,從這個意義來講,足球投資的效果還是可以的。這是當時在足球沒有大環境也沒有錢的條件下,日本足協採取的非常明智的做法,可以說硬是把個人的能力培養起來共同組建了日本國家隊。而克拉瑪甚至被喻爲「日本足球教父」。
那個時候,德國教練克拉瑪也直接指點日本足協說,如果不建立起一個在全國有影響的聯賽,是很難以發展足球的,所以日本即刻建立起了J.S.L日本足球聯賽。然而自從1968年獲得奧運銅牌以後,日本足球員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選手都老了,年輕人的培養沒有跟上。就是因爲缺乏對下一代年輕人的培養,所以日本足球的基礎沒有了,隨後陷入一段好長的足球低潮。在長達20年的努力後才呈現今天的日本足球景象。
最後發哥重聲這句話:今天誰都認同德國足球有先進的戰術理論、科學的訓練手段、優秀的身體條件。同時,受到嚴謹哲學思維教育的德國人,做任何事情都十分有條理,目標即定,就完全按照事先制訂好的計劃執行,極少改變放棄而且絕不打折扣,單就這一點,已足以讓世人學一輩子。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