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聽雨僧廬下

圖╱本報資料照片

十年間各年齡層消費情況

這些年臺灣老化的非常快,明年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談到這個問題,多數人關心的是長照,如何健康老化,較少提及老年化和GDP的關係。老年化GDP有什麼關係?

有關係的,老年化會減少消費,而民間消費佔GDP高達五成,是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引擎,當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民間消費就會愈來愈乏力,百業隨之蕭條,經濟爲之停滯,國力也就跟着衰疲。

超高齡社會恐危及GDP

也許有人會問,老年人的消費真的那麼乏力嗎?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年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以民國112年爲例,經濟戶長年齡65歲以上的家庭,一年家庭消費只有62萬元,其他年齡層的消費介於85~100萬元,老年人的消費遠不如其他族羣,這不是特例,不論查閱哪個年代的數字,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

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年輕人活動力強,旅遊、逛街、上館子、喝下午茶、買新款手機,不知不覺就促進了民間消費,而老年人的日常,最多就是逛逛書店、爬爬山、看看報紙,消費力不如年輕人甚遠,這是歲月增長的結果,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南宋蔣捷《聽雨》一詞說:「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在各年齡層裡,除老年人在僧廬裡聽雨,年輕人、壯年人才不管它下不下雨,歌照唱,買賣照做,老年人消費力不如年輕人、壯年人,從這首詞裡也可以略窺一、二。

這是個總體問題,當老年人不多,尚不會拖累消費,民國70年代老年人口比重5%,民間消費平均年增率(名目值)高達11%,80年老年人口占比7%,消費增幅仍有9%,然而,隨着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影響就出現了,這些年我們消費動能已大不如前,排除疫後忽增的消費,近十年平均消費年增率已降至2.6%。

根據國發會推估,明年臺灣老年人口近470萬,十年後逾600萬,再過十年破700萬,屆時老人佔三分之一,消費會低迷到什麼地步,還很難預料,但可以斷言的是,臺灣經濟成長(實質GDP成長率)必受消費拖累,景氣再也亮不出紅燈了,距今30年後,我們的老人佔比會升至40%,然後又升高、再升高,這一波老化看不到終點。

總經問題更甚長照、年金

人口老化,眼前看得到的是長照,年金的問題,多數人尚未察覺還有更嚴重的總體經濟問題,當經濟無法成長,年金、長照的財源從何而來?當經濟無法成長,收入下滑,生育率如何提高?而生育率降低又加速社會老化,老化又回過頭來影響GDP,年復一年臺灣將陷入永無止境的蕭條循環,這看起來好像是很久以後纔會發生的事,但說快也快,彈指之間就要到來,今天不打破這個僵局,來日就難逃這個宿命。

小檔案■我國民間消費(名目值,即按當期價格計算),以幾何平均計算,70年代平均年增率11.0%,80年代9.3%、90年代2.7%,100年代2.5%,受疫後消費大爆發的影響,112年民間消費成長10.4%,惟不計此年,則近十年(101~111)平均成長2.6%。

小檔案■依家庭收支調查,經濟戶長是65歲以上的戶數也快速增加,民國83年50萬戶,92年98萬戶,102年149萬戶,112年已升至237萬戶,這與老年人口的成長桴鼓相應,83~112年老年人口由156萬人升至430萬人,老年人口占比也由7.4%升至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