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談臺灣前路 精神科名醫質疑:要當美國兒皇帝嗎?

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近日傳出考慮把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放進黨綱。(圖/本報系資料照)

二二八紀念會再次爆發衝突場面。精神科名醫沈政男指出,溫和路線好像不怎麼帶種,卻是務實的政治取向。1960年代臺獨運動遭到鎮壓後,有一條介於臺共與臺獨間的政治路線持續進行,終而催生了黨外與民進黨,纔有今天台灣兩黨政治。現在賴清德考慮將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放進黨綱,等於擱置臺獨,走上了溫和路線。他質疑,臺灣要成爲美帝的兒皇帝嗎?紀念二二八要把臺灣的過去看得更清楚,才能看穿前路的迷霧。

沈政男今(2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辜寬敏在昨天2月27日過世了,這天正是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煙販林江邁在臺北天馬茶房前遭到查緝私煙的日子,這對一生鼓吹臺獨的他來說,可說相當巧合。辜寬敏在1972回到了臺灣,說是回來共商國是,但也有人認爲是投降,後來他也鮮少過問政治,一直到黨外出現與解嚴以後才又主張臺獨。另一位經商有成的日本臺僑邱永漢,曾經從事臺獨,後來也專心從商。

他提到,當代臺獨發起人廖文毅最後投降了,而另一支反國民黨勢力臺共,其領導人蔡孝幹,當時的省工委書記,也是投降了。蔡孝乾的投降,引發了1950年代對於紅色組織的圍剿,釀成了白色恐怖。革命的本質就是叫別人去死,然後自己享受成果,真正的英雄,都是英年早逝了。1960年代,臺獨運動遭到鎮壓以後,還好有一條介於臺共與臺獨之間的政治路線持續進行,終而催生了黨外與民進黨,纔有今天台灣的兩黨政治。

沈政男強調,溫和路線,委曲求全,好像不怎麼帶種,卻是務實的政治取向,其功效絕對不亞於革命與建國。戰後的溫和民主路線,首推高玉樹當選臺北市長,原因是國民黨政府耍三八,要表演臺灣民主給美國人看,弄巧成拙,讓無黨籍的人當上了臺北市長。高玉樹選舉成功以後,有了政治資源,就可以培養與拉擡後起之秀,其中一人叫做黃信介。在宜蘭,有郭雨新,提拔了陳菊,也影響了姚嘉文與林義雄。

從黃信介開始的黨外人士,有沒有主張臺獨?當然沒有,因爲,臺獨在1960年代的大整肅裡,已經變成不能碰的禁忌。他們的政治主張就是民主化與反國民黨。民主化的思想來源是《自由中國》,結果1960爆發了雷震案。後來也有《文星》與《大學雜誌》,影響了好多熱血的臺灣青年,埋下了民主的種子。其中一個叫李敖,他的文章對於民主啓蒙有很大貢獻。另一個是鄭南榕,後來爲了臺獨言論而犧牲。

另一條相對溫和的路線是彭明敏,1964發表了《臺灣人自救宣言》要求民主化,結果是隻能流亡海外。1960年代後半段,還有一些匪諜案與臺獨案,但已經越來越少,而到了1970年代只剩零星案件。從1970年代開始,黨外開始集結,往爭取民主的目標邁進,後來證明是一條成功的路。

現在賴清德爲了選總統,面臨了化解臺獨色彩的問題,免得美國對他有所疑慮,甚至據說考慮將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放進民進黨黨綱。蔡英文的政治啓蒙來自李登輝,而李登輝對於臺共與臺獨都有涉略,但也沒有真正加入。如果賴清德這麼做,等於擱置臺獨黨綱,走上了溫和路線。

沈政男直言:臺灣的政治現狀,是世界近代史演進車輪下,壓不扁的一朵玫瑰;臺灣一度要永遠成爲日本人,也一度要淪爲共產陣營俘虜。這樣的歷史,要告訴我們什麼?成爲美帝的兒皇帝嗎?紀念二二八,把臺灣的過去看得更清楚,才能看穿前路的迷霧,看到臺灣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