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整理煥心術

圖、文/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

我們常常抱怨生活一成不變,但究竟是妳沒有付出努力還是環境所逼,還是有其他的因素所困擾?ELLE從最近流行的「怦然心動整理法」,教妳從生活的整理智慧,轉化成讓心明亮的動人魔法。生活能不能改變就在一念之間。

PHOTOS:GETTY IMAGES TEXT:CHELSEA CHEN SPECIAL THANKS:光能身心診所鄭光男醫師, 方智出版, 博思智庫, 天下雜誌

不知道爲什麼,「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這個話題,最近一直在我的朋友圈中發酵,甚至不停地鼓吹我應該要試試看整理所帶來的改變。起初,我對這麼話題感到相當冷感,原因無他,就是來自於「怦然心動」這詞太過抽象,我無法理解如何一邊整理一邊還「怦然心動加上小鹿亂撞」?整理已經很辛苦了,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想太多,更何況還要動心呀!後來,我看到多年密友的整理實境分享,才真正開始領悟一點點其中的道理。

她30年來都住在家裡,從未搬過家,前一陣子常常抱怨家裡沒有多餘空間,也因爲工作與家庭關係感到悶悶不樂,所以她決定趁着轉職的空檔來一次大掃除,清除家中多餘雜物,從自己的房間開始做起。

「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房間裡堆了這麼多沒有在用東西,妳看這是我小學時的塑膠鉛筆盒,以前覺得東西沒壞就要留着以後用,或者是有着充滿回憶的紀念價值,怎麼能夠輕易捨棄呢?」於是,她在整理過程發現了:發黃的信件日記、怎樣也不會再穿的衣物、別人送的禮物卻無法使用……等等,這裡有些會引起她難過的失戀回憶,有的則是想起以前快樂的青春時光,只是……都用不到了,現在只發現囤積已經成爲生活中隱藏的負擔。

而她整理完之後很認真的跟我分享:「雖然我正在休息,但前一陣子待在家的時間反而更混亂,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可以做什麼,整理完之後,輕鬆自在許多反而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整理真的有這麼大的心理效用嗎?

光能身心診所的鄭光男醫師指出:「整理就是透過物品,學習與自己對話,而整理的概念也與妳的生活態度有着很大的關係」,究竟其中的奧妙在哪裡呢?就讓我們一一解析

整理是開始面對自己

對於整理生活空間,或許妳會和我一樣回說:「我都有整理呀!只是妳看起來有點亂,但我就是亂中有序!」但是,在這樣「亂中有序」的空間久了之後,妳會發現開始東西都找不到了、思緒開着混亂、連待在屬於自己的空間時都會覺得莫名的心情煩悶。

《東西少一點,更幸福!》的作者奶奶說:「爲了讓自己過得更舒適,每天都過得輕鬆自在,最需要的便是『整理』。」這裡所說的整理,並不是偶爾纔來一次的大掃除,而是日日保持整潔的好觀念,整理最關鍵的重點是:將物品歸到適當的位置,以便下次的使用,也就是正視物品的存在與使用性,並非將它們塞進一個空間而已。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也說:「整理是面對自己的行爲,而打掃是面對大自然的行爲。」從整理與打掃的不同點來說,整理的對象是物品,也就是移動或收納物品,讓空間更整潔清爽;而清掃的對象則是污垢,透過打掃、擦拭,讓室內乾淨無塵。近藤麻理惠更進一步的說:「整理是調整自己的內心狀態 。」也因此,開始面對、整理每一件物品的同時,其實也正是與過去、現在的自己對話。

惜物愛物的整理觀念

其實,在整理過程當中,「捨棄」則是最重要也最難的動作,以傳統的「愛物惜物」的觀念來說,只要東西還沒有壞掉,就該將它們好好收藏,靜待有機會「出土」的那一天。但是,這樣的觀念這樣的觀念是源自於以前物資缺乏的年代,而對於物資易得的現代來說,「物盡其用」纔是待「惜物愛物」的新觀念。當妳收拾物品時秉持着「要用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或者是「這擁有以前好多的回憶…」,將會發現難以丟棄的物品越來越多,這不過是對物品的執着與懷想。更簡單的一點說,妳的生活只要「需要的」、「重要的」和「讓妳感覺良好」的物品,並且捨棄不要的,多餘的其實都該將稱作「奢侈品」。

找回好感覺

「這裡指的奢侈品並不是說昂貴的物品,而是說妳用不到並且不會爲妳帶來好感覺的物品。」鄭光男醫師說,「怦然心動所說的,就是找回妳與物之間的互動感覺,不是過去的回憶,也不是未來的可能,就是當下的好感覺與需要。」這個好感覺可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也是妳找回真實生活的第一步:正視自己的感覺,維持好的感覺,做自己喜歡的事。當每一件物品的使用原則,都是來自於「需要」與「喜歡」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妳就會將它們歸位在順手、可使用的範圍內,也因爲喜歡所以不會隨意丟棄與擱置。「如何找回自己的好感覺?」我忍不住問了鄭醫師這個問題,「好感覺」這個詞太過抽象,他答道:「妳喜歡什麼?妳覺得怎樣叫做愛自己嗎?」我隨意回答了一些,他說:「粗淺的說,不勉強自己的意願並且感到舒服。」仔細的想一想,在生活中妳常常會壓抑自己的感覺,而勉強自己嗎?如果,妳的生活口頭禪常常出現「那算了」、「就這樣」……等勉強自己的詞語,是否先透過整理正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找回怦然心動的好感覺。

捨棄的藝術與選擇

「其實,在整理的過程當中,還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如何『選擇』。」鄭光男醫師說,找回好感覺是知道自己需要及想要什麼,接下來則是選擇「留下」或「丟棄」,也就是面對現實生活的所需,當妳想要將所有東西都留下,不懂得舍取的時候,反而會讓妳的生活更加混亂。

「從整理來學看生活,現代人的不開心,有時候是來自於自己的猶豫不決,無法作決定。 無論是工作或愛情,無法下定決心做出取捨的人,往往非常的辛苦。」找回好感覺,並且自己知道當下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昂首闊步的繼續前進。

活在當下

如果有人說因爲實行了「怦然心動的整理法」因而改變了生活、增加了自信,其實就是從找回感覺與懂得選擇而來。而另外一件在整理法則中很重要的一點,則是「物盡其用」,也就是物品與現在、當下的關係。 試問自己或周遭的人,當妳將一件物品以「總有一天會用到」而留下,再用到的機率有多少?

很多人將物品放置在空間的漫長時間軸裡,「以前如何、未來怎樣」,其實過去已經不會再發生、感覺或回憶也早已消失,而未來也只是一種假想。回過頭來,將這種心態放置在人生裡,妳將會發現可能是因爲對未來的不安或過去的執着,反而打亂了現在當下的感受。近藤麻理惠說:「整理不是爲了要否定過去,而是認同現在自己所做的事。」說穿了,整理就是檢視現在的自己,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分每一秒,這句話處了縱向的時間軸外,也是教妳學習將生活時區切割開來,工作時認真工作於當下,不將工作情緒帶私回私人時間,這也是現代人缺乏的生活整理法則。

簡單生活最自在

近年來「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生活智慧,一直被重申其重要性,但是我們在這裡要說的生活智慧,則是整理所帶來的「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生活,纔是最根本從心出發的指導。真正的簡單生活,不是在於物品的多或少,而是妳能夠明白自己的「需要」、「喜歡」與「選擇」。

從一個屬於自己的整齊空間出發,對照自己與物之間的關係,找回初心與感覺。懂得體會正視自己的感覺,不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就會讓自己回到最舒服的狀態。很簡單的法則,卻也是讓心自在的不二法門,整理可以讓空間煥然一新,當妳如果將這些法則學起來,轉化成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心」也會跟着發亮,並且感到簡單的幸福。

其實,我自己也試了這個「怦然心動的整理法」,先將自己居住的空間整理的一番,選擇丟棄的當下很痛快,本來以爲自己都知道每個物品與囤積品有什麼用途,後來發現,其實是自己不願意面對生活的混亂與忽視自己的感覺。整理完後,發現自己輕鬆了不少,心情也比較積極與正向。我的下一個整理目標,則是辦公室座位周遭的整理,將成堆如山的資料歸位成快速查詢的檔案,才能幫助工作更有效率的進行。而怦然心動的整理法說的是對物品的收納,其實更是找回生活的好感覺。

《東西少一點,更幸福》的作者權奶奶傳授處理物品的方法,如果妳真的惜物或許就該讓這些物品即時發揮功用!整理物品的時候,不光只是「丟掉」與「留下」二詞,只要妳肯多花一點點時間,讓物品送到對的人手上繼續使用,這纔是真正的「惜物」!

1.轉讓。發佈訊息給自己的朋友,或許正有人需要這樣東西。2.賣掉。不論是新品或二手物,找到收購物品的店家,以物品換現金。3.愛心物資。捐給受災、困苦的人們,不指定對象的物品、必需品等,注意各大公益團體的捐助守則

Box2整理很累,但要一次到位

「一鼓作氣的整理完」,整理是不能分區的,也不能分時的。依照整理的法則,如果先整理A區,A區不要或懶得堆砌的東西一定會堆到未整理的B區,然後整理B區時再堆回A區,如此類推,這樣的整理其實是沒有效用的。整理要一次到位,清楚哪些東西是不要的,便立即清除,而不是堆積在看不見的地方。我們都明白整理需要花時間、耗體力,但是時間與心力既然都花了,就必須做對。

想了解更多全球流行資訊請上www.el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