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基金業績比較基準調向窄基指數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彭水萍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針對旗下部分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進行調整。從固收類到權益類基金,包括一些FOF(基金中的基金)產品等,都有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從這些調整的基金來看,原先對標的寬基指數普遍向窄基指數調整,有的權益類基金把滬深300的對標成分調整爲中證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產業主題指數。
也有一些調整至更細分的指數,有的固收類基金從中債綜合指數調向中債綜合全價(1~3年)指數。在業內看來,業績比較基準往往與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風格相關,對於一些調整幅度較大的產品而言,未來的投資範圍有可能發生變化。
普遍向窄基指數過渡
今年以來,無論是固收類產品還是權益類產品,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業績比較基準修改的公告,且普遍向窄基指數過渡。
3月21日,建信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建信信息產業股票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將進行調整。原來的業績比較基準是“85%×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5%×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調整後變爲“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收益率×85%+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15%”。
權益部分從滬深300指數的參考變爲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收益率,這樣的調整變化較大。3月25日,有公募人士在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業內對於滬深300的跟蹤意願持續降低,科技股行情的火爆讓基金公司開始對成長股指數有所青睞。“一方面,投資科技股或相關方向更加符合基金經理的偏好;另一方面,傳統指數正在被市場淘汰,結合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很多產品的投資方向都需要調整,業績比較基準必須有所變化才行。”該人士指出。
事實上,這樣的調整並非個案。廣發穩健策略混合也在3月21日的公告中提到業績比較基準修改的事項:原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人民幣計價的恆生綜合指數收益率×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變更後爲“中證紅利指數收益率×60%+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
還有廣發高股息優享混合、交銀施羅德優選回報等基金把原業績基準當中的滬深300成分去掉或降低。Wind(萬得)統計顯示,就權益類基金而言,今年以來,普遍都在原業績比較基準中的滬深300指數成分做調整,且主要調向窄基指數。
“現階段全世界都進入降息週期,這樣的背景下天然對科技成長股是友好的。因此,如果對比高股息紅利和科技資產,後者的吸引力肯定更強。倘若原比較基準缺乏科技題材,勢必影響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節奏。”前述人士補充說。
固收類基金有所偏好
與權益類基金不同,固收類產品的跟蹤指數沒有明顯的寬窄之分,但卻根據不同的債券類型在久期上有所差別。近期,越來越多基金調整業績比較基準,轉向跟蹤一些短久期債券的指數。
3月20日,匯添富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匯添富豐泰純債原約定的業績比較基準“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後)×20%”,擬變更爲“中債綜合財富(1~3年)指數收益率×8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後)×20%”。
還有基金直接把債券指數變爲債券型基金指數,中歐預見穩健養老目標(FOF)的業績比較基準由“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800指數收益率×15%+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人民幣)收益率×3%+中證商品期貨成分指數收益率×2%”,變更爲“中證債券型基金指數收益率×80%+中證800指數收益率×15%+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人民幣)收益率×3%+中證商品期貨成分指數收益率×2%”。
總的來看,債基比較基準也強調細分指數的聚焦,不再選用此前的大指數、寬基指數等。有分析指出,業績比較基準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資產配置的比例,與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風格相關,對於一些調整幅度較大的產品而言,未來的投資範圍有可能發生變化。
就債券而言,在近期資金尚未轉鬆的局面下,部分地區短久期城投債收益率已出現倒掛現象。疊加短久期天然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當前票息保護較高,持有體驗好,因此不少基金的調整有其客觀需求。
此外,原本繁雜多樣的基金比較基準在調整後漸漸趨同,這在業內看來是個好事。前述人士分析指出,基金比較基準的調整由基金公司決定,但並不一定對投資者有明顯幫助,“事實上,許多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往往使用少數指數跟蹤即可,化繁爲簡後,投資人也能更明確看懂業績水平,關鍵還是要有顯著的業績體現在收益上纔夠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