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智慧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發佈《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形成一批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依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大智慧城市建設力度,更好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

及時迴應訴求

“小區業主車輛經常亂停亂放,物業也不管嗎?”前不久,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曹植社區的第二網格微信羣裡,類似的聲音“炸開了鍋”。工作羣內的“AI數字網格員”智能檢索到該消息後,很快生成“負面信息工單”,迅速轉交給小區網格員督促物業採取管理措施。一週後,小區亂停車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

東阿縣“AI數字網格員”平臺負責人王威介紹,今年1月份,東阿縣從加強和改進網格管理入手,啓動“AI數字網格員”平臺建設,將多領域便民服務事項指南統一納入,整合數據資源,爲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準確、全面、實時的數據支撐。

5月21日,家住湖北宜昌宜都市陸城街道城鄉路小區的居民張姚剛下班途中,拍了兩張路邊垃圾未清理的圖片並配上文字,用手機發到了“宜都城管”公衆號平臺。不到15分鐘,一輛環衛小車徑直駛來,垃圾很快被清理。

“我們搭建了數字城管系統,羣衆將問題反映到‘宜都城管’公衆號平臺,便可實現精準派單。”宜都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劉勁鬆介紹,數字城管系統將城區每條大街小巷和每棟樓都收納其中。針對羣衆反映的問題,數字城管系統第一時間就能精準鎖定點位,及時進行處理。

重慶渝中區打造了醫療廢物精細化監管系統,全區醫療廢物的計重數據、監控數據、流轉數據都接入了該系統。“過去,人工記錄數據不完整、易出錯。如今,通過數字化系統,實現了醫療廢物收運數據全收集和精準追溯,減少了監管盲區。”渝中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劉曉江說,目前該區醫療廢物安全轉運處置率達100%。

優化政務服務

唯可達(重慶)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華日前在“渝快辦”平臺上提交了“企業開辦一件事”申請,一天時間就完成了企業登記手續,拿到了營業執照。

去年以來,重慶圍繞羣衆辦事需求,持續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推動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分散事項聯合集成,上線了中小學入學、公租房申請、企業開辦等80個“一件事一次辦”應用。如今在重慶,羣衆辦事可以在網上直接提交資料,最多跑一次率95.6%、羣衆滿意率99.98%,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智慧賦能,羣衆享受更多紅利。免申即享實現惠企政策智能推薦、惠企資金一鍵直達;養老待遇無感認證直接惠及全市60歲以上居民;集成搭建“宜接就辦”平臺,實現羣衆訴求一接就辦……目前,宜昌市縣兩級100%事項實現全程可網辦,市級30個事項實現智能審批,羣衆辦事更方便。

山東省大數據局副局長禹金濤告訴記者,山東着力打造“數字強省、智慧山東”,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進入全國前列。智慧城市打造暖心惠民之舉,在全國率先蹚出了“標準引領、全域推動、分類推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模式,累計建成2500餘個智慧社區。

提升治理效能

宜昌市將燃氣安全、水、電、地下管廊等納入城市安全生命線工程監測系統,實現對生命線工程運行情況的全方位、立體化監測與感知。重點危險化工企業監管平臺針對重點危化企業,設置吸菸、明火、脫崗等17種預警類別,攝像頭將影像傳輸至平臺後,自動啓動視頻AI分析,一旦發現預警類現象就及時告警,築牢安全防線。

此外,宜昌市智能交通系統將交通指揮數據與高德互聯網數據融合,實現全市3800多條道路和交叉口的實時態勢感知、調配,通行效率提升12%。

在重慶九龍坡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幕上的“渣土車監管一件事”場景應用模塊裡,車輛號牌、事發地點、違規照片等信息一目瞭然。九龍坡區大數據局副局長潘曉雪介紹,這套數字化應用整合了全市600多處前端智能設備,對渣土車輛冒裝違規事件實現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高效協同監管處置,事件處置率從以前的20%提升至90%,辦理時效也得到大幅提升。

去年以來,重慶全面啓動“數字重慶”建設,搭建起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六大應用系統和基層智治體系。目前,重慶已建立1個市級治理中心、41個區縣治理中心和1031個鎮街治理中心並實體化運行,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基層治理體系整體重構。

山東省臨沂市把城市大腦作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2022年以來,聯合浪潮集團加快建設城市大腦,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提升共性支撐能力,創新打造跨層級、跨部門、跨行業領域的應用場景。特別是在山東省率先打造了多種車輛監管場景,初步實現了全市1231輛校車“一屏實時監管”,時時守護8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3萬多名學生的安全。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吳陸牧 柳 潔 董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