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樹葉翻身,中國首富賺瘋

茶的味道一直沒變,是消費者的心態和口味發生了變化。

我前段時間偶然認識了一個做飲料經銷商的大哥,就聊了聊食品飲料行業話題,我和他說最近什麼什麼品牌很火,什麼什麼飲料又出新品了,大哥想也沒想就說,你說的火的都是虛火,都是在網上做廣告做得多,我這裡一年都走不了二十箱貨。

於是我向他請教什麼飲料實火,大哥說,現在最火的牌子就一個,就是東方樹葉。

別的牌子是貨找人,只有東方樹葉是人找貨,所有人都想進,根本不愁賣,銷路太好了。

東方樹葉賣得好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我也有所耳聞。但如他所說這麼火,我還是沒想到的。所以和他聊完以後,我又回去做了一番功課,研究了一下東方樹葉的發展史。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是,世界上只有一種長期主義,就是有錢。

01

東方樹葉誕生的時候,是2011年,中國的茶飲料市場還是一個賣糖水的生意。

當時賣得最好的是啥?是統一康師傅,是冰紅茶冰綠茶,是越甜越好。

而作爲無糖茶的東方樹葉,是逆版本的存在。

在東方樹葉前後,大部分無糖茶在市場都是鎩羽而歸的。

2004年,統一推出了「茶裡王」品牌,市場反響平平淡淡,一度退出大陸市場,當然現在是回來了,有段時間鋪渠道也鋪得很廣。

2010年,可口可樂推出「原葉」,試水無糖茶市場,也一樣涼了。

2012年,康師傅推出本味茶莊無糖茶,如今也已經退出市場。

所以說,做生意還是要順勢而爲的。逆週期一般都沒啥好結果。

而在這些無糖茶產品裡面呢?東方樹葉是被拉出來當靶子打最多的,原因這麼幾個。

首先東方樹葉當時廣告打得是比較多的,做了很大規模的電視廣告投放,和其他品牌一比,東方樹葉應該是最高調做營銷的,槍打出頭鳥嘛。

其次就是東方樹葉不僅是無糖茶,而且味道蠻苦的。當年和格瓦斯、黑松沙士、紅色尖叫、嶗山白花蛇草水一起被封爲五大難喝飲料。而且當時網上對東方樹葉的吐槽非常多,例如「像泡乏了的隔夜茶水」、「像在吃草」,更有硬核網友發言連自己都不放過:「顏色像尿,味道也像尿」。

第三,東方樹葉當時的定價不便宜,剛推出,大部分地區零售價就在三塊五左右,沒過幾年有的地方就漲到了四塊五,這個價格在當時的瓶裝飲料市場已經堪稱高端了,加上包裝比同期品牌都好看,很容易吸引一批消費者懷着很高的期待來嚐鮮。喝了以後發現不好喝,不甜,就容易口碑反噬。

總之,早期東方樹葉這個品牌,是很不好過的。而且在瓶裝飲料這個行業裡,就沒有無糖茶的一席之地。

02

那麼,被嫌棄的東方樹葉是如何成爲市場寵兒的呢?

按照現在各種財經媒體的話術,是因爲現在的年輕人開始喜歡無糖茶了,於是東方樹葉又火了。但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呢?消費者市場是要教育的,而關於無糖茶的教育,分了三步,走了10年。

第一步,是讓年輕人愛上喝茶。

雖然1993年,旭日升冰茶開創了茶飲料這個品類,此後康師傅和統一兩大巨頭把冰紅茶徹底做大,但在大衆消費者認知裡,冰紅茶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茶」,關係其實沒那麼密切,大部分人購買冰紅茶,只是買一個帶點檸檬和紅茶風味,夏天能解渴消暑的糖水罷了。

這個和品牌營銷策略有關係。早期的冰紅茶品牌,營銷重點不是「茶」,而是「冰」。如果你看過這些品牌的廣告,會發現非常套路,基本就是在一個運動場、演唱會這種非常年輕化有活力的場景,讓大牌明星代言人喝冰紅茶,然後露出一個非常爽的表情,突出飲料的冰爽。

這個套路,其實和其他品類的飲料沒有區別,甚至某些雪糕棒冰也可以用類似的套路,反正都是解渴消暑。

而茶的營銷則是相反,要突出產地,突出茶葉的香氣,突出口感和品質,甚至和你聊聊茶文化,總之不會是冰紅茶這麼鬧騰的風格。

因此,在消費者觀念裡,這東西和茶也沒啥關係,和可樂雪碧反而更像。

最早在消費者心裡,第一個突破了這個觀念的品牌,其實是王老吉。只不過飲料行業裡涼茶和茶基本屬於兩個東西,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那麼,是誰讓年輕人從「喝甜水」轉變爲「喝茶」的呢?

在我看來,是新茶飲,是喜茶和奈雪。

這裡有人肯定要問了,奶茶也是糖水啊,我去買蜜雪冰城,買一點點,也不是爲了喝茶去的呀。

但區別不在於實質,在於營銷。

新茶飲之所以和過去的奶茶區分開來,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新茶飲在產品上非常注重用料。

果茶用的是鮮果不是果味香精,奶茶用的是鮮奶而不是植脂末,茶也用的是茶葉泡出來的而不是用茶粉衝的。至少在這幾年新茶飲降價減配之前,它們用料還是很紮實的。不然我們也不會總說新茶飲這個行業瘋狂內卷。當然,用料比較好,也方便賣溢價。

而且,新茶飲品牌個個都是營銷大師,凡是用料上的亮點,它們一定不會藏着掖着,一定會大吹特吹。因此,它們非常重視對「茶」本身的營銷。

雖然消費者喝奶茶,都是喝小料,喝奶蓋,喝水果,但茶是這些品牌的立身之本,畢竟人家商標上寫的都是樂樂茶、喜茶、奈雪的茶。所以一定要努力向大衆傳達「我們用的是真茶」、「我們的茶葉用料很好」這些信息。

比如喜茶就會在門店裡設置許多透明罐子,裡面放各種不同類型的茶葉,搞的像實驗室一樣。直接讓消費者看到真實茶葉,就能讓消費者對茶的真實性有信心。

在這樣的營銷手段和新茶飲迅猛的發展過程中,年輕人逐漸開始意識到:我喝的這杯甜水,其實是一杯茶飲。

這就和冰紅茶在消費者心智上區分開了。

所以我認爲,年輕人愛上喝茶的第一步,其實是新茶飲完成的。

03

但這只是第一步,愛喝奶茶的消費者說自己喜歡茶,基本只能算葉公好龍。要是茶裡面沒有糖,年輕人是絕對不會買單的。

所以第二步,是要讓年輕人接受「無糖」這個概念。

要實現無糖,其實是有兩個方向的,一個是「代糖」,一個是「減糖」。飲料廠商們在這兩個方向上都有所探索。

先說「不甜」。

2015年,小茗同學上市,主打冷泡茶。2016年,茶π上市,主打果茶。

這幾個產品都做的不錯,市場反應非常好,而且有一些共同特點,也就是相比過去的檸檬茶,降低了甜度,注重展現果味、澀味、香氣和口感等等更豐富的風味。

但真正把「無糖」這個概念,傳播出去以至於深入人心的,是代糖路線的玩家,或者說直接一點,就是元氣森林。

2016年,元氣森林推出了它的第一款爆品:燃茶。

燃茶這款產品很有意思,它可以說是市面上第一款靠着「健康」概念成功的茶飲,當時它的兩大賣點。一個是富含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消化,另一個就是加了赤癬糖醇,一瓶熱量只有20多大卡,但口味是微甜的。

這款產品當時賣得非常好,讓元氣森林這家公司一舉站穩了腳跟。纔有了此後在瓶裝飲料市場創造了一個新賽道的元氣森林氣泡水。

而元氣森林氣泡水的爆火,引領了飲料領域進入「無糖時代」,或者說是「代糖時代」。

04

這裡再聊聊無糖背後,人們對營養成分的觀念變化。

少吃糖這個事情,其實起源於減肥。減肥概念是從90年代末開始,進入中國消費品市場的。一開始,市場的普遍觀念是肥胖源於油脂,因此減肥概念最先打擊的其實是油炸食品。

這也是爲什麼許多方便麪和零食品牌都會標明非油炸,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也開始將「烤」納入核心產品的工藝中,以此取代一部分的油炸。說到底都是避免被減肥概念錘到。

在當時,糖也被波及到,但火力主要還是指向脂肪,針對糖的指控主要還是和越來越高發的糖尿病有關。

消費品市場真正開始將糖而不是油脂視作頭號威脅,已經要到10年代中期了。

而且對糖的指控不僅來自健康行業,還來自美妝護膚行業。因爲人們發現,人的衰老和糖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皮膚抗氧化之外,又興起一個新的趨勢叫「抗糖化」。近幾年,抗衰已經成爲美妝護膚行業No.1的關鍵詞,反過來又推動了食品飲料行業的「無糖運動」。

元氣森林,就是這場無糖運動中的天選之子。

雖然現在在市場上,燃茶被東方樹葉打得找不着北,但東方樹葉如今能翻紅,恰恰要感謝燃茶和元氣森林讓「無糖」深入人心。

05

當消費者普遍接受以代糖作爲「無糖」的解決方案時,離真正的無糖茶飲就只剩一步了,也就是讓消費者放棄代糖。

到這裡,其實大勢已經很清晰了。

食品健康的概念一旦進入一個市場,消費者就會自我進化,而且進化得越來越快,追求越來越健康的新概念和新產品。代糖很快就跟不上消費者的進化速度了。

而且因爲「無糖」宣傳得越來越兇,消費者也開始主動選擇更清淡的口味,比如奶茶開始喝三分糖的,甜品追求「不那麼甜的」,而當消費者適應了清淡,那麼還需要代糖幹什麼呢?

在這條路線上,代糖本身就是自己的掘墓人。

前幾年有個很有趣的判斷:年輕人只是想喝一杯有味道的水罷了。

我覺得這個判斷相當精準,飲料市場上其實從來只有兩個大類,沒味道的水和有味道的水。沒味道的水幾乎不怎麼迭代。而有味道的水這塊,幾十年來都被甜味霸佔,如今終於被動搖了。

茶飲市場的消費者發現,我可以喝不加糖的茶啊。

當一衆茶飲飲料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東方樹葉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這個時候,東方樹葉才發現,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有品牌認知,有成熟渠道,有市場趨勢加持,啥都有了。

而且這個時候,中國的飲料市場也分化了,高端化的產品,也就是3塊錢以上的飲料,越來越有人買了。而東方樹葉恰好就是那種比核心價格帶,高上一兩塊錢的品牌,穩穩地接住了高端化的紅利。

潑天的富貴砸到一個有底子的老品牌身上,這一把,東方樹葉根本不可能輸。

當然,東方樹葉本身對趨勢的感知也是非常敏銳的。

這個品牌上市的時候就是四個口味,十年沒出過新口味,和死了一樣,但是2021年突然詐屍,推出了青柑普洱和玄米茶兩個口味,後來又緊接着推出新口味黑烏龍。而在新口味裡,青柑普洱一下子就爆了,扛起了銷量大旗。

另外,東方樹葉在品牌建設上,也做了不少工作。

我在和那位做飲料經銷商的大哥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無糖茶也不是沒有其他厲害的品牌,比如三得利的烏龍茶賣得也很好,而且做了20多年了。也是多年來不溫不火,這幾年異軍突起。

但作爲競品,三得利還是差農夫山泉一頭。一方面是經銷體系的能力有差距,另一方面就是品牌。

三得利旗下也不止烏龍茶一款茶,但消費者只認他們的烏龍茶,其他品類,比如清茶就賣不動。但是東方樹葉不一樣,消費者跑到店裡,一個口味賣完了,就換個口味買,但一定是買東方樹葉。如果說三得利是單品王者,東方樹葉就是全面壓制。

可見在品牌營銷上,東方樹葉四個字已經深入人心了。

06

最後我們可以想想,東方樹葉真的難喝嗎?

我個人覺得,好喝不好喝這件事很主觀,所謂「五大難喝飲料」,更多是在糖水主導的市場下,消費者對異類產品天然排斥,就像五年前,大家也喝不慣美式一樣。

說白了,東方樹葉它就是個茶味,談不上多好喝但也不難喝。茶的味道一直沒變,是消費者的心態和口味發生了變化。

而東方樹葉堅持了十年,終於等來了屬於自己的版本,這確實是一件長期主義的事情。

就像韓寒說的那句:潮流是隻能等不能追的,這和在火車站等火車是一個道理,乖乖留在站上,總會有車來,至於剛開走的車,我們泛泛之輩是追不上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時間是有成本的,選擇長期主義的品牌,自然要有能堅持長期主義的資本。而東方樹葉背後恰好是一個碩大的農夫山泉在支撐。哪怕東方樹葉起不來,還有茶π,還有農夫果園,還有飲用水。除了農夫山泉,又有幾家公司能允許一個不咋賺錢的品牌在市場上蹲十年呢?

在快銷品賽道,一年出現的新品大概是8萬多個,其中七成是食品飲料,它們之中一年存活率不到30%,滲透率超過1%更是少之又少。這些新品爲何這麼快消失,是它們不想堅持長期主義嗎?

再看看對面元氣森林,在新消費品牌裡已經是最成功的了,還是要靠網店走快速迭代,快速試錯的路線,一款新品幾個月賣不好,直接永久封印。是它不想長期主義嗎?

我想起一個投資圈裡最愛說的話,就是永遠不要下牌桌,只要遊戲在進行中,就有翻盤的希望。

但對那些泛泛之輩而言,玩遊戲本身就是有成本的,不下牌桌,就是最大的成本。

說到底,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長期主義,就是有錢。

參考資料:

《激盪30年:中國冰紅茶往事》趣解商業

《可口可樂,敗給了最難喝的國產飲料》銷售與市場

《無糖飲料羣狼環伺,農夫山泉還是很能打 | 焦點分析》楊典

《東方樹葉,被中年男人買瘋了》市界

《頭髮》韓寒

《爭奪“無糖”時代》連線Insight

《“最難喝飲料”,無糖茶的下一個十年》FBIF食品飲料創新

《爲什麼要把“難喝的飲料”,賣給並不想喝它的年輕人》品牌觀察報

《從冰紅茶到正山小種,中國瓶裝茶飲市場是如何進化的?》第一財經週刊

《一瓶飲料的江湖爭霸》礪石商業評論

《北冰洋、冰紅茶、王老吉、零糖氣泡水,中國飲料的時代選擇》赤潮AKASHIO

《無糖茶會在今年夏天火起來嗎?》界面新聞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衆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衆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