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製茶廠 佳葉龍茶 擁智慧化厭氧發酵與浪菁技術

迴轉浪菁模組。圖╱工業局提供

智慧程序控制模組。圖╱工業局提供

東大製茶廠就位於南投名間,自1903年迄今歷經四代傳承,2011年成立東大茶莊,目前自有茶園2甲地契作茶園約有20甲,主要從事茶葉批發及製造,自產自銷品項包括紅茶綠茶、佳葉龍茶香片茶、烏龍茶、包種茶等。長年由中興大學驗證通過茶葉良好農業規範(TGAP),並取得HACCP及ISO 22000等認證。

「佳葉龍茶」這個名詞對於臺灣人來說仍然相當陌生,但早在20年前,日本就開始風行至今,西元1986年由日本人津志田藤二郎博士無意中發現,在真空中的茶葉會產生化學變化,含有大量GABA(加碼胺基丁酸)在茶葉中,而日籍教授大森正司博士十多年前以人體試驗成分及作用,提出長期飲用降血壓、紓壓及安眠的效果。

佳葉龍茶是一種「製茶技術的改良而非特殊茶種」,是在無氧狀態下發酵的茶葉得以保留「加碼胺基丁酸」的成分,包括綠茶、烏龍、金萱鐵觀音等不同茶品,透過真空發酵「厭氧處理」製作方式,都可以製成佳葉龍茶。

東大製茶廠目前的困難除了面臨人員流動率過高、請不到員工之外,在佳葉龍茶的製作方面,雖承於茶業改良場的製作技術轉移,但礙於設備不足之情況下,每批可生產數量有限,只能將數量較少或是茶菁賣相不佳的拿來製作佳葉龍茶,同時想更深入瞭解佳葉龍茶於製茶過程中的含量變化,以作爲製茶上的技術改進。因此期望能將厭氧發酵與浪菁製程整合成單一系統,避免發酵程序中斷,進而找到佳葉龍茶最佳製程參數,提升佳葉龍茶品質產量,增加茶廠競爭力

鑑於此,配合工業局推動之全方位智慧技術輔導機制,由工研院協助導入「佳葉龍茶智慧化厭氧發酵與浪菁」加工技術,整合迴轉浪菁模組、真空厭氧模組與智慧程序控制模組,實現厭氧發酵與浪菁製程於單一機臺完成。

「迴轉浪菁模組」將發酵與浪菁步驟整合成單一系統,省去現行在浪菁機與發酵桶間往返搬運的人力耗費,腔體迴轉時利用內部的浪菁檔板造成茶葉葉緣細胞破損,均勻的攪拌使空氣易於進入葉肉細胞,促進發酵作用且令茶菁走水均勻。

「真空厭氧模組」則利用水封式真空幫浦提供高真空度,且加大排氣能力以縮短製程時間,搭配循環冷卻系統,穩定控制厭氧發酵環境。最後透過「智慧程序控制模組」將製程自動化與標準化,並由人機介面透明呈現生產狀態。

另搭配揉捻機臺,利用雙層雙動的機構設計,加上壓板調整施加壓力,提供均勻的捻模製程,使茶葉相互摩擦捲曲條狀,破壞茶葉細胞組織,增加茶葉汁液,能更有效釋放佳葉龍茶之GABA成分。技術導入後,因機械取代人力及自動程序控制,可24小時連續操作作業,可減少三名人力成本支出,預期可提高三倍產量,年營收產值估計可增加1,200萬元以上,並可促成約750萬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