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ization/迪士尼化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道(文/何娟) 五一假期,不少人選擇到迪士尼度假區遊玩。自1923年成立以來,華特迪士尼公司一手“造夢”、一手“造富”,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其影響遠超流行文化範疇,在城市建築、商業空間、社會活動等各個領域都有體現。

早在2004年,英國學者艾倫·布里曼(Alan Bryman)就在《社會的迪士尼化》一書中提出,當下社會正在“迪士尼化”(disneyization)。他認爲,“迪士尼化”是“迪士尼主題公園的原則逐漸主宰美國社會以及世界其他地區越來越多領域的過程”(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principles of the Disney theme parks are coming to dominate more and more sectors of America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rest of the world)。

根據布里曼的研究,“迪士尼化”有四個核心原則。第一是主題化(theming),即用特定主題包裝對象,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圍和體驗,比如主題餐廳或主題酒店;第二是混合消費(hybrid consumption),把不同消費形式混合在同一個消費場合中,讓顧客停留更長時間,提高他們消費的可能性,比如在家居商場裡面開設餐廳、兒童樂園等;第三是文化內容的商品化(merchandising),指藉助知名IP來推廣和銷售商品的行爲,比如帶有博物館或城市標誌的各類文創產品;第四是表演性勞動(performative labor),讓員工變爲演員,把工作當成表演,通過適當的肢體動作、表情和語言等信息向顧客傳達積極情感。

在社會學領域,還有“迪士尼模式化”(disneyfication)這一概念,劍橋詞典將其解釋爲“以安全且可控的方式改變某事物,使其具有娛樂性或吸引力的過程(the process of changing something so that it entertains or is attractive in a safe and controlled way)”,帶有一定的負面意義。布里曼認爲,“迪士尼模式化”意味着“把一個目標轉化或改造爲膚淺甚至過分簡單化的東西(to translate or transform an object into something superficial and even simplistic)”,可能導致社會和文化的同質化。

隨着對當代消費本質的反思,越來越多的人反感將文化過度簡化和過度商業化的行爲,轉而追求獨特性和本土性。法國國家遺產和建築委員會2021年12月曾批准一項對巴黎聖母院內部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方案,包括增加柔和的氛圍照明、通過燈光投影將多種語言的聖經名句投射在教堂牆壁上、遊客未來可以從主入口進入教堂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從側門進入等等,希望爲遊客創造更友好的體驗(visitor-friendly experience)。不料該方案遭到100多名文化人士強烈反對,批評者稱該方案會將這一歷史地標“迪士尼化”,使其成爲一座“教堂版的迪士尼樂園”(ecclesiastical Disneyland),幼稚而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