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印度絕不會發展成爲下一個中國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本站財經、本站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2024本站經濟學家年會於11月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拓新絲路 智造繁榮》。以下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原副所長丁一凡先生的精彩內容精編:

60S要點速讀:

1.印度人把外來投資當作別人來賺他便宜的一種事情,所以印度人對外來投資一直抱着非常警惕,甚至排斥的態度。而中國基本上對自由貿易是一種非常開放和歡迎的態度。大家還願意去印度投資,是因爲經常錯誤地把印度看成是下一個中國。

2.印度本身沒有齊備的工業產業鏈,它要生產蘋果手機,很大程度上要從中國進口所需的元器件,這促進了中國對印度的出口。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印之間不完全是競爭對抗的關係。如果印度要進一步發展組裝工業,將會從中國進口大量的中間產品。

正文:

印度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意味着什麼

丁一凡:印度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意味着什麼?(來源:C位觀察)

中國和印度發展的軌跡完全不同,遵循的發展政策也完全不同,所以很難把印度和中國真的放在一個水平上相比。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印度是一個分散的聯邦制國家,印度的各個地區的差異非常大,甚至市場都不能統一,因此,很難說印度一定是和中國哪一個時代相一致。但是總體來講,從GDP的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人均收入的水平看,印度應該和中國差了二三十年。

按照購買力等價GDP計算,印度今天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即中美印。印度GDP超過了日本,這是很重要的事。另外,印度GDP超過了英國,超過了它原來的宗主國。雖然它已經成爲世界經濟裡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印度經濟有很多東西不平穩。比如說印度本身的儲蓄不夠,必須靠外來的資本支撐它的投資和資本市場,所以印度對外來資本不設防火牆。好處是外國資本願意進來,壞處就是印度變得非常脆弱。印度資本市場的起伏遠遠大過中國市場,印度的匯率也是不穩定的。所以,爲什麼外國投資不太願意進入印度,因爲這些宏觀經濟風險太大,不確定性很大,不穩定。

印度人非常害怕外資,總擔心自己被坑

丁一凡:印度人非常害怕外資,總擔心自己被坑(來源:C位觀察)

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政策相差非常大。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歡迎外來企業,認爲外來企業可以給中國創造就業機會,帶來技術、資本,會大大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是印度人不這麼想問題,印度從建國以後一直選擇的是進口替代的政策,儘量把本國的利益留在國內,所以印度一致堅持國產替代進口。

印度人把外來投資當作別人來賺它便宜的一種事情,所以印度人對外來投資一直抱着非常警惕,甚至排斥的態度。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本來是東盟10國+6國(中日韓印澳新),但臨簽約前,印度宣佈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協定》,最終RCEP只有15國。印度對所有的自貿體系和自貿合同,都抱有很大的懷疑態度,覺得別人可能會坑自己,可能會利用自己。印度人對自由貿易本身是排斥的態度,而中國則是一種非常開放的態度。

大家還願意去印度投資,是因爲經常錯誤地把印度看成是下一個中國。投資者容易產生幻覺,因爲中印兩國人口差不多,市場規模差不多,而且莫迪政府表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開放傾向,有很多人認爲,既然莫迪政府已經做了承諾,是不是和中國政府當年改革開放初期一樣。既然外來投資在中國可以獲得這麼大成功,那麼到印度投資也可以獲得成功。殊不知,印度和中國選擇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1947年,印度建國以後,它就對外來投資抱有很大的懷疑態度,它認爲外來投資一定是來佔自身便宜的,印度剛剛從外國統治下獨立出來,不願意再歡迎外國人。

我們要知道一個國家試圖改變傳統,是有很沉重的歷史包袱和發展慣性的,要求它馬上改正,其實還是不太容易。對印度來說,開放並不太容易,雖然莫迪政府希望某種程度上要學習中國的開放,利用開放的環境來加快印度的發展,但是這會影響到一些印度的利益集團。印度的利益集團是不願意開放的,如果讓大量外國的技術能力、資本能力都比印度本土企業更強的企業進來,印度企業可能打不過這些企業。這些利益集團有能力在印度的政治舞臺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印度的開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是那麼穩定。

印度是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

印度從最開始就不是一個想利用全球化,利用加工市場發展起來的經濟體。它對國際貿易和外來投資都抱有一種非常懷疑的態度,基本上不太願意參與國際分工。如果和印度商人打交道,就會發現印度商人特別能討價還價,特別怕別人佔他們便宜。

有人說中國應該阻止印度工業化,覺得不能扶植一個同樣的有中國體量、有中國競爭力的經濟體崛起。但是說這種話的人沒有考慮到印度特殊的歷史背景、人羣構成、市場結構和發展政策,他們想當然地認爲印度就是另一箇中國,所以中國不能幫助它發展起來。如果對印度多一點了解就不應該這樣認爲,而且應該把印度當作合作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丁一凡:印度不可能取代中國(來源:C位觀察)

要細緻觀察就會發現,最近中國對印度的出口增加很快,這是因爲什麼?因爲印度本身沒有齊備的工業產業鏈,它要生產蘋果手機,很大程度上要從中國進口所需的元器件,這促進了中國對印度的出口。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印之間不完全是一種競爭對抗的關係。如果印度要進一步發展組裝工業,將會從中國進口大量的中間產品,只有中國才能夠把產業鏈做到那麼完備,性價比做到極致。從這個角度上講,印度是不可能很快就取代中國的。

印度還有大量文盲 教育水平落後中國半個多世紀

丁一凡:印度還有大量文盲 教育水平落後中國半個多世紀(來源:C位觀察)

人口可以是一個優勢,也可以成爲一個包袱。人口並不是越多就越好,還要看人口的素質、人口的社會結構、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等因素。

印度在這方面還有一定的問題,等級制還存在於人們的隱形想法之中,影響勞工市場的統一,對工業化來說,這是很大的障礙。印度現在的教育水平有點像中國上世紀50年代初的水平,非常不均等,而且有大量的文盲,他們甚至當工業勞動力也不夠資格。

印度高等學府培養的精英,在有些方面是非常強的,比如說印度的許多工科人員,同時也學商業管理,所以他們同時掌握技術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這些人後來又在歐洲和美國的學校繼續學習,因爲他們在本國的受教育語言就是英語,所以他們很容易出國深造。因爲他們的英語背景,同時又有技術和管理知識,所以一旦進入了西方跨國企業,他們就有一定的優勢。很多印度裔在這些大公司裡就佔據着比較好的職位,這是他們教育背景所決定的。但是這些人解決不了印度本身的經濟發展問題,而且他們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逃離印度,他們和印度之間沒有那麼多親近感,他們根本不太願意回印度幫助祖國發展。

我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2003年,我被邀請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參加一個研討會。那時候,“新興經濟體”剛成爲一個熱門詞,大家要討論新興經濟體是怎麼回事。中國和印度都是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所以在那場研討會上我碰見了一位印度經濟學家,茶歇的時候他和我聊天,他說:“其實我們非常羨慕中國,因爲在改革開放初期,華僑、華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主動給中國投資,幫助中國牽線搭橋,把海外的知識、市場都嫁接過來,幫助中國很快地發展起來。我們也知道在海外有很多印度人,而且他們很能幹,都是企業高管,但是很少有印度人想回印度投資,幫助印度企業發展,基本看不見。”我和他說:“這可能一種文化現象,因爲海外的華人更講儒家傳統,而儒家傳統講忠孝,落葉歸根。可能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更強調他和出生地,和祖國的聯繫,而印度沒有這種文化傳統,所以印度人可能就不太顧這些事。”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印度雖然有那麼多跨國企業的高管、精英,但是這和幫助印度發展沒有什麼聯繫。換句話說,印度的這些高等學府只是給西方的大企業提供了一些人才,並沒有能夠回饋印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使得印度更加發達。

丁一凡:警惕精緻的利己主義,會危害社會(來源:C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