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院士:半個甲子的“新藥夢”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丁健院士:半個甲子的“新藥夢”

“不做創新藥,就沒有出路。要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這樸素的願望,讓丁健在腫瘤領域裡埋頭深耕了30多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丁健雖已進入古稀之年,但談到抗腫瘤藥物研發時,雙眸閃爍着堅毅的光芒。前不久,在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丁健獲頒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做百姓吃得起的好藥”

1992年,丁健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回到上海時,我國的新藥創制領域尚屬一片未開墾的沃土。就連如今被稱爲“藥谷”的張江,那時還是農田和荒地。

“那時科研條件差、科研經費少,團隊中沒有研究生,整個課題組只有12個人。軟硬件設施也很老舊,研究方法也很落後——篩選藥物的細胞不僅數量少,且與患者腫瘤真實情況相去甚遠,無法做出準確的藥理評價……”丁健回憶說,當時國內幾乎沒有一款原創抗腫瘤新藥,甚至仿製藥的質量也不過關。

是再次出國尋求發展機會,還是留在新藥研發剛剛起步的故土?很快,丁健找到了事業的錨點——“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讓中國原創新藥早日走向世界”,這成爲丁健躬身踐行的信條和信心之源。

我國惡性腫瘤的死亡人數與新發病例數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且大多數惡性腫瘤都缺少有效的治療藥物,多種惡性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丁健決心投身於抗腫瘤新藥的研發。“我和所有做藥人有一個共同夢想——創制新藥,把惡性腫瘤變成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實現帶瘤生存。”丁健堅定地說。

新藥研發,往往“九死一生”。他們開發的第一個c-Met化合物,在靈長類動物的臨牀前試驗中,代謝特徵突發明顯改變,爲這一候選物的後續開發帶來較大風險與不確定性。“當時,我們已與企業簽訂轉讓合同,申報臨牀在即。”但是丁健與合作團隊不得不忍痛叫停,開啓重新探索之路。

“做新藥,失敗永遠比成功多,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堅持,要能忍受失敗,要耐得住寂寞。”丁健笑着說自己心態好,這背後是他的自信和執着。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丁老師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用滴水穿石的毅力,引領新藥研發的潮流,這是一種基石性的貢獻。”上海藥物所所長李佳說。

30年間,青絲變華髮,由丁健作爲主要發明人的14個抗腫瘤一類新藥進入臨牀研究。其中,谷美替尼在中國和日本獲批上市。

“建立標準體系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除了率隊在腫瘤研究的無人區“拓荒”,丁健還以其超前的眼光對上海藥物所的基礎研究規劃佈局。

“科學研究,光有想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解決單一的科學問題,而是搭建起一套完整的研發與轉化體系和平臺,讓更多的創新成果真正造福患者。”丁健說。

初到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時,國內抗腫瘤藥物研究剛起步,藥物篩選平臺、細胞株評價等體系標準無法與世界接軌。在他的帶領下,上海藥物研究所成功創建了與國際接軌的抗腫瘤藥物研發平臺,構建起中國抗腫瘤新藥研究的標準化評價體系。

這一體系的建立,不僅提升了國內抗腫瘤藥物的研究水平,還加速了實驗室研究向臨牀轉化的進程。

如今,丁健與其團隊建立了一系列貼近臨牀、符合中國人基因特徵的腫瘤藥物篩選評價平臺,已有超過400株人腫瘤細胞株的精準靶向篩選板塊、超過100例中國人羣高發腫瘤的稀有腫瘤類器官模型、超百萬次化合物篩選。

“建立標準體系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工作還在繼續。”丁健說。

體系和平臺架起了研究成果和應用的橋樑。上海藥物所與浦東張江生物醫藥企業展開了密切合作。“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既促進了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又讓藥物所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丁健言語中洋溢着自豪。(侯樹文 記者 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