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成爲天津濱海新區解決勞動爭議“首站”

原標題:強化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 打造多層次多渠道調解網絡(引題)

調解成爲濱城解決勞動爭議“首站”(主題)

濱城時報記者 王連昆 報道

■ 截至目前,新區共成立94個“企業調解組織”“調解聯盟”“調解集團”和28個“商會調解委員會”,覆蓋628家“四上企業”

■ 今年以來,全區累計舉辦勞動爭議調解知識等宣傳活動34場,覆蓋羣衆15000餘人次

“通過成立規上企業調解聯盟,我們能第一時間發現勞動爭議,幫助企業調解糾紛,提高辦事效率,爲企業減輕負擔,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日前,濱海新區古林街道黨羣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濱海新區以街鎮爲單位成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開展爭議預防和調解工作,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多渠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絡,最大限度地把勞動人事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截至目前,新區共成立94個“企業調解組織”“調解聯盟”“調解集團”和28個“商會調解委員會”,覆蓋628家“四上企業”。

靠前化解

將問題解決在“第一關”

以前,企業發生勞動爭議,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到街道或區級勞動仲裁機構解決問題,不僅路途遠,而且需要等待排期。企業調解聯盟成立後,街道、社區和企業專業人員共同參與調解,將問題解決在“第一關”。

“我們通過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在有條件的企業培養勞動爭議調解員,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將問題化解在最基層。”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最近,某企業員工因違反公司規定被解除勞動合同,但他認爲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對待,因此與公司發生爭議。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受理此案後,社區工作人員和聯盟內調解員立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通過詳細查閱合同條款、調查事發經過並聽取雙方陳述,調解員指出公司的處理決定存在瑕疵,並引導雙方通過協商達成和解。最終,公司同意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金並恢復員工名譽,實現勞動爭議靠前化解,確保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鎮”。

因地制宜

成立各具特色基層調解組織

在成立企業調解聯盟的同時,新區各街鎮因地制宜,成立各具特色的基層調解組織。

古林街道結合轄區規上企業用工特點,打破產業和年收入的分類方式,以企業工會建設情況爲參考,在有企業獨立工會組織的企業成立獨立調解組織或調解集團;對納入村(社區)聯合工會的企業,統一成立某村(社區)調解聯盟;對沒有任何工會組織的企業,統一成立“古林街道規上企業調解聯盟”,將轄區85家規上企業全部納入調解組織。

新河街道通過“面對面”指導、“點對點”解答,進一步推動企業調解組織規範化、專業化建設,成立23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覆蓋轄區68%的規上企業。

此外,胡家園街道按照行業類別成立服務業、房地產業、工業企業、商業企業4個調解聯盟,實現調解組織全覆蓋;海濱街道分片區成立調解聯盟;大沽街道依託主導產業,多次深入國電光伏項目進行現場指導,成立全區第一個“光伏行業調解委員會”。

強化宣傳

增強員工維權能力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還會向雙方當事人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幫助他們增強法治意識和維權能力,降低勞動爭議的發生頻率和強度,提升社會整體法治化水平,同時促進用人單位規範用工行爲和管理方式,爲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區人社局會同各街鎮定期開展法律法規進社區、進小區、進企業宣講活動,採取舉辦法治宣傳課、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方式,把勞動爭議調解知識送到企業羣衆門口。今年以來,全區累計舉辦宣傳活動34場,覆蓋羣衆15000餘人次。

據悉,新區人社部門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基層調解組織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讓調解成爲勞動爭議解決“首站”,爲勞動者和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促進新區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來源:濱城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