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企業信心的火種:從“最慘大廠”的公衆討論想到的
引子:被董宇輝賣了150萬冊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裡,我最喜歡兩句話:“搬遷的時候,走在最前面的白色公馴鹿馱載的是瑪魯神,那頭馴鹿也被稱爲‘瑪魯王’,平素是不能隨意役使和騎乘的。其後跟着馴鹿馱載的就是火種。我們把火種埋在厚灰的樺皮桶裡,不管走在多麼艱難的路上,光明和溫暖都伴隨着我們。”
以及,“我守着這團火,跟我一樣老了。無論遇到狂風、大雪還是暴雨,我都護衛着它,從來沒有讓它熄滅過。這團火就是我跳動的心。”
看過馬雲的一段視頻,他說,“阿里巴巴服務數以百萬的小企業,賦予年輕人力量,成就他們實現夢想,沒有經歷過那些艱難歲月,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們……不論阿里巴巴成長到多大規模,我們一直會記得這裡的湖畔文化、車庫文化……而我希望這家公司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夢想”。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或者忘了阿里曾經有多難。直到2023年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10億鉅額判賠,才令很多網友驚覺,這個曾經市值接近萬億美元、位列全球市值Top 10的中國公司,在過去三年經歷了罰款等一系列動作之後,市值已經縮水到不足2000億美元,被一度無限接近的美國科技巨頭們遠遠甩在了身後。
2024年剛開局,宜與過去作別,宜啓新篇。現代主義荒謬劇大師薩繆爾·貝克說過一句話:“再試一次,再失敗一次,失敗得好一點,當你發現越失敗越好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慘和難,不同的心態和心力
2023年底,最後一個工作日,阿里因“二選一”案一審被判賠京東10億多。
對今天的阿里來說,10億不是小數目。實際上,阿里已經是中國繳納罰款最多的科技公司,先是2021年反壟斷處罰182億,加上這筆判賠,已經快200億,在全球也僅次於屢次被歐盟處罰的谷歌。因此阿里被不少網友稱爲“最慘大廠”。
行路,若是不朽的史詩,它必然面對各種死生和迷失。偉大的史詩裡從來不會加入一個蒼白無力的數據。慘和難,會對應不同的心態和心力。
慘,悲慘,傷慘,都是被動的,賣慘更是大可不必;而難,人們是會迎難而上的,一股子力量就會生,生生就能不息。對於罰款等,這些外部的巨大挑戰,其實都是遺留問題的一種“終結”形式,是多年前年輕氣盛時候射出的子彈的一種代價。了結了一個因果,也是一種釋然。
數據上,確實都是冷冰冰的。今天的阿里是三年前的1/4個自己,市值最高8400億美元,今天不到2000億美元,一度被拼多多超過。但是,阿里巴巴依然是中國最好的公司之一。這也是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面臨的普遍難題:
與美國同業相比,無論是業務基本面,還是價值創造,都並不遜色。它們顯然是超跌了。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財報數據,除了“三桶油”、銀行以及震盪中的房地產外,就創新經濟而言,2023年中國企業賺錢能力最強的公司依然是騰訊和阿里,後面是拼多多、寧德時代、本站、比亞迪、京東、百度、美團等。
|數據來源於企業財報,截至2023年三季度
2023年底,阿里股價較2023年初進一步下跌了超過11%。對應着同樣是“電商+雲”爲基本面的亞馬遜,一年股價則上漲了82%。《巴倫週刊》把阿里評爲“2024年全球最便宜的科技股之一”。
對阿里來說,也許再度充滿想象力的答案,就藏在每一箇中小企業那裡,藏在它服務了二十多年的消費者和客戶那裡。2023年,阿里努力求變,持續進行刀刃向內的組織調整,聚焦主業與初心,寄望點燃再創業的火種。相信哪怕是年底這一盆透心涼的冰水,也澆不滅一家企業努力想要再度偉大的決心。
但是,能否真的回到擁有非常生機勃勃、氣韻生動的氣象和場域,告別“最慘”,迎難而上,不僅需要企業自己那股子精氣神……
誰來爲企業點燃奮鬥精神?
阿里不易,但阿里沒有賣慘,這是年底聽到最多的一句評價。作爲長期觀察企業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的媒體人,我們看到了這家曾經最具有創新和變革精神的企業,仍然在咬緊牙關往前衝。
我們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首先,告別“最慘”,未來有良好的內外力共同促進它第二次掀起新的改革潮流。
我們不應忘記,阿里巴巴依然是一家影響到全球13億以上、國內10億以上消費者、六七千萬供應鏈企業、22萬多員工的平臺企業,阿里雲服務着六成A股上市公司、2萬多家工業企業、超過70%的汽車企業等等;菜鳥與中國企業出海相呼應,也在全球佈局物流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和實體服務業基座的一部分,淘寶、天貓、支付寶、閒魚上有我們無數的記憶,而且也是我們今天、明天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真心希望阿里不要繼續慘下去,愁雲慘霧也會影響到我們對於具體生活的美好感和信念感。
第二,繼續有夢。阿里是夢想造就的企業,夢想也是阿里繼續前進的動力。賈雷德·戴蒙德在《劇變》裡說:英文crisis,來自希臘語名詞krisis和動詞krino,意思是做決定、轉折點。
是啊,現在出現很多外部挑戰,其實還是在告誡自己要修整自己的內核文化。阿里這兩年也一直在組織變革、業務梳理、管理層變革,其實也體現了企業是一個系統,它要有自我修復能力、抗風險能力。有超越利潤的追求、有內部接班人的體系化儲備、有糾錯機制、不斷求變,超越現有業務的生命週期持續進步……
山海經中有一種“息壤”,它是能自生長的土壤,夢想和企業文化也要有一塊“息壤”。阿里的文化,不就是讓核心持續更新嗎?經過多次迭代變成了六大核心: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如今每個詞,都可以再重新詮釋一遍,深入人心。
第三,相信自己。企業的命運,最終還是看企業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運用這種能力能爲社會創造怎樣的價值。
巴菲特說:“用好生意構築的城堡周圍環繞着寬廣的護城河,我們就找這樣的投資機會。”在2007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詳細闡述了哪些公司能讓他眼前一亮,他說,查理和我要尋找的公司是:
1、業務我們能理解;
2、有持續發展的潛質;
3、有可信賴有能力的管理層;
4、一個誘人的標價。
巴菲特說,(如果是這樣)我們傾向買下整個公司,或者當管理層是我們的合夥夥伴時,至少買下80%的股份。如果控股收購的方式不可行,我們也很樂意在證券市場上簡單地買入那些出色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權,這就好比擁有“希望之鑽”(Hope Diamond,世界名鑽,重45.52克拉)的一小部分權益也好過擁有一整顆人造鑽石。
阿里巴巴在前三點上一直有,如今又有一個誘人的低價。
商業史中有不少羅馬煙火筒(Roman Candle)般炫目的公司,但真正長存的是那些經歷過曲折、考驗依然努力爲消費者創造真實價值的公司。希望阿里相信自己,超越自己,塑造一個充滿韌性的新阿里。
科技公司信心,也需要火種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底至今,近20家主要互聯網公司的市值腰斬,8萬億左右人民幣直接消散(快接近上海、北京的一年的GDP),化作了投資者心裡的寒蟬悽切、寒林迷霧。主要公司的市值和股價變化,其實是一種重要的權變因子,也會影響經濟大局和市場信心。2024、2025年,還是巨大的變動時刻,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雖然各家公司的命運可能不同,發展趨勢和潛力也不同,但是大環境上,需要火種和暖意,因爲中國的互聯網經濟集體形象需要重塑,這是最早、最快可以收復的增長領域。
如今,大廠的抗壓性、心態心力已經快到臨界點。比如,阿里通過不斷的自我變革適應環境,已經顯示了其堅韌度,跟蹤其財報可以發現,它還是維持增長(2024財年半年報顯示,收入4589.46億元,同比增長11%),但其增長沒有反映在股價上,它在壓力測試中的扛錘能力會衰減,一個負面消息就是一次暴跌。遊戲相關的政策一出,對於騰訊、本站等的壓力測試也一樣。現在大社會場景下的信息和信心方面的聯通度、流通度、敏感度,迫切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跨界跨領域對稱溝通。
考慮到2024年的監管環境趨勢整體是向好的,比如對於房地產,政策的效果能夠顯示巨大能量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應該會釋放更多新探索和新可能。對於互聯網和新經濟的發展,也希望如此,鼓勵開放和創新該優先於壟斷監管。因爲“二選一”格局早已經不復存在,現在互聯網的競爭氛圍,至少五六家都在靠新內核和實力競爭。
重啓消費,需要各個平臺的合力,而不僅僅是競爭和鬥爭。增長是當下最重要的,滲透入我們生活的每個毛細血管的新經濟服務,會影響到生活信心。讓互聯網經濟能夠在新的階段有引領性的觀念革命和先進生產力的提供,鼓勵釋放更大強度的創新力和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實際行動去鼓舞企業專注發展的信心,讓中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重塑競爭力,迫在眉睫。
No.5570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水姐
作者簡介:秦朔朋友圈創始主編,上海作協會員,公號名:水姐;視頻號:水姐一天一書實驗室。代表作:新書《蘇東坡萬有應用商店》。
開白名單 duanyu_H|圖片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