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科技金融路 助企增添“鑫動能” 上海農商銀行全力服務科技企業成效顯著

東海之濱的上海,科技創新生機勃發,創業創造活力奔涌。

作爲黨中央交給上海的一項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蹄疾步穩,今年迎來第十個春秋。上海農商銀行作爲本地法人銀行,始終不忘金融爲民初心,秉持金融報國情懷,積極將國家及上海重大戰略融入自身發展。自2009年總行成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心到2012年設立滬上首家科技專營支行——張江科技支行,上海農商銀行發力科創金融服務十餘載,以“科創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爲指引,打造升級“鑫動能”科創服務品牌,搭建“鑫生態”聯盟,推出“五專六維”服務賦能體系,傾力支持上海創新主體發展,全力培育服務新質生產力,爲推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貢獻上海農商銀行力量。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上海農商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達1029億元,累計服務科技企業超7000戶,規模與戶數均位居全市同業前列。“鑫動能”庫內科創企業達965家,庫內上市企業達102家,擬上市96家。

勇當科技金融“探路者”

翻開上海的城市發展戰略目標,“科技”二字着墨頗多: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五個中心”,強化“科技創新策源”等“四大功能”,以科技創新爲引領,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在上海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上海農商銀行引風氣之先,率先探路科技金融。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心,開啓培育科技型企業的歷程。3年後,又在張江設立了科技專營支行,專注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硬科技”行業提供金融服務。

對這份先行一步的執着,上海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力表示,要“跳出金融看金融”,緊跟時代脈動,主動擁抱國家戰略,胸懷“國之大者”,以金融活水服務國之所需,推動金融資源向創新領域傾斜。

在科技金融領域創新探路,實際上也是銀行自身差異化競爭、高質量發展的慎重選擇。隨着傳統行業融資需求的收縮,敢於在銀行傳統強項業務之外的區域開拓,是上海農商銀行突破自身發展瓶頸、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

基於這些理念,上海農商銀行對科創金融持續發力。2018年,該行啓動“鑫動能”戰略新興客戶培育計劃。2023年6月,上海農商銀行科技金融事業部正式揭牌,成爲上海地區銀行業首個總行級的科技金融事業部,也成爲全行科技金融發展的重要助推引擎。

至2024年一季度末,上海農商銀行累計已設立12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二級)及4家科技金融特色團隊。

上海農商銀行的持續深耕,讓一大批科技企業受益。上海ZH泵業製造有限公司頗爲難忘的是,自從2014年首次與上海農商銀行結緣,之後連續10年都獲得該行金融支持。“可以說,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重要節點,都能夠感受到上海農商銀行高效、專業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YK精密機電(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農商銀行支持下,進入發展快車道。作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17年上海農商銀行成爲企業首家信貸合作銀行。短短7年時間,授信規模已從最初的300萬元增長至9100萬元,企業的銷售規模也從2018年的1.8億元到現在超9億元。

讓銀行擁有“科技眼光”

在傳統思維中,服務科技企業並不是銀行的強項。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科創企業普遍存在缺乏抵押物,而他們引以爲豪的科技成果,又存在着評估難、變現難等情況,銀行難以平衡收益和風險,往往止步不前。

在上海農商銀行行長顧建忠看來,要破解科創企業信貸難題,真正讓科技金融破題,關鍵在於學會用科技的眼光來看待科技企業,學習借鑑“創投型”信貸思維,重塑風險評價邏輯和風險收益平衡邏輯。

在這一理念引導下,上海農商銀行從看抵押、看現金流、看過去的傳統業務思維,轉變爲看技術、看團隊、看未來的創新發展視角,專注企業的股權投資可獲得性、研發能力、商業模式、技術優勢、團隊能力等多重因素,聚焦企業成長性和持續經營能力,並提供相應金融服務。

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決定了後續的行動和作爲。當銀行審視企業的眼光不是短期和淺層的,而是帶有創新思維和戰略思維,不簡單用單筆貸款回報得失來衡量與企業的合作價值,更注重用多元維度重估業務組合的整體收益,銀行就會綜合考量科創企業未來成長帶來的巨大合作空間,從而邁出堅定的步伐。

爲了做好這件“難而正確的事”,上海農商銀行組建專業的經營團隊和研究團隊,針對高端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設立涵蓋總分支行、前中後臺的10個戰略新興行業兼職研究小組,同時積極培育一支熟練掌握銀行創新型服務產品和方案的高質量科技金融專精服務團隊,引入價值投資理念,突破銀行傳統信貸觀念桎梏,強化動態風險管理,提升專業經營能力,以破解科技企業無抵押物,科技企業難以甄別等難點。

上海ZZ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初創型創新藥企業,他們專業從事精神類疾病小分子靶向藥研發。公司創始人考慮過股權投資,卻從未想象過從銀行獲得信貸融資。這家公司的優勢在於源頭創新,推進1.1類新藥研發,產品具有獨創性,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商業化前景。然而,公司也面臨着風險挑戰,研發管線中進展最快的尚處於臨牀I期階段,其他管線還處於臨牀前階段,未來研發之路存在風險,經營上也存在不確定性。

這些因素,將他們排除在大多數銀行的視野之外。上海農商銀行充分調研企業,在深入研究行業基礎上,認爲ZZ醫藥的創始人團隊背景優秀,研發能力較強,且所處賽道具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併爲他們打造了特色金融服務方案,給予企業首筆信用貸款支持1,000萬元,並結合投行服務體系爲公司推薦了優質的生物醫藥行業投資機構,協助其開展後續股權融資工作。

爲了在科創金融領域行穩致遠,上海農商銀行搭建了適合科創金融的組織架構體系——“1+1+13+N”:自上而下,在總行設立投資銀行部,全市首家科技金融事業部,再到計劃開立13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遍佈全市科技金融承載區,最後以點帶面,擴展至N個更爲下沉的一級分支機構,三年內將形成一支300人左右的專職、專業、專注、專責科創金融服務隊伍。

比如,張江科技支行與普通支行的“人員標配”相比,專業人才比重更高。從2019年開始,支行從不到40人增加到80多人,其中三成以上是物理、化學、醫藥等非金融專業人才。他們發揮自身專業特長,貼近科創行業,讓支行的科創金融服務更貼合需求。銀行也爲這些專業人才配備相適應的評價、薪資體系,激發潛力。

在體制機制上,目前已在全市開立12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通過落實“市場化運作、條線化管理、專業化經營、差異化考覈、創新型發展”的經營方針,推進差異績效考覈,落實盡職免責機制,配置專職審批人員,優化授信審批權限,營造“敢貸、願貸、能貸”的良好氛圍。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人員的結構性變化,員工看待科創的態度變化,對員工考覈激勵方式的變化,帶動了整個銀行的變化,讓上海農商銀行展現出不一樣的科創特色。

“鑫動能”服務科創企業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主力軍。上海集聚了超過2.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80家高端科研平臺。推進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必須建強創新主體,強化創新突破,促進成果轉化。這當中,支持創新主體發展,離不開金融之力。

十多年來,上海農商銀行持續建立完善服務科創企業的金融服務產品。2018年推出“鑫動能”戰略新興客戶培育計劃,標誌其科創金融從單一信貸產品步入全面綜合服務的新發展時期。之後又兩次升級,從“1.0”時期“一鑫二專三支持”到“2.0”時期“一鑫四翼”服務體系,再到2023年升級推出“鑫動能”戰略新興客戶培育計劃3.0版本,打造以生態圈的模式致力成爲科創企業的夥伴型銀行,全力建設“鑫動能”科創服務品牌。

SD醫療是一家以高端醫療器械“磁波刀”無創治療手術爲核心業務的硬核科技企業。企業研發團隊日復一日努力,希望實現進口技術替代,填補國內市場空白。但關鍵技術研發並非坦途,創業團隊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和風險,需要找準方向、堅持不懈、高強度投入。在科研之外,團隊也有很多煩惱,比如他們急需資金,但研發階段債務融資難、融資成本高,往往要稀釋股權比例才能獲得寶貴融資。

上海農商銀行爲企業提供了不一樣的選擇。通過與企業進行了密切溝通和深入瞭解,銀行團隊爲企業提供了“鑫動能研發貸”產品。它專門針對“鑫動能”戰略新興客戶培育庫內尚處於研發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爲解決早期研發階段投入大、期限長、無抵押資產等融資痛點、難點、堵點而設計,具有“創新積分模型”“類信用模式”“中長期限貸款”“動態利率模式”“貸款用途廣泛”等特色,重點支持“9+X”戰略新興三大先導產業。

最終,上海農商銀行給予企業5000萬元“鑫動能研發貸”貸款額度,贏得了企業的高度信任,也激勵了研發團隊的創業熱情。

“鑫動能”3.0版本有一個特色,進一步突出投商行一體化,甄選出一批“種子企業”,培優、育強更多早中期科創企業,聚焦科創生態系統融合,搭建以科創企業爲核心的合作生態圈——“鑫生態”,圍繞科創企業“銀種子”“金種子”“鑫種子”“擬上市”“已成熟”五大成長階段的不同需求量體裁衣,提供“五專服務+六維賦能”,致力成爲科創企業的夥伴型銀行。

具體而言,“五專服務”指的是針對“鑫動能”客戶提供專門審批機制、專屬金融產品、專業服務團隊、專項服務方案、專享權益體系。

“六維賦能”是通過搭建“鑫生態”客戶合作生態圈,聯合交易所、投資機構、證券公司、諮詢公司等外部機構建立“1+N”平臺服務模式,讓銀行從產業資源整合、政策資源對接、投資機構引薦、專業輔導諮詢、人才管理服務、金融科技賦能六個維度,爲“鑫動能”客戶提供全週期、多層次、差異化的賦能增值服務。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上海農商銀行通過打造“鑫動能”產品,營造“鑫生態”,並搭建“五專服務+六維賦能”綜合服務體系,直擊服務科創企業的痛點,構建出一整套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投孵貸聯動”向早向小向硬

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過程中,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重大命題。科技成果的誕生是從0到1。但從實驗室走向成熟產品,則是從1到10甚至100的過程,涉及平臺、資金、載體、服務等方面問題,迫切需要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也需要銀行積極主動作爲。

國之所需,就是銀行的努力方向。上海農商銀行發佈了《科技金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一個具體的指向,就是秉持“提升、更前、創新、協同”理念,重點以“股債聯動”方式爲突破,努力實現“向早、向小、向硬”。

具體到服務科創企業上,上海農商銀行深知,要做好科創金融,不能僅僅依靠銀行一家,而要撬動各方力量,依靠整個生態圈,進行相互賦能和協同,提高金融服務的質效。

爲此,上海農商銀行多管齊下。一方面,與投資機構在基金基礎服務、項目投資服務、被投企業賦能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該行去年試點推出“鑫連貸”產品方案,藉助PE、VC對優質科創企業的專業化研判視角,並借力政府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力量,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將金融服務的觸角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的方方面面,打通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助力科創企業釋放創新動力。

另一方面,加強與科技企業孵化器合作,瞄準科創企業的金融需求靠前發力。2023年起,該行圍繞3+6產業領域設立了若干“鑫孵化”基地,批量服務符合雙方要求的早期科創企業。

銀行的服務成效如何,客戶往往最有發言權。

生物醫藥產業有很多細分賽道,在自身免疫疾病藥物方面,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上海LY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自身免疫疾病藥物研發的創新藥企業,研發管線處於臨牀試驗階段。但近年來,受困於疲軟的股權融資環境,公司股權融資進度緩慢,藥物臨牀試驗因資金不足被迫放慢了進度。

經過公司所在的孵化器推薦,上海農商銀行對公司進行了深入調研,決定提供專門服務早期科創企業的“鑫孵貸”專項服務方案,依託孵化器業務專項審批通道,結合孵化器項目專屬評估模型,快速爲公司提供了首筆300萬人民幣的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初步滿足了公司股權融資到位前的資金缺口,使相關藥物臨牀試驗得以按進度推進,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2023年至今,上海農商銀行已與9家上海地區優質孵化器達成戰略合作,推進科創“鑫孵化”基地建設,打造致力於培育早期科創企業的“鑫孵化”生態圈,其中包括多家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及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上海農商銀行累計建聯孵化器100餘家,引流客戶400餘家,服務在孵企業約150家,並採取接力培育模式,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到出孵企業,爲其提供創業載體推薦、投資機構引薦、產業資源整合等綜合賦能服務,不斷孵化培育引領新質生產力的優質企業。

大江奔騰,百川入海。上海農商銀行將堅守專業先行定位,堅持價值創造之路,以飽滿熱情投入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浪潮中,繼續以“鑫動能”科創金融服務品牌爲抓手,進一步深耕科創金融領域,不斷豐富金融服務手段,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努力爲科技型企業帶來更多融資融智支持,以實際行動爲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金融動能。

編輯: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