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時代週刊的"環保少女" 爲何被中國網友狂懟

一段言辭激烈,表情豐富的演講,讓瑞典氣候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中國社交媒體上爆紅。

16歲瑞典少女格麗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應邀在聯合國發表了關於全球氣候惡化的演講,她聲淚俱下,厲聲指責領導人的不作爲:“你們用空話偷走了我的夢想和童年,和那些正在受苦、死亡的人們相比,我是幸運的,我們的整個生態系統正在崩潰,人們是時候睜開眼睛了。”

在演講中,她要求全世界各國政府應該在10年左右的時間裡面實現完全零排放,這意味着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完全取締燃油車、飛機機油全人類都改吃素。因爲這場演講,很多人知道了這位環保少女的存在。

西方媒體和主流精英對她的讚揚不同,在中國社交網絡上,葛蕾塔·桑伯格並不討喜。“作秀”、“戲精”、“天真”、“何不食肉糜”、“心理有問題”、“幼稚”、“被大人利用小丑”……對於葛蕾塔·桑伯格的言行,中國網民多是挖苦諷刺,這是爲什麼呢?

葛蕾塔·桑伯格最近才進入中國網民的視野,其實她在歐洲成名已久了。

葛蕾塔·桑伯格生於2003年,其父母是瑞典的著名演員。在一年多前,她因看了老師給她放的一部有關環保的電影,就立志做一名環保主義者。在她的倡導下,她全家都開始吃素。她媽媽是個歌劇演員。爲了支持女兒,她媽媽放棄了許多全球巡迴演出,只爲了降低坐飛機的次數,來踐行低碳生活。

去年,歐洲兩百年來最熱的夏天過後,葛蕾塔·桑伯格意識到,她得讓更多人重視環保,環境纔可能有所改善。她開始罷課。在去年瑞典大選之前的十幾天,她每天都到國會門口,拿着“爲氣候罷課”的牌子靜坐。在大選結束後,她每週五罷課去國會靜坐,她把這個行動叫做“Friday for Future”。

後來,葛蕾塔·桑伯格乾脆休學抗議。她的故事激勵了許多歐洲學生。許多歐洲學生把她當成了偶像,也追隨她的腳步,一起爲環保罷課抗議。到今年3月份,全球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萬學生響應葛蕾塔·桑伯格的號召罷課抗議。

在今年八月份,《時代》週刊選她爲“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爲了踐行低碳生活,她還專門和摩納哥王子一起乘坐帆船來到紐約,來參加聯合國舉辦的“青年氣候峰會”。

無論她在達沃斯論壇演講,還是到美國國會山演講,抑或是在聯合國“咆哮”。她的演講內容都大同小異。她要求大家感受她“每天都感到的恐懼”,她還說“我們甚至可能再也沒有未來了”。“我希望你們恐慌,希望你們害怕,像我一樣每天都在害怕,然後,我希望你們能夠行動起來”。她號召全歐洲青少年大罷課,希望世界各國政府在十年內實現零排放,並取締燃油車和飛機,還呼籲全人類吃素。

葛蕾塔·桑伯格的“佈道”內容,很可能來自氣候活動家瑪格麗特·克萊因·薩拉蒙2016年的一篇題爲“引導公衆進入緊急模式:氣候緊急行動簡介”的文章。現在,這篇文章已被幾個激進氣候組織奉爲圭臬。他們相信,只有通過煽動人類對滅絕的恐懼,才能讓大衆進入緊急狀態,最後才能解決地球上的問題。葛蕾塔·桑伯格在演講裡常說的“想象一下你的房子着火了”就來自於此文。

就在前不久,她要去參加紐約的“青年氣候峰會”,爲了讓這段旅程實現全程無污染無排放,Greta選擇搭乘“零排放遊艇”(也就是帆船),花兩週的時間在大西洋上面航行。

在紐約迎接她的,是一大批和她年紀相仿的青少年。他們把Greta當做偶像,認爲她是真正在爲氣候變化做實事的人。她在碼頭向傳媒提及亞馬遜森林的大火:“這是令人感到悲痛和可怕的事,簡直難以置信,這是我們必須停止破壞自然的明顯提示。”她又批評特朗普說:“我對他的信息是請聽從科學,他明顯地沒有這樣做。”

通貝里自去年8月在瑞典國會外示威,引來全球學生響應並誕生了“星期五爲未來”的每週示威運動。她選擇乘搭帆船“瑪麗齊亞二號”(Malizia II),由摩納哥公主卡羅琳的兒子卡西拉吉(Pierre Casiraghi)擔任船長及德國水手埃爾曼(Boris Herrmann)控制帆船。帆船上也有“星期五爲未來”的口號。

在中國,網民們對葛蕾塔·桑伯格卻極盡嘲諷。這難道是中國人不支持環保,沒有環保意識?恰恰相反,中國正在認真地執行減排協議,政府的多項措施也體現着落實環保政策的決心。在中國的輿論場上,批評葛蕾塔·桑伯格的人大多也贊同環保,這跟葛蕾塔·桑伯格在西方的批判者是非常不一樣的。

中國網民討厭葛蕾塔·桑伯格的第一個原因是對西方環保主義者口中的碳排放機制的“不信任”。對於大部分中國網民來說,“發展就是硬道理”是大家的共識之一。他們口中的碳排放機制會不會成爲西方變相剝奪中國這樣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工具?西方國家不能先發展和污染地球了,在治理好環境之後再用和他們同樣的標準來限制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首先要承擔自己的歷史義務。而這種“不平等”的感覺和瑞典所代表的發達國家在全球經濟上所處的高位,自然會引發中國網民覺得她“何不食肉糜”、“白左”的嘲諷。此處的牴觸心理有着複雜的歷史原因和民族情緒

網上嘲諷葛蕾塔·桑伯格的微博網友

此外,她爲某項社會責任“博出位”、“作秀”、“戲精”、“被大人利用”以及她在公共場合下帶有民粹性質的“極端言論,還有她作爲社會活動家所搞的包括“氣候罷課”和坐帆船去美國的社會活動,都是中國網民非常不習慣的地方。環保已深入人心,我們的輿論場上少有像共和黨那樣公然反對氣候變暖的“異端”。對於一個能影響決策的衆聲喧譁的開放輿論場來說,越“出位”的言論似乎越容易脫穎而出,對手辯駁的言論也會“升級”。在當下政治極化越來越嚴重的西方,這種激進言論也隨着政治極化而變得不那麼敏感,也成爲了可鼓勵的話語。

而且,我們還不習慣於這種社會活動。對於社交媒體時代的社會活動來說,其實很難區分其在“作秀”還是在搞活動。有人指責“地球一小時”的集體同時斷電其實會浪費更多能源,是一種形式主義的作秀。其實,這個活動並不在於關燈的那一小時能節省多少電,而在於通過這個“秀”來傳播節能環保的理念。通過製造媒體事件來獲得更多關注,是許多成功的社會活動的重要部分,我們更應該看重“秀”背後的理念。

諷刺葛蕾塔·桑伯格“嘴炮”的帖子

有網友認爲她“被大人利用”而可悲,這則說明,我們其實沒那麼相信或推崇孩子們是可以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被利用”是一種非常實用世故陰謀論視角,爲了天真的理想總是可笑的,因爲背後總有不爲人知的黑手,被賣了還幫別人數錢。

其實“被利用”是個僞命題,因爲“利用”是相互的。對於所謂的“幕後黑手”來說,他們利用了葛蕾塔·桑伯格宣傳了他們的環保理念,沒準有益於他們的利益;而對於葛蕾塔·桑伯格來說,她也利用了他們,賺得了名氣和身份。這當然是一種很市儈的視角。葛蕾塔·桑伯格就算是爲了她天真的激進環保理想,她也算是許多人做不到的知行合一了。

還有人批評她“空談”。其實像她這樣的社會活動家,在那樣的決策體系下“空談”、“嘴炮”也是一種參與決策的方式。實幹當然重要,專業決策有專業人士去做,而她的角色也就止於“空談”和提出批評,進而影響更多的人和更大的決策機構。這整個機制也是中國網友不習慣的地方。

在左右極化的西方輿論場上,在右翼崛起之後,激進環保主義者的這種激進的“空談”也是對激進右翼勢力的一種反擊。西方極端右翼勢力的民粹領導人“空談”、“嘴炮”也曾甚囂塵上,領一時“時髦”。其剛橫空出世時也很令許多人震驚,也掀起了我們反思西方“政治正確”的潮流,許多人在其中尋找到自己新的主體位置。而激進環保主義的言論第一次如此受中國網民關注,震驚和不解自然也是正常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