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國生產率爲何難以提高?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0月8日報道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0月5日刊登題爲《爲什麼德國無法解決生產率問題》的文章,作者爲羅蘭·林登布拉特,內容編譯如下:

今年6月,經濟學家、德國“五賢人”委員會成員馬丁·韋丁在一次活動上表示,德國中期增長前景處於“歷史低谷”,“生產率增長”陷入停滯。本世紀初,德國的生產率還增長近1%,2010年增長0.6%,今年則預計只增長0.3%。也就是說,無論全球經濟如何起伏,德國經濟也難以增長。

這些數據讓作爲經濟大國的德國的未來顯得悲觀。爲什麼儘管新發明層出不窮,德國的生產率卻不再增長?有什麼辦法能扭轉這一趨勢嗎?

首先必須認識到,如果不提高生產率,德國經濟就不會增長。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提出的模型,當生產要素增加時,經濟就會增長。簡單來說,人們每工作一小時,每得到一臺機器的輔助,就能實現更多增長。或者說,國內生產總值之所以增長,是因爲人們在同樣的時間裡用機器生產了更多的東西,也就是生產率提高了。鑑於德國的資本投資幾乎沒有增長,勞動人口在未來幾年裡甚至會減少,生產率就成了唯一有增長潛力、且能推動國家前進的因素。

韋丁說:“在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德國企業成功地留下了技術工人,確保一旦需求回升或供應鏈恢復運作,他們就能立刻重新開工。”韋丁認爲,這些企業囤積勞動力的行爲導致這些工人無法進入其他行業,也就不能在最具生產力的領域應用自己的技能。

此外,德國也缺乏生產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間的行業。韋丁說:“機械製造和汽車製造等曾經生產率增長較快的行業並沒有消失,但現在的活力有所減弱。”此外,人口結構變化也是一個因素。韋丁說:“事實證明,混齡團隊很有生產力。”年長的員工擁有經驗,年輕員工則具備最新的專業知識。“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問題是,經驗豐富的員工仍傾向於提前退休,而年輕員工卻越來越難找。”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合夥人揚·米施克認爲,必須讓員工更容易進入最具生產力的角色和領域,“重點是支持勞動者深造和尋找新工作,而不是保留那些從長遠看似乎缺乏競爭力的工作崗位”。

米施克認爲,德國必須更加關注增長較快和生產率較高的經濟領域,例如機器人和生物技術。此外,必須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各行各業,讓生產率較低的行業得到提升。米施克說:“爲此,必須爲國內外投資者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回報前景。”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還得改變德國的總體狀況。德國缺乏投資,而且人口老齡化導致社會保障費用增加,進而導致非工資成本上升。韋丁認爲,圍繞未來能源供應和能源價格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性同樣阻礙了創新投資。他表示:“目前的投資疲軟局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經濟學家多年來在對談和研究中反覆提到,必須在合適的崗位和行業投入人力和機器,讓員工接受良好的培訓,政治家則必須讓德國有能力吸引未來的投資。然而,即使這些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已經存在多年,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可能出現以下情況:比起真正提高整個國家的生產率,空談顯然更容易。(編譯/鍾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