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醫顧罕病童 終成母子

未婚女醫師王杏安(右)在照護「結節硬化症」兒童柴柴(左)過程中,萌發母愛,去年順利收養成爲合法母子。(陳俊吉攝)

6歲男童柴柴罹患罕見疾病「結節硬化症」,出生17天就住院治療,由於父母照顧不當,社會局苦尋安置家庭,長達7個月以醫院爲家。看着他的天真笑容,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醫師王杏安決心收養,儘管旁人勸她三思,她堅信「沒人比我更適合當他媽媽」,歷經3年繁瑣程序,終於在去年成爲合法母子。

結節硬化症是罕見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根據文獻,每6000名活產寶寶就有1人罹患,推估全臺超過3萬名病友,但國內健保資料庫登記個案僅792人,可能和疾病表現多樣、容易延誤診斷有關。

柴柴出生僅17天大,就住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由於父母照顧不當,他被列爲需安置個案,但因罹患罕病,照顧不易,社會局遲遲找不到安置家庭,他待在醫院長達7個月,和醫療團隊培養出深厚的感情,也讓王杏安萌生收養的念頭。

起初,社工評估王杏安因單身資格不符,無法成爲安置家庭,後來好不容易找到適合的保母一起照顧,柴柴終於有家可歸。但他受結節硬化症所苦,反覆泌尿道感染,還合併敗血症和癲癇,短短3年內住院近30次,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醫院度過,更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回。

不捨柴柴小小的身體要面對這麼多折磨,王杏安更加確信收養的想法,希望繼續陪伴他成長,看着他一天比一天更好、更進步。這些年來,王杏安持續照顧柴柴,只是一直沒有名分,旁人曾勸說「妳確定要收養嗎?會很辛苦。」但她說,自己在照顧過程中學習轉換角色,從醫師變成家長身分,更瞭解病人家屬的擔憂,也更有同理心。

「從他會講話以來,都一直叫我媽媽。」王杏安終於在去年完成收養程序,和柴柴成爲合法母子。她以母親身分,娓娓道出對柴柴的期許:只要不住院、不抽筋,這樣小小的事情,就是母子倆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