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降編 石化業提三訴求

大社石化工業區因降編被迫中斷佈局

爲力挽產業生機,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針對高雄大社石化工業區降編乙種工業區案,提出三大訴求,希望提供多贏的解決方案

曹明表示,大社工業區年產值900-1000億元,其中約600億可支援電子產業應用,且員工逾4千人,期盼土地降編能採階段緩衝期,第一步先降至甲種,讓廠商利用時間加速開發新遷移用地(目前粗估開發期約8-9年);其後再降至乙種工業區,如此既能維持經濟動能,又不阻礙都市開發計劃

其次,目前規劃高雄港洲際二期計劃或大林蒲遷移,籌設循環經濟專區替代方案,也懇請中央地方政府能給予政策支援,助廠商加速完成建置開發。待完成後再進行輔導大社工業區廠商遷移事宜

最後,對上述兩大園區替代方案,石化業不僅將會朝高值化、利基應用方向升級發展,對當前大社工業區約營收0.75%的地方回饋,若能爭取順利轉進新工業區,曹明也會與高雄石化同業會商,爭取提高回饋比例,貫徹地方、企業永續經營的訴求。

曹明指出, 大社工業區在五輕遷廠風暴中,由當時的大社鄉鄉民代表大會通過一決議案:大社工業區應在中油五輕遷廠後降編爲『乙種工業區』,也就是所謂的『大社107條款』。民國108年3月22日高市委會決議將大社工業區降編爲乙種工業區,並提報內政部都委會審議;惟因乙種工業區內廠商不能有化學反應之操作程序,在降編後兩年,廠商操作許可證換證時即面臨停工、關廠壓力。尤其,仁大地區的石化原料需求佔中油供應量之40%,大社工業區若被迫關廠將導致石化體系崩解,高科技材料供應斷鏈

曹明強調,大社工業區民國94年至今,在環保設備投入33.15億元、工安設備及訓練投入4.42億元、製程改善及安全整修投入104.53億元,在投資改善環保,硫氧化物逐年降低及安全管理下,逐年展現成效。此外,近年包括中石化、德國朗盛集團中纖日本豐田更都有推展高值化佈局計劃,但因工業區分區使用狀況不明,無法推動,希望政府能考量國家產業發展、企業與民衆生存,將大社工業區降編給予分階段緩衝準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