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基因決定論:孩子不是生來聰明 而是「變得」聰明
▲孩子不是生來聰明,而是「變得」聰明。(圖/視覺中國)作者:丹娜.蘇斯金(Dana Suskind)譯者: 王素蓮摘自:親子天下《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
●精選書摘人類大腦的基本連結,也就是所有思考與學習的基礎,大都發生在生命的前三年。我們現在知道,最佳的大腦發展狀態取決於語言。一旦忽略這段時期,就是永遠錯過。美國「三千萬字計劃」創辦人──丹娜‧蘇斯金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表示:貧乏的早期語言環境,爲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極其關鍵。更重要的是研究已證實,它會對孩子三歲時的智商造成影響。
一九八二年,來自堪薩斯州堪薩斯市的兩名認知社會科學家,貝蒂.哈特與塔德.萊斯利,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他們爲協助高風險學前兒入學準備所執行的創新專案,爲何失敗?由於察覺語言對孩子學業成就的重要性,他們在療育課程中,納入嚴格的字彙訓練。課程目標是提高孩子落後的字彙量,如此一來,當他們進幼兒園時,就可以跟做好充分準備的同儕不相上下。透過密集增加孩童的字彙來提升學業潛力,看起來是完美解決方案。實際上並不是。在進幼兒園以前,那些正向效應已經消失,這些孩子與沒參加學前密集課程的人,表現並無二致。他們尋求答案的行動,始於一九六五年。哈特、萊斯利和堪薩斯大學的同事開會,設計出「杜鬆園兒童專案(Juniper Gardens Children’s Project)」,目的是徹底改善窮困孩子的學業成就。但杜鬆園兒童專案也隨之失敗,當時大部份的人輕易地將失敗歸因於「基因」或其他無法扭轉的因素。但哈特與萊斯利無法欣然接受這種「傳統觀念」。他們提出兩個問題:1. 在嬰幼兒每週醒着的一百一十個小時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2. 在那段時間發生的事,對小孩最後的發展有多重要?這兩個問題,帶出令人不可思議的領悟。根據哈特與萊斯利的見解,早期的語言接觸,對孩子最終學習成就具有影響力,這是社會思想向前邁進的驚人一步。研究:發現三千萬字的差距來自各社經階層的四十二個家庭,獲選參與他們的研究。研究費時三年。在這段期間,每月一次,每次一小時,研究觀察員錄音並記錄每件「小孩做的、別人對小孩做的、小孩周圍發生的」事情。哈特與萊斯利的研究初衷是爲了尋找差異,但最後卻發現來自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相似之處。例如:家長爲「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符合共同的文化標準,會教導孩子:『說謝謝。』『要上廁所嗎?』等等。」然而,資料雖然有廣泛的相似之處,卻也顯示明顯差異。其中一項差異,是從一開始就觀察到的情況:家庭間的說話字數。「只過了六個月……觀察員就可以預測,自己(在每個家庭)需要幾個小時的錄音謄本,並開始(輪流拜訪)『話多』的家庭,以及那些經常保持沉默的家庭。」在每次一小時的會面中,觀察員發現,有些家庭會花四十分鐘以上的時間跟孩子互動,其他家庭的親子互動時間,則不到他們的一半。日積月累下,彼此間的差異令人震驚。這些研究資料回答了最重要的問題: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軌跡的基本要素,是「早期的語言環境」,也就是家長對孩子說多少話,以及使用怎樣的方式說話。孩子若生長在擁有大量「親子對話」的家庭,無論家中教育或經濟地位如何,表現都會比較好。這些差異會表現在:●智商●字彙●語言處理速度●學習能力●成功能力●發揮個人潛能的能力關於語言對學習的影響,哈特與萊斯利可能已有預感,不過他們也都對之前預測的準確度,感到不可思議。六年後,他們與同事戴爾.沃克(Dale Walker)重新檢視那羣孩子,發現孩子三歲前曾接觸的說話量,也預測了他們九歲和十歲時,所表現的語言技巧及在校測驗成績。
★本文經親子天下授權,摘自《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嬰兒不是天生聰明,是「親子對話」能讓他們變得聰明!新手父母必讀,從家有寶寶的第一天起,就不應錯過的暖心育兒之作。無關貧富,不論貴賤,「3000萬字計劃」帶你提升親子對話質量,不必花一毛錢,你與孩子的正向話語,就是幫助大腦發展的那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