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距離大規模落地還有多遠?學界業界熱議
(原標題:大模型距離大規模落地還有多遠?學界業界熱議)
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中,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重塑日常生活和產業生態,深刻影響着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這股蓬勃興起的大模型熱潮,未來將如何進化、如何在產業落地?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騰訊“智創未來”論壇上,多位來自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大模型領域專家,針對大模型研究範式、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熱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事民:跳出窠臼,用開放心態擁抱人工智能
在大模型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下,院校師生的研究思路、學科方向、職業方向都在改變。
面對這一新變化,中國科學院院士胡事民表示,希望國內大模型研究能夠跳出國外的思想框架,積極探索原創思路的同時,加速促進大模型技術與應用場景的深度結合,爲大模型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企業該如何提升自己、搶抓機遇,胡事民認爲,企業應用開放的心態擁抱人工智能,並精準認識到自身在大模型時代的特殊優勢“護城河”。比如獨特的數據資源,創新性的行業模型和算法等,據此構建在大模型時代的牢固主動權,將爲很多行業帶來非常大的改變。
上海交通大學馬利莊:強化合作,實現主動式智能
大模型出現後,三維視頻的時序序列理解將成爲未來重要的研究趨勢。這其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圖、實現主動式智能成爲關鍵。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馬利莊表示:“主動式智能需要找出‘人物-行爲-場景’一體化關聯模式,即人的行爲跟我們所處的環境、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之間的因果關係。以服務機器人爲例,我喝了水,它會非常自然地幫我把蓋子蓋住,或者天氣太熱了脫下外套,它會主動把我的衣服給掛起來。”
要真正做到這些,馬利莊指出,高校與高校之間、與優勢企業之間要善用資源、通力合作,持續挖掘大模型技術與場景之間的結合點,打造更高層次的主動地人機交互,爲大模型良性發展找到一條更合適的路。
賓夕法尼亞大學 蘇煒傑:讓人才培養更包容,更好理解垂直行業範式
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蘇煒傑表示,通用人工智能到來,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在具象技術演進和發展的過程中,仍會出現波段性的影響。比如大模型對齊,雖然是看似最後一步,但難度會指數上升。“難度來自於需要對具體垂直領域有深度的理解,包括隱私、經濟考量、社會規範等,” 他指出,特別是在多元化社會,不同人羣的想法、預期是不一致的,怎麼樣調和不同的預期,涉及到經濟、博弈等各方面的要求,這對學術界和企業界都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挑戰。
對此,蘇煒傑認爲,企業和高校之間加強合作,讓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交流變得更加包容和開放,將促使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有更好的範式、更好的理解。
騰訊雲 吳永堅:堅持爲客戶創造價值,未來需要複合型人才
從打造企點大模型客服、騰訊元寶、AI代碼助手等產品,到對外輸出知識引擎、圖像創作引擎、視頻創作引擎“三大引擎”,騰訊雲在大模型時代到來後,始終堅持在用戶和客戶本身價值的基礎上,演化相關能力。騰訊雲副總裁、騰訊雲智能產研負責人吳永堅介紹到,“目前大模型技術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落地並轉化成實際生產力,例如,我們今年也爲馬利莊教授定製了一個高清4K小樣本數字人,用在學術大會做學術內容介紹。未來通過知識引擎接入,馬教授有機會邀請他的‘數字分身’輔助教學工作。”
吳永堅同時指出,在這個過程中,To C場景下,用戶對於內容準確性的預期相對較低,所以對產品的接受度更高,產品落地走得快一些;而面向“嚴肅場景”的To B產品,則走得更加穩妥、更加謹慎。爲了更好地實現“兩條腿走路”,騰訊雲對技術、算法、工程、產品複合型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如果產品經理沒計算機或者機器學習等相關背景,不僅平時對需求和算法理解不深入,導致工作效率低,更關鍵的是很難對產業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轉化。未來,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定是‘人機結合’的,這樣才能深度理解並高效解決產業問題。”
活動現場,胡事民、馬利莊、蘇煒傑等在場的專家學者也對在學校讀書的年輕人提出了新的期許。他們表示,在充滿變化的大模型時代,年輕人要把自己培養成爲複合型人才,保持好、保護好興趣和好奇心,主動擁抱新技術,這樣才能爲行業應用的顛覆性突破和持久性創新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