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消費降級 精緻摳成趨勢

「低價」成爲今年大陸各家電商「雙11」的主旋律。圖爲吉林長春一物流廠區,工作人員使用智慧分貨設備進行分貨。(中新社)

面對大陸經濟不佳、民衆消費降級情況下,過去每逢「雙11」電商購物節,消費者「一次買足一年」的情況已不復見,消費心態逐漸轉向高性價比,又要品質好、又要價格低的「精緻摳(摳門)」特色。甚至「低價」更成爲今年大陸各家電商「雙11」的主旋律,天貓、京東、抖音在爭奪最低價時,衆多商場、大型超市也推出自己的購物節。

以北京市爲例,有百貨公司藉由週年慶,放出大品牌百萬補貼,或是大促銷5折起;上海一些商場的折扣力道也同樣吸引人,折扣宗旨就是「不低於去年、不低於同行、不低於淘寶天貓」。這也反向讓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紛紛加速行動,選擇在10月20日前後就舉辦「雙11」啓動大會。

除了商場,一些大型超市也跟進這股打折促銷潮,商品價格變爲原價的7折、5折甚至3折。據瞭解,實體零售積極參與「雙11」的背後是兩個共同趨勢,一方面是實體門市迫切需要一場購物狂歡,另一方面則是面臨正進入折扣化時代。

實際上,根據「2023中國生鮮快消品零售業態發展趨勢研究」內容指出,近年大陸消費者追求更加務實、理性與性價比。一名大型連鎖超市負責人坦言,當前整體消費趨勢是「精緻摳」,既要有品質又要低價格。

至於線上也吹起一股反對氾濫消費逆風。早從3年前大陸豆瓣上一個名爲「不要買」的小組悄然建立,成員自稱爲「消費主義逆行者」,口號是不盲目跟風、不被消費主義裹挾。如今現有成員已將近36萬人,成員平時分享買過的踩雷品,討論如何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尤其接近「雙11」大促期間,首頁每隔幾分鐘就會有心得帖子或者評論更新。

如近年「消費清醒」的Samuel就說,以前在國外留學,發現許多東西跟國內專櫃價差大,一到大促銷就覺得撿到便宜。有次整理行李,才發現光T恤就有近百件,許多顏色相近且根本沒穿過,驚覺自己纔是被「薅羊毛」的人。